長安區水務局財務科副科長高俊爲大家誦讀《梁家河》節選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日前,紀實文學《梁家河》一書在全國公開出版發行,引發廣大幹部群眾的學習熱潮,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書中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的工作生活,再現了總書記由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人生歷程,也真實記錄了十幾年來梁家河村發生的巨大變化。《梁家河》是一本承載著“大學問”的紀實文學書,更是一本堅定信念、錘鍊黨性的教科書。

按照區委的部署要求,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梁家河》誦讀活動,長安電視臺將黨員幹部群眾的部分誦讀內容錄製誦讀音頻。從6月11日起,在長安宣傳連續推送。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今天,由高俊為大家誦讀紀實文學《梁家河》節選。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高俊:中國共產黨黨員

現任長安區水務局財務科副科長

難忘梁家河

梁家河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在美國西雅圖市出席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時,再一次講起了梁家河,他說:“上世紀60年代末,我才十幾歲,就從北京到中國陝西省延安市一個叫梁家河的小村莊插隊當農民,在那兒度過了七年時光。那時候,我和鄉親們都住在土窯裡、睡在土炕上,鄉親們生活十分貧困,經常是幾個月吃不到一塊肉。我瞭解鄉親們最需要什麼!後來,我當了這個村子的黨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發展生產。我瞭解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並且經常吃上肉。但是,這個心願在當時是很難實現的。

“今年春節,我回到這個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鄉親們住上了磚瓦房,用上了互聯網,老人們享有基本養老,村民們有醫療保險,孩子們可以接受良好教育,當然吃肉已經不成問題。這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同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成功。

“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我們用了30多年時間,使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13億多人擺脫了物質短缺,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嚴和權利。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也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更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重要貢獻。”

幾多牽掛,幾多深情。在習近平心裡,梁家河是揮之不去的鄉情,是他精神昇華的起點,是他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密密交織起來的綿綿深情!習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陝北這塊神奇的土地,忘不了鄉親們曾經的艱難困苦,更忘不了為民做事的信念與擔當!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长安区水务局财务科副科长高俊为大家诵读《梁家河》节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