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

佛的話我們相信,佛的話我們接受,學佛從哪裡學起?從自己學起,經典上所說的,意思我要明瞭,明瞭之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像一個佛弟子。佛弟子簡單的來說,存心要存一個真心,不能存妄心。什麼叫妄心?生滅心叫妄心。我們的念頭,前念滅後念生,從早到晚沒有休息,天天如是,年年如是。所起的念頭,無論是善念是惡念,全是妄想,沒有一念真實。真實是什麼?真實是無念。我們也有無念的時候,是不是真實?不是真實,我們的無念是暫時念頭斷掉,是暫時的,粗念頭斷掉了,細念頭沒斷。為什麼?粗念頭我們知道,微細念頭自己不知道。譬如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是細念,我們就不知道。這一彈指不到一秒鐘,有多少細念?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所以,六道眾生真的叫迷惑顛倒。

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我們在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地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根本的原因在什麼地方?他說出,就是無知。這個話說得好!無知就是愚痴。梵蒂岡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使,那天我們在一起,他就坐在我的左手這邊,我們一個圓桌會議,大概有三十多位大使參加。說得好,我非常佩服他,真的一語道破。今天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佛法講愚痴。愚痴,他敢作敢為,不怕因果報應。果報他沒有見到,他敢造因,惡因。不是不知道,知道是惡也敢幹,貪瞋痴慢疑,起什麼念頭?起這個念頭。真正知道就有畏懼之念,念頭一起馬上可以息滅掉,不能讓它發展,不可以造作,這就有辦法能控制。雖然出不了六道輪迴,但是不墮三惡道。不容易,為什麼?這些妄念,作惡的妄念,念念相生,往外冒,止不住,微細的念頭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根本就不知道,沒有覺察到。這是無知的深一層的意思。你怎麼曉得你不在造業?佛慈悲,在這裡教導我們,勸導我們不要犯。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別人叫你犯的,是你自己控制不住,錯誤的念頭不斷的現前,自己完全不知道,你說多可怕。我們看經文: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前面為我們說出,這就是前面幾品所講的,五惡、五痛、五燒,現代的社會,佛這幾句話講盡了。我們看念老的批註。右面這段說明,「五惡、五痛、五燒相生之禍。《嘉祥疏》曰:展轉相生者,明三毒」。輾轉就是輪迴不間斷,說明三毒,三毒就是貪瞋痴,有貪瞋痴,必然有傲慢、懷疑。所以通常佛法裡頭也說為五毒,貪瞋痴慢疑,五毒。學佛從哪裡學起?我常常勸人,要學釋迦牟尼佛,把貪瞋痴慢疑這五樁事情連根拔除。好!真正拔掉,五毒拔掉了,輪迴就沒有了。輪迴從哪裡來的?貪瞋痴慢疑變現出來的,它是六道輪迴的根。什麼人拔掉它?品位不高,小乘須陀洹。須陀洹就開始做這個工作了,起心動念不貪、不瞋、不傲慢、不愚痴、不懷疑,小乘什麼果位?初果。把這五毒控制住了,有沒有斷?沒斷。控制,不造,念頭有,但是戒持得清淨,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再加以細說,裡頭有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就變成十善,他做到了,他有起心動念、有言語造作,他能夠把這個守住,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一樁事情,五戒裡頭只有一句不妄語,十善是從不妄語裡頭開出來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加上這個不惡口,這變成十善。十善我們要能夠做到,入佛門,真正是佛的弟子。

三皈十善沒有做到,不是佛弟子。受戒再多年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不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將來要吃大虧。將來吃什麼虧?無間地獄去了。我沒犯什麼罪?五戒十善都犯了。你自己以為沒犯,佛菩薩看到你在犯,鬼神看到你在犯。佛菩薩原諒你、不說你,鬼神可不饒你,他們的煩惱習氣沒斷,這些人來報復你。更麻煩的,冤親債主。你有多少冤親債主,過去無量劫到今天,數不清,說不完,這些冤親債主都在等機會。等什麼機會?等你犯罪到一定的時候,他就乘機而入,他來報復你,你沒有能力抗拒他。這種情形我們也見得很多,還有,有一些就在我們自己身上看到的。凡事都離不開因果,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不要以為造作惡因沒有惡報,那是完全錯了。三毒,貪瞋痴,再加上傲慢,加上懷疑,五毒。五毒要斷掉,如果不斷掉,「苦果不息」,這個麻煩可大了,果不好受。

「又《會疏》曰:五惡是因,勤苦是果」。果,苦上面加個勤,你很勤勞,你不離苦。我們這個世間,現前這個社會,你冷靜的去觀察,你看看芸芸眾生,他在幹什麼?他的心是貪瞋痴慢疑,他的行為、他的言語是乾的五惡,太可怕了。「依果誡因,展轉相生,現(世)痛後(世)燒,相因而生故」。這兩個說法都說明相生,「但未詳明輾轉之義」,輾轉的意思沒說,包在相生裡頭,「淨影、憬興與望西明之」,兩種都說出來了。「望西雲:初明惡生痛燒。次明燒生惡痛。」說得好!這裡頭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五惡,就是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叫你去作惡。你以貪瞋痴慢疑對人,以貪瞋痴慢疑對事,變成什麼?惡事敢作敢為,善事沒放在心上,多麼可怕。

「淨影雲:初明從惡生痛生燒。下明其從燒生惡生痛。」輾轉相生,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滋生,永遠不斷,這就是六道輪迴。真可怕,不能不知道,不能迷惑。為什麼不能迷惑?我們今天吃的苦頭,如果不能覺悟,不能往生淨土,往下去只可以說一世比一世痛苦,你願意受嗎?這個日子一世不如一世,難過。誰能救我們?誰能幫助我們?佛菩薩能幫,古聖先賢能幫,老祖宗能幫。問題,我們相不相信?我們認為那是迷信,認為現前的這些諸惡,自己還是有相當成分的貪戀,捨不得離開,殺生、吃肉,捨不得離開。六根不能徹底放下六塵,那是幹什麼?造業。憬興大師也是這個說法。

「是謂惡與痛燒,互相輾轉而生。惡生痛燒」,惡是惡念,「故入惡趣」。你每天結緣,跟誰結緣?跟三惡道,瞋恚跟地獄道;愚痴,畜生道;貪心,餓鬼道。我這一天干了些什麼?自己反省一下,很可怕,全是三惡道。只有唸佛人,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世間人,念念不是善念就是惡念,善惡離不開。一天要是果然十萬聲佛號,定在這上面,佛念多,妄想雜念少,你就很有機會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是我們佛念少,妄念多,極樂世界去不了,這一生要空過。那再想想,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到人身,聞到佛法,這個機會不容易,不能心裡存惡念。弘宗演教是出家人的事業,是出家人正常的事業,要是走錯路了,走錯方向了,也搞到名聞利養去了,這個麻煩可就大了,一口氣不來你往哪裡去?你曉得。六道輪迴,簡單的說,不就三樁事情嗎?貪瞋痴,貪心餓鬼道,瞋恚地獄道,愚痴畜生道。輪迴不是六道,三道輪迴,他在三惡道輪迴,要輪迴多久才有這麼個緣分又到人道來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三途一墮五千劫,時間這麼長,五千劫才有那麼一個機會,你到三善道來了,好難!人身太可貴了,佛法真難聞。

我們有這個機緣談談佛法,除非實在不得已,這次停課停了一個多月,沒有別的原因,老了,身體衰了,九十一歲了,最難的就是中氣不足,說話沒聲音。這一個月天天調養,我看今天聲音還可以,可以就講經。我們在一起學習經教,這個時間不能錯過。同修們勸導我,中氣不足是衰老的正常現象,讓我講經的時間縮短,試試看一天一個小時,所以從今天起,我們一天一個小時。我們時間很長,細心來讀這部經、來學這部經,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

念老說,「惡與痛燒,互相輾轉而生。惡生痛燒,故入惡趣」,惡趣就是三惡道。「但惡趣眾生,三毒彌甚」,三惡道的眾生,他的貪瞋痴慢疑比我們嚴重多了,我們輕,他嚴重。換句話說,所以我們就相信,三途一墮五千劫。這個話是佛說的,我們相不相信?我們害不害怕?如果相信,如果害怕,現在救自己還來得及。要真正發心自救,別人救不了我們,要自己救自己。所以這下面說,但惡趣眾生,三毒彌甚,這一句是真話。「故燒復生惡痛」,愈來愈嚴重,愈來愈可怕。惡生痛燒,故入惡趣。但惡趣眾生,三毒彌甚,故燒復生惡痛。「如雞生蛋,蛋又生雞,彼此輾轉而生,何有已時。故下雲敢有犯此,此者惡也」,就是貪瞋痴慢疑做殺生、邪淫、偷盜,敢幹,來生怎麼辦?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敢有犯此,此是指惡因。「敢犯惡者,必當永劫輾轉於惡趣之中。故云當歷惡趣。歷者經歷。惡趣是作惡自招之果。故舉果相,以誡眾生令止惡因也。」這段經文文字不多,意思無有窮盡,太深太廣,我們要細心體會。要寶貴自己無比珍貴的壽命,要用這一生的壽命求出輪迴,永不再造惡業,這就對了。佛說這幾句話目的就達到了。我們要感佛恩。下面經文,說明這兩種果報的樣子,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

恭錄自《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424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