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各地政府和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忠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適應人民群眾對更多更高質量公共服務的期盼,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更快更好地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堅持民意導向、堅持體制創新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放管結合,緊緊圍繞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加大轉變職能和簡政放權力度,全面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

  以著力解決好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不方便等問題為切入點,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為主抓手,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支撐,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儘可能實現企業和群眾到窗口辦事“最多跑一次”。

  在進一步規範審批服務事項方面,規範審批服務事項目錄,逐一梳理論證審批服務事項的實施層級和管理權限,編制“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審批服務事項目錄,以省為單位公佈各層級審批服務事項目錄,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規範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制定完善企業和群眾辦事指南並同步在線上公開,編制審批服務工作規程。規範行政審批權力下放,全面清理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各類無謂證明,在法律框架內最大限度將行政權力下放至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等基層單位和部門,將審批服務觸角延伸到鄉鎮(街道)、城鄉社區。

  在大力加強窗口服務建設方面,推行審批服務集中辦理,整合窗口資源,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全面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精簡辦事流程,大幅提高窗口辦事事項即辦件的比例,建立部門聯辦機制,探索推行全程幫辦和並聯審批制度。拓展服務舉措,推廣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審批服務措施,推行預約辦理、同城通辦、異地代辦等多種服務方式,為在非工作時間辦理緊急事項和特殊情況開通“綠色通道”,多渠道多途徑提高辦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在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方面,緊密結合實施大數據戰略,加快推進信息數據聯通共享,推進便民服務事項互聯互通、在線可查、異地可辦。深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更多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推進線上審批服務渠道拓展,積極研發具備內部流轉、審核審批、消息提醒、進度查詢等功能的一體化審批服務通辦系統,把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整合發展。

  全面梳理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的基礎上,及時公佈“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審批服務事項目錄,到2018年10月底,除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外,全面實現審批服務事項全覆蓋。

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