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馬背商人

明代文學家湯顯祖在《茶馬》詩中這樣寫道:“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羌馬與黃茶,胡馬求金珠。”足見當時茶馬交易市場的興旺與繁榮。促進了當時的物流發展和對外貿易的發展。

最後的馬背商人

01

古中之道

最後的馬背商人

說它“古”,是因為早在2000年前已經有它的蛛絲馬跡。在這條商道上,茶和馬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古道也因此得名。

最後的馬背商人

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路線,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它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最後的馬背商人

麗江是延續二千多年活著的茶馬古道滇藏、滇川線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鎮,豐富的自然條件和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漢、藏、白、納西、彝等20多個名族在此交流融合,留下了燦爛輝煌的茶馬古道文化,宗教、建築、服飾、飲食等交流形成了獨特的納西文化。

最後的馬背商人

02

四通八達

最後的馬背商人

最後的馬背商人

最後的馬背商人

麗江境內的茶馬古道主要分為西線、東線、南線三條。東線以從麗江古城出發,經金山良美,翻越震青山,過金安十二欄杆坡,從梓里橋進入永勝境內,最後抵達康定、雅安等地;

最後的馬背商人

南線從古城出發,經金山鄉東元、漾西、邱塘關,進入七河境內,最後抵達鶴慶、大理;

最後的馬背商人

西線從麗江古城出發,經拉市鄉的海北、海南兩條分線,翻越蒙是山,從蒙古哨下山,從七十二道彎鋪石古道進入龍蟠境內,由阿喜、魯南兩個渡口進入藏區,這一線路為西線的主線。

最後的馬背商人

另外還有兩條分線:一是從拉市鄉翻越鐵甲山到雄古,由此有兩個方向:九河、劍川、大理,或石鼓、維西、德欽,二是從魯南渡口,經龍蟠村、新尚村、長松坪、文海、束河達麗江古城。

最後的馬背商人

從這三條線路而言,西線聯結了大理、昆明、普洱、版納及藏區的主要線路,在麗江茶馬古道線路中佔有重要地位。

03

“汝含閣”

最後的馬背商人

最後的馬背商人

最後的馬背商人

三百年前,拉市盆地還是一個林木蔥蘢、草場廣闊、溪流平緩、野獸出沒的地方,人稱“汝含閣”,是麗江的土皇帝木老爺的狩獵場之一。那時候,從四周彙集到盆地裡的水,也會很快地由西山腳下的一個個落水洞中流走。

最後的馬背商人

傳說有一次,木老爺打獵來到這裡,發現了幾隻新來的孟加拉虎,大家驚呼“拉市局有妹”(納西語,有新虎的意思)。據說從此就有了“拉市”這個地名。

最後的馬背商人

從麗江古城前往藏區的茶馬古道就從拉市海中穿過,海東村邊有個“楞舊多”的山包,山包前的平地是當年的趕馬哥們打尖煮茶的地方。

最後的馬背商人

04

古道精神

最後的馬背商人

最後的馬背商人

最後的馬背商人

在古道上是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開闢了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在雪域高原奔波謀生的特殊經歷,造就了他們講信用、重義氣的性格;鍛鍊了他們明辨是非的勇氣和能力。

最後的馬背商人

他們既是貿易經商的生意人,也是開闢茶馬古道的探險家。歷史已經證明,茶馬古道原本就是一條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

最後的馬背商人

留印在茶馬古道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以及對遠古千絲萬縷的記憶,卻幻化成華夏子孫一種崇高的民族創業精神。

最後的馬背商人

這種生生不息的拼搏奮鬥精神將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上雕鑄成一座座永恆的豐碑,千秋萬代閃爍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