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千頭線」 生豬出欄也能兼顧綠水藍天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範長坡 焦萌)養殖、畜牧,是在貧困地區生活的勞動者們想象力的有限延展。而根據2015年媒體公佈的調查數據,畜牧業已成為國內第三大汙染行業。怎樣能使貧困戶憑著這一傳統勞作方式果腹、掘金,又兼顧綠水青山,守住葉縣“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的招牌?

“千頭線”工程應運而生。所謂“千頭線”是指年出欄一千頭豬,豬的糞便進行處理後作為100畝田地的有機肥,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可以發電或作為豬舍地暖的熱源,是目前國家提倡的環保養殖方式,如今已經發展成為葉縣畜牧養殖產業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生豬調出大縣,該縣通過基地模式、分紅模式、自養模式、代養模式、政融保模式,著力發展養殖業尤其是生豬養殖業,激發貧困戶養殖積極性。

葉縣在推進“千頭線”的同時還結合扶貧工作制定了獎勵辦法:年底前,凡建一條“千頭線”(投資五六十萬元)驗收合格後,共計獲得各項資金獎勵25萬元,還提供50萬元不等的牧融保低息貸款。投資者要照顧貧困戶就業,每年要為10戶貧困戶共分紅兩萬元。

夏李鄉嶽樓村村民李建福流轉了上千畝土地種了桃樹、梨樹等果樹,今年投資建設了3條“千頭線”,已經出欄了幾茬豬。李建福已經安排了20多戶貧困戶就業,目前正在擴建另外兩條“千頭線”。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他的有機果樹的種植面積也會隨之擴大。下一步,他準備鋪設管道,將沼渣沼液引到田間。

“‘千頭線’生態循環養殖模式不僅解決了禁養區已拆除的養殖場的安置問題,也解決了周邊蘆筍、林果、蔬菜的有機肥料供應,同時通過流轉土地、務工等多種方式增加貧困戶收入,達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葉縣扶貧辦相關人員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