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遭遇親戚投奔,長期住家裡不走,該怎麼破?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讓很多農村的孩子到城市紮根,很多人在城裡做出來點成績了,自然而然就會在城裡買房安家了。

然而問題也來了——不斷有家鄉的親戚前來投奔,原因有很多,有來置辦東西的、有來看病的、找工作的、辦事的。本以為就是借住幾天,沒想到根本沒有想走的念頭,遇到這類情況,該應該怎麼破?

上班族遭遇親戚投奔,長期住家裡不走,該怎麼破?

其實家鄉里的親戚過來家裡住幾天,一開始還是很開心的。一方面,這些親戚在家裡左鄰右舍肯定是幫過家裡一些忙的,來到城裡辦事,來自己家裡借住幾天還是沒關係的。還能聽一聽他說說最近今年家鄉的變化,自己的妻子兒女也再熟悉一下家鄉的親戚,聽聽自己的父輩是在怎麼樣的環境里長大的對吧。沒事,買點城市裡才有的東西給親戚嚐嚐。但是時間一長,那煩心事可太多了。

上班族遭遇親戚投奔,長期住家裡不走,該怎麼破?

自己好不容易在城裡安家立業,小兩口和孩子過著自己的生活。突然身邊多了幾個人,這幾個人還不是自己爸媽。早上上班想著要做上他們的早餐,親戚說著不用做,自家人不用客氣,禮貌上還是得考慮是吧。賴著不走,也不找工作,家裡那些水費電費又不好意思說。晚上辛苦加班接孩子回家,看到幾個親戚躺著自家的沙發,吹著自家的空調,看著電視,嘴裡可能還說著:“買好菜啦?那麼晚該做飯了,孩子不然就餓到了。”聽著就不舒服,合著我下班還得服侍你這群大爺對吧。

其實不是說來投奔的親戚都這個模樣,只是如果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的人,就不會賴在你家裡好幾個月。

上班族遭遇親戚投奔,長期住家裡不走,該怎麼破?

那你說這可怎麼處理啊,對他們有一點不好,傳回村裡,又說那個啥二孃的兒子可不厚道了,在城裡賺了錢,村裡人去住個幾天就不滿意。他小時候他家蓋房子的時候我家可幫不少呢,那時候父母又得受別人白眼。最後,伺候完這些親戚,還得落人口實。

其實現在村裡的這種觀念就得變變了,連帶自己的父母也應該改變這種觀念。一個農村小夥子在城裡成家實在不易,而結婚後,他就有自己的家庭了。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他不僅僅要對父母,對親戚負責人。他首先得對自己的妻子、兒女負責人。你作為親戚來投奔我,住我家這麼久,損害了我家庭的利益,那我就得維護。這與過去的恩情並沒有太大關係。

這也讓我想起來最近在某論壇上看到的一件事,大學畢業年入三十萬,自己在城裡生活。母親有跟家人提起過這件事,一個以前有幫助自己家的姑媽因為自家兒子要結婚買房,問他借60萬。首先這些錢他家的姑媽憑著以後他家的狀況分析,是還不起,甚至是還不起的。但是他想著顧及母親的面子借了,而且只收極低的利息。但是姑媽就不樂意了,打電話大罵一通。最後母親沒面子,又來怪兒子不厚道。

上班族遭遇親戚投奔,長期住家裡不走,該怎麼破?

援引這個例子,其實是想表示,你步入社會,得到的金錢、地位都是靠你自己雙手獲得的。對,親人肯定得幫,那也得量力而行。作為社會中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有處置自己財產的權利。別人的看法其實不重要,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就事論事,只要你跟親戚說明你的不方便,一般親戚都會體諒你,早日搬走,不會讓你難做的。對此,你如何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