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俄羅斯世界盃1/4決賽,巴西被比利時2-1擊敗出局,犯錯的後腰費爾南迪尼奧成了球迷發洩的出氣筒,大家都認為他的表現是災難級別的。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的確,從表面看,巴西的兩個丟球都和他有直接關係:第一個是他的烏龍球,第二個進球,則由於他在中場被盧卡庫輕鬆過掉,讓後防一片空虛,讓德布勞內輕鬆起腳破門。

但如果仔細分析巴西落後前的比賽,他們其實已經將問題暴露了出來,丟球只是他們錯誤的必然結果而已,只是費爾南迪尼奧非常倒黴,自己吞了丟球的惡果。

所以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其實很簡單:

大舉壓上,導致後防空虛;

將中場的攔截完全放在費爾南迪尼奧一個人身上:

所以,當他們的後防有大量空間時,面對阿扎爾,德布勞內和盧卡庫三個推進能力,個人盤帶能力極為出色的球員時,丟球是必然的結果。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來看看比賽的一些細節(為了方便,用截圖來代替動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會看錄像)

比如7分20秒左右,庫爾圖瓦大力手拋球,比利時快速反擊。此時巴西球員還沉浸在席爾瓦角球進攻擊中立柱的遺憾中,而盧卡庫已在左路拿球推進。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上圖是庫爾圖瓦發出大力手拋球后,盧卡庫接球的瞬間:拖在最後面的馬塞洛和費爾南迪尼奧,迅速回追的是法格納。而比利時遠端跟進的是德布勞內,中路跟進的是阿扎爾。隨後盧卡庫一路扛著費爾南迪尼奧推進,好在飛鳥最後時刻極限剷斷,勉強破壞了盧卡庫的進攻。

如果靜態來看,飛鳥不應該讓盧卡庫輕鬆的突破,這次防守他要背鍋。但反過來想,這次防守換別的人,一定能抗住盧卡庫的衝擊麼?不一定。或許停賽的卡塞米羅可以。還有一點我們看得很清楚,當巴西壓上的時候,他們後場留下了大範圍的空間供比利時三人組“肆意妄為”。

再來看另一幕,發生在11分鐘左右:阿扎爾拿球,費爾南迪尼奧迅速貼了上去,不讓他輕鬆轉身。這個時候,旁邊的德布勞內身邊空無一人。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此前一個回合是這樣的:維特塞爾中場拿球,回防的熱蘇斯從他身後搶斷,迅速反擊,可惜他粘球過多,被孔帕尼破壞,隨後維爾通亨一腳解圍,球正好落在阿扎爾腳下。

好在庫蒂尼奧很快跟上來,將阿扎爾逼向邊路,破壞了這次潛在的快速反擊,也讓隊友有充足的時間落位。一旦阿扎爾轉身,或者將球交給無人盯防的德布勞內,後果不堪設想。

這次的補防,費爾南迪尼奧做的很好。

巴西的第一個丟球是費爾南迪尼奧在角球防守中的烏龍,似乎沒什麼可分析的,好像就是他的鍋。但這個角球的來源,值得回味——事情發生在角球前不到1分鐘內。

當時比利時的進攻從左路來到中路,又回到了左路,然後發動了一次有威脅的進攻:維爾通亨將球交給查德利,後者不停球直接交給回撤的盧卡庫,盧卡庫在逼搶下將球交給德布勞內,丁丁直塞給插上的費萊尼形成射門。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分析這其中的一些細節,圍繞盧卡庫拿球的前後幾秒,我有這樣幾個疑問

  1. 席爾瓦放棄位置頂防回撤拿球的盧卡庫是否合理?這個位置離開禁區比較遠,他有沒有必要冒險丟掉位置;
  2. 連鎖反應是:因為席爾瓦的失位,阿扎爾的移動,米蘭達選擇跟過來,所以他的位置就露出空檔。那麼這個時候,他該不該跟過來?
  3. 費爾南迪尼奧重點盯防的是阿扎爾,所以他的注意力在阿扎爾身上,雖然有米蘭達跟防過去,他同樣沒放鬆警惕,但是也沒有注意已經插上的費萊尼。這短短的幾秒鐘,他到底應該注意誰?
  4. 按照站位,庫蒂尼奧似乎應該跟著費萊尼,在這個瞬間之前5秒,當費萊尼在中圈附近的時候,他確實是這樣做的,但當對手深入插上之後,他並沒有選擇跟上。那麼他是否應該跟著費萊尼繼續回撤?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隨後,德布勞內精準直塞,插上的費萊尼輕鬆拿球獲得起腳機會,好在米蘭達及時封堵化解險情。

可以看到,德布勞內傳球瞬間,庫蒂尼奧才如夢初醒迅速跟回來,但為時已晚,費萊尼已經推進到禁區邊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德布勞內的位置變化,他身邊本來是保利尼奧在盯防,但他通過回撤到己方半場擺脫了這種困擾,導致保利尼奧在這個過程似乎無所事事——除了在盧卡庫拿球的時候試圖逼搶之外。

因為不清楚整體的防守佈置,以上只是我對這次防守的幾個疑問,也無法給出對錯的準確判斷。不過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看上去是費爾南迪尼奧的失位才讓費萊尼獲得機會,但通過對多個球員位置和責任的分解,這實際上是一次整體的防守失誤,總結下來有這樣幾點:

保利尼奧沒盯緊德布勞內

盧卡庫將席爾瓦帶走

費爾南迪尼奧選擇跟防值得商榷

庫蒂尼奧沒緊盯費萊尼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比利時這次進攻之前(發邊線球的時候),鏡頭給到了馬丁內斯,他叫了某個隊員的名字,向他做了一個手勢。(這個時間點是11分38秒,我覺得這個細節很有意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過頭看看

其實,巴西的角球防守也值得質疑。

看看進球的瞬間,他們的站位:前點幾個人擠在一起;後點米蘭達盯盧卡庫,旁邊的費萊尼居然無人看防!也就是說,比利時的兩大高點,巴西把他們放掉了。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另一個角度看看,在皮球進入門線的瞬間,發生了什麼(下圖):問題不用我說,大家也能看得明白吧。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這裡不是為費爾南迪尼奧的錯誤轉移注意力,只是想說,巴西在角球防守中出現如此大的漏洞——漏掉費萊尼的噩夢,阿森納球迷應該深有體會吧——這不是費爾南迪尼奧一個人的鍋。

再看一個例子:

第17分鐘,內馬爾在前場拿球試圖腳後跟敲給套上的庫蒂尼奧,被費萊尼給斷掉。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這個瞬間,保利尼奧已經接近禁區弧頂,中場只剩下拖後的費爾南迪尼奧。

隨後丁丁拿球,帶了兩步迅速交給右路的盧卡庫,這個時候,費萊尼已經高速插上,跟在後面的查德利,他逐漸跑向遠點接應。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當然,這次快速反擊,並沒有給巴西隊實質性的威脅:查德利在左路拿到球,快速回防的是威廉,兩人在對抗中,查德利將威廉彈開,然後傳中被解圍。

再看第20分半比利時又一次威脅進攻。

他們發邊線球,阿扎爾在中圈附近接球,保利尼奧跟上被輕鬆過掉,法格納上來也無濟於事,讓阿扎爾和丁丁完成一次配合,隨後阿扎爾人球分過費爾南迪尼奧,推進到禁區頂後分給右路的默尼耶,他的傳中被解圍。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這個過程,又是巴西整體的防守出現漏洞:

席爾瓦頂的太靠上,盯防德布勞內欠考慮

保利尼奧沒能阻止阿扎爾拿球

法格納上前包夾比較冒進

費爾南迪尼奧站位太靠近邊路,導致中場中路出現大面積空檔

庫蒂尼奧回防不及時

可以說,費爾南迪尼奧被阿扎爾過掉的瞬間很狼狽,他的表現確實是災難級別的,但這只是巴西防守問題的縮影。

再來一個例子:

第22分鐘,巴西大舉壓上,可以看到這時的站位:右邊威廉準備傳中,法格納已經套邊,保利尼奧站在禁區邊緣,鏡頭外還有庫蒂尼奧。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這個球被比利時解圍,隨後發動反擊,可以看到,巴西的後場空空蕩蕩,德布勞內拿球推進的時候,周圍空無一人,而阿扎爾在左路準備接應,旁邊跟防的是費爾南迪尼奧。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最後的局面是,德布勞內,阿扎爾和盧卡庫形成了三打三,還好盧卡庫在拿球之後帶球過多,在禁區內被席爾瓦解圍。

總結下來,上面這些細節應該可以呈現出巴西的問題

壓上進攻給了比利時太多的反擊空間,費爾南迪尼奧再強,能看住3個反擊高手嗎?

作為中場的保利尼奧和庫蒂尼奧,到底在防守中給予了多少貢獻呢?

真的是費爾南迪尼奧全場夢遊,失位太多,還是巴西的空位多的讓他根本無暇顧及呢?

最後再回想下比利時的進球,是不是同樣來自巴西角球后的反擊?具體的過程我就不分析了,套路和前面的完全一樣。

戰術分析:巴西出局的根本原因

說這麼多,不是為了給費爾南迪尼奧洗白。巴西輸球,最直接的原因確實是他,這一點沒什麼好質疑的。

只是我看不慣很多媒體,包括巴西球迷將出局的原因歸咎到他一個人身上。

全隊23個人,至少有10個身價比他高的球員,卻讓一個33歲的防守球員來背鍋出局的鍋,怎麼說都不合適。

所以這次出局的根本原因還是出在全隊身上:沒有對比利時的進攻三人作針對性的佈置,進攻的時候邊後衛和中場壓上太過激進,導致後防多次留下大面積的空檔。

這是費爾南迪尼奧一個人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