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西安理工這位校友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3月25日,“夢迴長安—百萬校友迴歸•西安理工大學專場”活動舉行,近200位來自祖國各地的校友匯聚在古城西安,為“校友 母校 西安”融合發展傾注了“校友力量”。這其中就有西安理工大學知名校友、深圳天安智慧園區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鄒華。今天就和大家走進他的世界,聊一聊他和西安理工大學的故事!

全國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西安理工這位校友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他稱讚:母校是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西安,擁有雄厚的高校資源優勢,西安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高校校友力量,大力發展“校友經濟”,這些都讓鄒華很受吸引,“西安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又特別真心實意邀請校友回家共同建設西安,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了校友和校友企業。”

由鄒華一手創建的天安智慧園區運營有限公司在全國擁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這些園區又聚攏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天安運營”董事長,鄒華清醒地認識到,“天安運營”在校企融合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對接資源、共享資源,“但這必須以校友的凝集力為條件,我們對接資源方能成為可能。”

全國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西安理工這位校友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這些年,他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一切成功皆非偶然。“立足於深耕實業,我們憑藉的就是‘技術立身、實業報國’的信念!”鄒華如是的說。鄒華堅信,“技術立身,實業報國”不能僅憑“單打獨鬥”,還一定要有開放、合作的心態。“不僅企業和企業之間要學會取長補短,合作共贏,也要積極和母校開展務實合作。”他認為:學校作為一個教學科研單位,有著人才和技術的優勢,但並不瞭解市場,也沒必要了解市場,而熟悉市場則是校友企業的優勢,很多校友藉助校友會的平臺有意識地進行產業鏈合作,這次到西安來,能提出智能製造產業的投資項目,並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共同形成上下游產業關係,“綁在一起”面對市場。

全國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西安理工這位校友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他認為:西安理工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是務實

在鄒華看來,“務實”二字貫穿於西理工“祖國 榮譽 責任”校訓和“艱苦奮鬥 自強不息”學校精神形成的全過程。她說:“‘天安運營’和全國幾十所高校開展學生生產實習的合作,其中不乏985、211高校,但真正要論踏實做事,勤懇工作的,就屬我們學校的學生了。我們的學生沒架子,能吃苦,這本身就是‘艱苦奮鬥 自強不息’精神的體現。”

全國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西安理工這位校友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母校該騰飛了”

近些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安理工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績。過去,西理工因為種種歷史原因,錯失了躋身985、211高校的歷史機遇,這大概是隻有西理工人才能體會到的“西理工之痛”。鄒華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現在該是母校騰飛的時候了!”

全國有十多個數碼城園區,西安理工這位校友憑技術立身,用實業報國

作為一名西安理工大學的校友,鄒華希望可以和母校共同發展,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西安的大發展和大繁榮,展示出了西安理工大學校友應有的風采!

關注“西安理工大學招生辦”,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