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准離組,自己打7.5分

由甯浩、徐崢共同監製,文牧野導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檔期內不折不扣的爆款,上映5天,票房已經超過13億,預計最終票房有望超過接近40億,對於一個新導演來說,這是讓人驚歎的成績。我們努力聯繫到了導演文牧野,於是有了這篇專訪。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電影口碑特別好,豆瓣已經到了9.0分,你給自己打幾分?

文牧野:《我不是藥神》從寫劇本的時候就決定了電影的形體,也確定了到底是藝術片還是商業電影。也經過了兩次改名,從最早的印度藥神到中國藥神,再到最後的我不是藥神,是從肯定、肯定到否定的過程。最後《我不是藥神》是點題的,我想如果有可能,沒有人願意變成程勇這樣的英雄,所有的英雄都想成為平凡人。十分制的話,我給自己打7.5分吧,第一次做導演,有很多稚嫩的地方,我每次看的時候,無時無刻都能看到不夠好的地方,希望下一部能儘量做的好一點。

這是你第一次當導演,是怎樣的契機讓你覺得時機成熟了,可以拍長片?

文牧野:我其實沒有想過什麼時候是時機成熟,只是有了這個題材,這個故事我很感興趣,剛好有了這個機會,我相信壞猴子影業製作班底的能力,也看到了把它拍成國內第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契機,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準備好,就覺得應該去做,於是就多花點時間把它做好。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說到壞猴子影業,是怎麼和甯浩結緣的?又是怎樣確定這個項目的?

文牧野:有一天一個朋友說,甯浩想見見你,然後我就去了,到了之後甯浩跟我說,我看過你的短片,挺好的,咱倆去吃個火鍋吧。然後我們就吃了頓涮羊肉,然後第二天我說這個計劃我要加入,然後就加入了。甯浩找你去,還有什麼理由不加入呢?當時我不是藥神有原型故事,有想法。

電影由甯浩徐崢監製,兩個人都有出演,和兩個人的合作感覺怎麼樣?

文牧野:他們兩個人就像兩面鏡子。年輕導演需要有人時不時幫他照照,讓他認識自己現在的樣子。甯浩在前期會像一面鏡子一樣,我每次跟他聊都有這種感覺;徐崢在中間表演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監製很容易讓我這樣的導演很有壓力,但和他們合作完全沒有壓力,他們會告訴我對不對。我是到後來才知道甯浩是處女作,我們兩個每次開劇本會大概就15分鐘左右,因為不需要過多的交流,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沒有任何方向上的偏差。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為什麼第一次就選擇這個題材呢,按照甯浩和徐崢的調性,他們會覺得拍一部喜劇片更把握吧。

文牧野:我覺得首先選擇題材和選擇做什麼電影並不和國產電影題材有多少掛鉤。這是個動人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有正能量的人。至於這部電影帶來的影響,這是國內現狀的客觀條件,我們不知道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后的反饋,這可能也是唯一的困難。

說老實話,甯浩和徐崢擅長的是喜劇,但《我不是藥神》是我的電影,是貫徹我的風格。這個風格大概就是有一定的幽默型,但探討的相對嚴肅,傳遞出相對溫暖的故事。我們之間的風格不衝突,基本上在這方面的把控完全在於我自己,

但是有不少觀眾,還是會覺得電影裡有甯浩作品中能見到的黑色幽默。

文牧野:分兩點說,其實他們的幽默真不黑色,國內把幽默定義成黑色很怪。所有人的幽默都是很陽光的,金色幽默。當然了,是劇本賦予角色的喜感,但很多演員都給角色添了不少金邊,他們用自己的詮釋給這個角色更真實、飽滿的質感。有很多喜感來自於他們個人的發揮,我們有很好的演員。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對,演員都非常棒,這也是觀眾普遍認可的一點,演員都是怎麼選的?

文牧野:選擇演員是導演的權利和職能,所有的演員都是我自己決定的,監製只是提建議。甯浩推薦了章宇,我找了片段覺得非常合適,之後章宇試過兩次戲,所以我們劇組是非常嚴謹的。事實證明,甯浩推薦了兩個演員,一個是章宇,一個是楊新鳴,當時他在廈門拍戲,我就跑到廈門,和他聊了20分鐘,就覺得是他了,甯浩看演員非常準。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其他演員都是非常好的演員。從主角到配角到群演,都貢獻了非常好的表演,當然這和我們導演組的努力有關係,我們專門有一個小組,我在拍戲的時候,他們在訓練其他角色的表演。劇本和演員最重要,二者花的時間最多。我們圍讀劇本很多次,演員提前一週進組,而且中間沒有任何演員出去,任何時候不許離開,這樣的劇組穩定性就帶來了非常好的狀態。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真實”是電影中很重要的點,為了真實做了哪些努力?

文牧野:首先這就是一個真實事件改變的故事,另外,這是一個現代戲,還有,寫劇本經歷了長達2年多的時間,有走訪,有體驗生活,有深入的剖析角色,經歷了漫長的案頭工作。尋找演員方面,所有演員有極強的現實質感,不用刻意的去演,每一個演員在拍攝前都做了很多工作,體驗生活,徐崢、楊新鳴都有體驗,譚卓跳鋼管舞,王傳君在醫院裡住了很長的時間,拍死亡的那場戲時,他兩天沒讓自己睡覺。所有的演員都為了真實而深入到自己應該深入的環境裡去體驗。所以原因就是認真,大家都花時間了。

《我不是藥神》導演專訪:拍攝中演員不準離組,自己打7.5分

電影是你第一部長片,用了3年,會不會太長?

文牧野:我不會認為太長,兩年到三年是一部電影的合理週期,如果不花這些時間去做,我還真不覺得會出來好作品。可能我是第一次做導演,我要花更多時間確定是不是對的。我將來可能也就是這個週期,甯浩的週期還要更久,要5年。

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給想要電影行業一展拳腳的年輕導演們?

文牧野:創作電影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努力寫劇本、努力做準備,比任何一個人都瞭解你做的項目、比任何一個人都瞭解你劇中的人物,比任何一個人都瞭解應該怎麼拍,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