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窯,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195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展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經過上百次實驗和研究,1958年燒製出第一批豆綠釉工藝品,1983年8月汝窯天藍釉經過專家鑑定,均達到和超過宋代汝窯水平。從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張名片。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產品特點

汝窯以燒製青瓷聞名,有天青、天藍、豆綠、月白等釉色。

汝窯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有如堆脂,視如碧玉,扣聲如馨,質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勝似玉”之說,色澤素雅自然,有“雨過天青雲破處”之譽。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歷史淵源

汝州是汝瓷的故鄉。汝瓷是宋代“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在中國陶瓷史上有“汝窯為魁”之美譽。北宋後期,汝窯被皇室壟斷,專為宮廷燒造瓷器,即“汝官瓷”,簡稱汝瓷。汝瓷,為宋代汝窯燒製的青瓷統稱。汝窯創燒於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宋人歐陽修在其《歸田集》中其實已有非常清楚的指引:汝窯瓷真正最美的就是釉,不是天青色,而是粉翠,也就是翠青色。而汝瓷真正的瓷色是半瓷化作的,玻化不明顯,器身不透光亮。

宋人周輝在其《清波雜誌》亦指出:汝瓷以釉取勝,同代青瓷不能同比,真品釉色青中氾濫、純淨、溫潤,釉面隱現出一種柔和含蓄的光澤,它既不同鈞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窯的脂光,而是一種類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

明代學者高濂的《燕閒清賞箋》則講得更為詳細:汝窯實為瑪瑙末入釉,汁水瑩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隱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還有蔥綠和天藍等。粉青為上,天藍彌足珍貴。

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現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1953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發掘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瓷生產。”經過30多年無數次的研究試驗,1988年汝瓷生產終於全面恢復並不斷髮展壯大。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汝窯天青釉瓷器(天青、天藍、月白等)。

(一)原料。

保護範圍內產石英、黑長石、黃長石、高領土(風穴土、半坡土)、粘土(黑毛土、唐溝土)、方解石、白雲石、草木灰等。

(二)加工。

1. 原料加工:用傳統工藝加工成泥料、釉料,經過撿選、漂洗、破碎、研磨、陳腐等工序。

2. 成型:以手工拉坯、雕刻、捏塑、拓坯成型。

3. 燒成:先經800℃左右素燒,用浸釉法施釉,根據製品色澤要求,1次或2次施釉,用還原火燒成。

(三)產品特色。

汝瓷產品以天青色為基調,有天青、天藍、月白等釉色。坯胎以香灰色和灰白色為主。

汝瓷天青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瑪瑙入釉,清雅素靜,溫潤古樸,平滑細膩,如同美玉。分墊圈支燒和裹底支燒;

汝窯天藍釉:色似“雨過天晴雲破處”,形體端莊大方,有一種青藍相應的光澤,釉汁瑩潤,美不勝收。

汝窯月白釉:釉汁溫潤如玉,拂之如脂,獨具風格。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專用標誌使用

在汝瓷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汝瓷“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申報機構申請並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後,方可使用汝瓷“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窯瓷(似玉、非玉、而勝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