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代的個體戶,到現代的IT新貴,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轉變史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變化情況如下:從當時的個體戶到現代IT新貴/金融轉變。每隔大概10年左右,職業方向就轉變。都是根據市場情況,已經國家的重大政策發生變化的。

從80年代的個體戶,到現代的IT新貴,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轉變史

剛剛結束的高考,分數也出來了,選擇什麼樣的專業,成為家長跟考生面臨的重大問題。如何選擇一個有市場前景的行業,讓自己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勝,成為一個重大難題。那麼我們聊聊從改革開放之初到現在最有前途的職業情況:

80年代萬元戶

在80年代,最有前景的行業,稍微有點年齡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幹個體戶。因為那樣掙錢比較多,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稱呼“萬元戶”。但是當時對知識分子不太友好,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叫:“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個體戶是一個群體,他們分別為:私營承包者,小作坊等,據說當時候最有錢的就是出租車司機。當時候人均工資水平就是60-100左右,而出租車司機有2000-3000每月。而當時出租車司機無疑是最有前途的職業。

從80年代的個體戶,到現代的IT新貴,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轉變史

90年代百領現象

由於80年代的個體戶太能掙錢,刺激了當時知識分子,好多知識份子跟政府官員紛紛下海淘金,成為當時一個非常潮流的現象。因為在80年代的時候,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這種怪現象。成為當時讀書無用論的最好說明,80年代幹個體戶的基本都是,文化層次不高。為了扭轉這種不正常現象,國家在90年代加大對知識分子待遇問題。同時,當時外資企業紛紛進入我國,同時對有專業技術的人才需求加大。當時候最有前景的行業,就是成為白領一員,在當時那是證明能力跟光宗耀祖的一種現象。

從80年代的個體戶,到現代的IT新貴,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轉變史

2000年公務員潮

由於高校的擴招讓以前的大學生從天之驕子成為普通的求職者,讓廣大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中國人一向求穩,什麼樣的飯碗才是鐵飯碗呢?公務員招考成為當時最熱門的一種職業現象。收入雖然不是太高,但是穩定,同時有各種福利待遇加持,讓公務員考試熱成為當時候最熱門的一種行業。

從80年代的個體戶,到現代的IT新貴,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轉變史

2010年金融/IT

根據2013你那的招聘網的數據顯示,大學生最希望從事的就是金融,IT,公務員。2010年,有個傳奇人物開發了蘋果4手機,這款手機是一個跨世紀的智能機。從此開創智能機新時代。在2010-2012年,各種手機APP大量上市,巨大的市場刺激巨大的盈利,讓人對IT行業煥發了勃勃生機。年薪百萬那不再是夢想。IT行業創造財富夢想之地。而金融行業的發展,來源於國家四萬億投入,讓當時金融行業成為必選之地。

從80年代的個體戶,到現代的IT新貴,中國最有前途的職業轉變史

綜合所述:雷軍說過:“站在風口上是豬都能飛”,如何找對風口,用知識裝飾著自己的羽翼,才能飛得更高。雖然,熱門行業高端人才薪酬待遇很高,但是普通的人員工資待遇也就是一般平均水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