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央企「朋友圈」


齊魯週刊社

財經

齊魯新動能

山東的央企“朋友圈”

▲2018·央企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座談會現場。 陳建偉/圖

2018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起勢。同時,央企正推進佈局結構戰略性調整,迫切需要優化增量、提質增效、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為山東推進與央企戰略合作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

央企助力山東新動能

6月25日上午,2018·央企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座談會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新時代、新動能、新山東為主題,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深化央企與山東戰略合作,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致辭。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新文、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山東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等出席會議。50餘家重點央企負責人出席活動,其中14家央企現場與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8個重大項目進行現場簽約。

長期以來,駐魯央企紮根山東、服務齊魯,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都佔我省國有企業一半以上,成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骨幹力量。據統計,2007年以來,各市政府、各有關企業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近70戶央企及其權屬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成功引進一批重大項目,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山東與央企合作領域日益拓展、成果加速湧現,央企在山東投資佈局的項目數量多、體量大、質量好,有力推動了山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2017年以來,山東省專門成立山東省與央企合作協調推進機構,由省領導擔任組長,全面深化與中央企業的戰略合作。自2017年,全省與中央企業累計簽約合作項目524個,項目總投資額達17320億元,其中2017年,簽約合作項目460個,2018年1-5月份簽約合作項目64個,與中央企業項目合作的數量,達到了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表示,目前山東與中央企業的項目合作充分體現了新發展理念,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合作領域廣。簽約項目基本涵蓋了基礎設施、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遊、高端裝備製造、雙創平臺、現代物流、高端化工、信息產業、醫養健康等山東重點發展的十強產業。二是產業層次高。據統計,已落地項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等“十強”產業項目的共計292個,佔簽約合作項目總數的55.7%,項目計劃投資額達7441億元。三是合作形式多樣。簽約項目中不僅有新設企業、建立區域總部、設立研發中心、股權合作,還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技術合作、資源整合、引進戰略投資者等,給山東帶來了難得的技術增量、管理增量、資本增量、智力增量、市場增量。四是推進速度快。目前簽約合作524個項目中,已實施項目453個,佔比86%;計劃投資額12104億元,佔簽約項目總投資的70%。

山東的央企“朋友圈”

▲2018·央企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簽約現場。 陳建偉/圖

聚焦“十強”產業

2017年10月,中材鋰膜有限公司(下稱“中材鋰膜”)在滕州舉行“年產2.4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建設項目”首條生產線試生產推介會,標誌著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集團”)打破國外壟斷,成功實現了鋰電池材料中最後一個關鍵材料的國產化,也標誌著中國建材集團的鋰電池隔膜研發、生產能力已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到2020年,中材鋰膜將形成規劃產能10億平米,成為國內領先的鋰膜研發及製造企業。

作為中材鋰膜的母公司,中國建材集團在新材料業務方面異軍突起。在座談會上,據其董事長宋志平介紹,中國建材集團一直把山東作為投資和發展的重要省份,“十二五”以來在山東累計完成投資項目219個,目前在魯企業共有94家,資產總額840億元,業務涉及水泥、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纖維、新型玻璃、新材料、裝備製造、光伏發電、餘熱發電、工程服務、汙水處理、工程和地質勘查等領域,遍佈山東的16個地市。2017年中國建材集團在魯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0億元,利潤總額近50億元,上繳稅費總額約30億元。

在新材料領域,除了以上提到的鋰電池隔膜生產線,其所屬中材高新公司在淄博建設了具有完全知識產權、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的年產100噸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生產線;所屬凱盛浩豐在德州建設了智慧農業產業園,今年初正式開園,不僅探索了玻璃工業結構性調整的一條新路,也為山東省開拓了鄉村振興新途徑;所屬泰山玻纖擁有國際先進的大型池窯設計、純氧燃燒等自主核心技術,成為全球領先的玻璃纖維製造企業之一;所屬泰山石膏開發出100%應用電廠脫硫石膏生產紙面石膏板的新工藝,成為中國紙面石膏板行業的領跑者。在工程技術服務領域,集團所屬山東地勘總隊、山東陶瓷院、壽光中材節能等公司,在地質勘測、工程服務、節能減排等領域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在魯企業和項目,對山東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都具有積極和長遠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中國建材集團實現從大到偉大、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舉措。

中國建材集團以上項目,是央企佈局山東“十強”產業的縮影之一。

今年1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成立。山東提出將重點發展“5+5”十強產業,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5大新興產業及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等5大優勢產業。

而從央企與山東的合作項目上可以看出,這些項目在產業上實現了聚焦,基本上與山東提出的十強產業有非常高的契合度。雙方的合作由過去的僅僅是股權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轉換為技術合作,包括人才合作、設研發中心,合作形式更加的多元多樣。

例如,中國電科始終與山東省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電科在魯成員單位也實現了飛速發展,在魯產業佈局涉及儀器儀表產業、電波環境觀測與服務、智慧海洋區域應用示範、LED應用產業、智慧集成產業、動力和儲能電池等領域。國投也在倉儲物流等傳統產業,以及金融、基金等行業有所佈局。

此外,記者瞭解到,兗礦集團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開展戰略合作拓展煤電產業鏈;與中國中車擬在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新型輕合金材料產品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此外,山東高速分別與中交建、中鐵建、中建集團就高鐵項目進行合作建設。齊魯交通與中交建、中石化、中石油分別就公路建設、油氣開發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魯信集團積極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開展基金合作,共同參與山東股權投資業務。

在座談會上,劉家義提出,希望央企積極推動重點產業項目在山東佈局,助力山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並積極支持山東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山東一起深耕海洋,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深化生態、文化、民生等領域的合作。同時劉家義還表示,希望央企將更多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臺佈局山東,將更多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管理人才引進到山東,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更為強勁的動力。

在這次座談會上,山東對外推介了項目712個,計劃總投資26750億元。其中,十強產業項目494個,佔比69%,計劃總投資18919億元,佔比71%。目前,已有60多家中央企業與我省就234個項目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計劃總投資7179億元。其中,涉及十強產業項目154個,佔比66%;計劃投資4998億元,佔比70%。

山東的央企“朋友圈”

▲近年來,國家電投聚焦核能、海上風電、外電入魯等重點領域,助力山東實施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山東的央企“朋友圈”

▲青島中車四方總公司為中國高鐵提供了44%的產品。圖為“復興號”動車組生產車間。

央地合作新篇章

目前,中國鐵路上行駛的近一半高鐵列車均產自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車四方”)。此後,中車四方也將致力於高速磁浮列車的自主研發。

中車四方所屬的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車”)非常重視與山東省的戰略合作關係,在魯企業開展的業務涵蓋軌道交通、生態環保、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以四方股份為代表的中車在魯企業,累計交付高速動車組1314組,國內市場佔有率44%,最新研製的“復興號”動車組已獲得訂單96組;累計獲得城軌地鐵車輛8700多輛,國內市場佔有率18%;累計在新加坡、阿根廷、中國香港、美國等海外市場簽單近50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國中車在山東省共佈局全資及控股子公司20家,總資產約783億元,實現營業收入逾600億元、利潤總額近50億元,實際上繳稅金近40億元,職工總人數超2萬人。

中國中車董事長劉化龍表示,“十三五”後三年,中國中車將堅持“戰略引領、效益優先、風險可控”的投資原則,計劃在魯完成長期股權和固定資產投資47億元,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貢獻中車技術、中車產品、中車智慧和中車方案。據其透露,中車欲將青島建成全球最具活力的軌道交通產業重鎮,加快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讓青島成為立足山東、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基地。

與央企的合作,不光給城市帶來活力,同時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以煙臺為例,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城市之一,其做出了“培育千億級核電裝備產業,打造中國核技術自主創新集成基地”的部署。100億元人民幣的核電產業基金、30多家核電裝備製造及配套企業、11家業內領先的研發機構……煙臺核電產業初具規模,一批核電企業與專業園區正快速發展壯大。目前,煙臺以陸上小型堆和海上清潔能源綜合供給平臺示範工程為依託,加快培育集核電材料研發、核電裝備製造、核電站建設與運營維護等於一體的核電產業集群。

2018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起勢。同時,央企正推進佈局結構戰略性調整,迫切需要優化增量、提質增效、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為山東推進與央企戰略合作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

對於合作保障,劉家義要求,山東要創造更好的法治環境、營商環境,推動服務效能再提升,為央企提供全過程、全領域、全天候服務,完善與央企協調推進機制,書寫企地合作共贏新篇章。

據瞭解,下一步山東省將重點圍繞三個領域深化合作。一是圍繞重點產業深化合作。“十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聚焦價值鏈高端,延伸產業鏈條,山東將與央企共同做好培育壯大“新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改造升級“老字號”的文章。

其次是圍繞科技人才深化合作。山東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創業創新共同體,塑造山東版“夢工廠”。山東將與央企在人才培養培訓、技術研發、金融服務、基金管理運營、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自主創新高地。

再就是圍繞改革發展深化合作。山東是國企國資大省,去年相繼出臺國企改革、非公經濟發展兩個“十條”,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據介紹,山東將與央企在山東企業改制上市、兼併重組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培育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關注主流人群

聚焦社會熱點

齊魯週刊

山東的央企“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