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作為蘇聯最早研製並投入現役的遠程中型噴氣式轟炸機,圖-16在蘇聯噴氣式轟炸機的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北大西洋上空觀察美英航母艦隊的監視者,到阿富汗上空播撒死亡之種的死神,活躍在世界各地的圖-16忠實地執行著蘇維埃交給它的使命。而作為我國空軍轟-6轟炸機的直接技術來源,圖-16同樣對我國遠程轟炸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期文章,將為各位介紹這頭來自北方的獾--圖-16背後的故事。

蘇聯噴氣轟炸機的早期發展

長期以來,蘇聯一直在追求發展遠程重型轟炸機,但受於自身的技術條件落後,從早期的TB系列轟炸機到二戰中的Pe-8重型轟炸機,蘇聯在重型轟炸機領域表現並不如意,二戰中身為盟國的美英也不願意將自己的重型轟炸機提供給蘇聯。1945年,轟炸日本後受損、緊急迫降在海參崴的3架美軍B-29重型轟炸機為蘇聯帶來了契機,圖波列夫帶領的設計團隊根據B-29部件進行了完全的測繪仿製,其最終成果,便是蘇聯版的B-29:圖-4重型轟炸機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B-29斯基:圖-4重型轟炸機

然而,二戰後噴氣飛機的快速發展,打破了速度和升限的限制,讓B-29和圖-4這樣的傳統螺旋槳轟炸機陷入窘境:在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中,以蘇聯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為代表的噴氣式戰鬥機相繼投入戰場,揭開了噴氣時代的空戰序幕。從日本起飛的B-29在轟炸北朝鮮境內的水庫、發電站等重要目標時,遭遇蘇聯和中國飛行員駕駛的米格-15截擊,曾經在日本上空如入無人之境的B-29在新銳的噴氣戰鬥機面前處處被動,高速接近的米格-15用自己的機炮在B-29的機身上撕開巨大的口子,一架又一架的B-29在空中折斷機身或機翼墜落。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朝鮮戰場上米格-15和F-86的廝殺,拉開了噴氣時代空戰的序幕

朝鮮戰爭讓美國和蘇聯同時認識到,傳統的螺旋槳轟炸機已經落後於時代,必須加快研製裝備噴氣式發動機的高速重型轟炸機,才能適應噴氣時代的作戰環境。

在噴氣式轟炸機領域,蘇聯人最早的成功嘗試是伊爾-28這樣的輕型戰術轟炸機。但伊爾-28在載彈量和航程上都難以讓蘇軍滿意,蘇聯空軍希望能擁有一款航程和載彈量更大、飛行速度和升限更高的遠程噴氣轟炸機。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伊爾-28輕型戰術轟炸機,我國引進仿製後改稱轟-5

雖然圖波列夫設計局以設計轟炸機見長,但噴氣轟炸機的研製和以往螺旋槳式轟炸機的研製有著大量的不同,這也導致原先的那些經驗基本無法適用於噴氣飛機的研製,必須要先做個項目來練練手。1947年7月,蘇聯設計師在圖-2轟炸機的基礎上,加裝從英國購買的RD-45噴氣發動機,這便是圖-12雙發輕型噴氣式轟炸機。蘇聯設計師們在圖-12上首先驗證了噴氣轟炸機的空氣動力外形、特殊氣密式座艙等大量設計思路和關鍵技術,為日後噴氣轟炸機的研製進行了一定的技術探索。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2噴氣轟炸機,圖波列夫在噴氣轟炸機領域的探路者,講真這玩意第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是噴氣化的B-25...

1947年12月,美國的B-47“同溫層噴氣”遠程轟炸機成功試飛,這種採用上單後掠翼設計的噴氣轟炸機極大地刺激了圖波列夫和他手下的設計師。與傳統平直翼飛機相比,後掠翼飛機雖然在航程和起降的穩定性上有所犧牲,但飛行速度能獲得明顯的提升。在和伊爾-28進行競爭的圖-82噴氣轟炸機上,圖波列夫第一次嘗試了後掠翼設計,併成為了日後重要的技術參考。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82,圖波列夫首種採用後掠翼設計的噴氣轟炸機,在與伊爾-28競爭的過程中落敗

圖-16的誕生

在1950年6月正式接到了蘇軍的研發指示後,圖波列夫開始了當時代號圖-88的後掠翼噴氣轟炸機試作機的研製工作。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正在進行翼面載荷試驗的圖-88原型機

圖波列夫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選擇了由米庫林研製的AM-3(RD-3)渦噴發動機,這款參考英國技術研製的渦噴發動機初步滿足了可靠性要求,推力達到了85.3千牛(後期改進型RD-3M達到了95千牛),日後我國的轟-6所採用的渦噴-8發動機,便是AM-3 M-500發動機的仿製改進型號。但AM-3也存在著重量大、耗油量高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圖-16的航程與速度。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米庫林AM-3渦噴發動機,WP-8的仿製原型

發動機選好了,圖波列夫還面臨另外一個難題:發動機該怎麼裝呢?當時美國B-47以及日後的B-52採用的是主翼下吊掛發動機短艙的方式,這樣的佈局方便生產和發動機的日後維護,但產生的風阻會削弱飛機的速度優勢。當時圖波列夫考慮過很多方案,其中在主翼根部安裝發動機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阻,也是圖波列夫最中意的一個方案,但這樣的方案不要說自己人的飛機,在美英的轟炸機上也沒見過。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採用翼下掛載發動機短艙的B-47,這種發動機配置佈局日後成為了轟炸機和民航客機的主流佈局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949年,世界上首款噴氣式民航客機:英國德·哈維蘭D.H.106“彗星”客機出現在世人的面前,其採用的便是在主翼根部佈置發動機的設計。英國人的噴氣客機讓圖波列夫看到了希望,也奠定了圖-16的翼根佈置發動機的佈局方案。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英國“彗星”噴氣式客機,雖然在民航史上是一個悲劇角色,但它為圖波列夫驗證了翼根配置發動機佈局的可行性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兩種發動機佈局方式對飛機升力影響的對比圖,可以看到採用翼根佈局的飛機可以更大程度地發揮機翼的升力優勢(圖片來源:《世界の傑作機 No.126 ツポレフTu-16“バジャー”》)

為了幫助機組乘員逃生,蘇聯設計師為圖-16的6名機組乘員都安裝了OKB-156型彈射座椅,這也是蘇軍首款安裝彈射座椅的大型轟炸機。但由於飛機佈局的限制,圖-16採用的彈射方式是2名正副駕駛向上破窗彈射,其餘的投彈手、領航員、無線電操作員和尾炮手等4名乘員向下彈射。實際上,圖-16的彈射裝置和模式飽受詬病,一旦機組需要進行彈射,必須先將飛機拉昇至安全高度,否則向下彈射的4位老哥怕是要直衝地面而涼(事實上在蘇軍和我軍出現的圖-16/轟6飛行事故中,能彈射成功並倖存的大多也只是正副駕駛兩人)。就算是要準備彈射,機組也得先將彈射座椅調整到靠後的彈射窗口上、將頭頂的玻璃或者是下方的安全板先彈出去,整個彈射步驟十分繁瑣。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機內結構佈局示意圖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的駕駛艙,正副駕駛頭頂的玻璃即為緊急彈射出口

但在我軍改進的轟-6K上,已經為縮減為3人的機組裝備了向上彈射的零高度-零速度彈射座椅,機組的倖存幾率極大提升。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進行零·零彈射座椅試驗的轟-6K地面平臺

1952年,圖-88項目正式通過國家測試,獲得蘇軍制式型號:圖-16,並在1955年開始裝備蘇聯空軍。北約在發現了圖-16後,將其命名為“獾”(Badger)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原型機

圖-16主要型號解說

標準生產型的圖-16採用上單固定後掠翼佈局,內翼41度,外翼37度,機體全長34.8米,全機質量75800公斤,裝備兩臺AM-3 M-500渦噴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1050km/h,最大續航距離7200公里。擁有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內炸彈艙最大載荷9噸,主翼加掛掛架後還可選裝2枚空地/反艦導彈。

作為寶貴的大型飛機平臺,圖-16除了執行傳統轟炸任務的機型外,還通過加裝警戒雷達、電子偵察設備、加油吊艙等,成為了蘇軍重要的遠程偵察機、空中加油機和飛機發動機測試平臺等。

圖-16:最早也是最基礎的量產型號,可攜帶常規航空炸彈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A:可攜帶空投核彈的型號,為了抵抗核爆炸帶來的光輻射燒蝕,保護機內的電子儀器設備,機身塗成銀白色。圖-16A為蘇聯執行了80%以上的空投核試驗任務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K:攜帶空地/反艦導彈的版本,部分機型在機頭還裝了碩大的導彈引導雷達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P/Ye:電子戰型號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Z/N:空中加油型號(與我軍裝備的轟油-6採用加油吊艙的方式不同的是,圖-16Z採用的是翼尖加油的方式)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G:十分特殊的報紙快遞飛機,由於蘇聯國土廣袤,遠東地區的報紙必須依靠飛機空運遞送以保持信息及時傳達,否則當地人只能看到前一天的報紙了,在充當快遞員的業餘時間,則是作為轟炸機飛行員的教練機使用。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R/RM:遠程偵察機型,在對大西洋的北約艦隊進行監視時,圖-16R的長距離續航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6L:航空發動機測試平臺(飛行實驗室)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圖-104:在圖-16的基礎上修改設計而成的噴氣式民航客機,北約代號“駱駝”。圖-104也是蘇聯第一種、世界上第二種投入運營的噴氣民航客機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航母的監視者

1954年5月1日,9架圖-16組成編隊飛過紅場,這成為了圖-16在世人面前第一次的公開亮相。

陸續加入蘇軍服役的圖-16快速替代了圖-4,同時也推動了蘇軍遠程轟炸機部隊在地勤維護方面的巨大變化:機場跑道為了適應圖-16的起降而加長加寬,新建了圖-16專用的航空燃料庫和航材儲備倉庫,改用新式的導航和通信聯絡系統等等。

在蘇聯空軍逐步裝備圖-16的同時,蘇聯海軍航空兵也在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的朱可夫元帥的指示下,於1956年開始換裝圖-16。一開始蘇聯海軍航空兵裝備的還只是攜帶地空導彈的圖-16KS和可以掛載6枚魚雷的圖-16T(音速雷擊隊?圖-16掠海朝著美艦投雷的畫面實在太美……),但在短短的2年內,來到海軍航空兵的各型圖-16越來越多,截至1958年底,蘇軍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太平洋艦隊一共裝備了424架圖-16,其中最為活躍的便是圖-16R和圖-16P這兩種偵察機型。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一架蘇聯海軍航空兵的圖-16Z加油機正飛越一艘蘇軍的“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與常規版本的圖-16不同的是,圖-16R和P型搭載了SPS-1型干擾裝置和SRS-3型電子偵察裝置(ELINT sets)。安裝有ECM電子干擾裝置的蘇軍圖-16P,曾經參加過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軍事行動:飛抵捷克上空的圖-16P運用ECM裝置成功干擾了捷軍的防空警戒雷達,為蘇軍空降兵搭乘的運輸機突擊降落在布拉格機場提供了電子戰支援。

蘇軍的圖-16P依靠SRS-3裝置,通過靠近北約艦隊或者雷達站實施電子對抗偵察,收集北約各型雷達的信號特徵。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1978年,一架蘇軍圖-16P正在對美軍航母編隊實施偵察,照片中的軍艦是美軍斯普魯恩斯級“休伊特”號驅逐艦(USS Hewitt DD-966 )

從60年代開始,蘇聯海軍航空兵的圖-16就開始執行對大西洋、地中海和日本海區域航行的北約艦隊的偵察行動,其中對美軍航母的抵近偵察最為頻繁。為了應對圖-16的抵近偵察,美軍航母往往會提前起飛艦載機進行跟蹤監視,把這些煩人的獾趕走。在偵察北約艦隊的過程中,蘇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損失了數架圖-16:

1964年7月15日,1架圖-16在日本海失事墜落。

1968年5月25日,1架圖-16P在偵察美軍“埃塞克斯”號航母時,由於”不明原因”栽進了北冰洋(事後調查認為是蘇聯機長在成功抵近美軍航母后,再次返回準備繼續抵近偵察時,因為操作失誤導致飛機在超低空失速,機翼碰到海面後解體墜海)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1968年5月25日圖-16墜毀現場圖

1980年7月26日,1架圖-16P在日本海偵察美國航母時失蹤,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在事後找到了飛機的殘骸和3名機組乘員的遺體。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正在抵近美軍CV-61“遊騎兵”號航母偵察的蘇軍圖-16RM偵察機

而美軍在驅趕圖-16的過程中,也出現過傷亡事故:1983年4月,蘇軍1架圖-16在北極地區進行巡航偵察飛行,被美海軍3架F/A-18艦載戰鬥機攔截,美軍飛行員為了將圖-16逼走,進行了危險的機動飛行動作。可能是由於F/A-18才剛剛入役不久(1983年1月開始服役),美機飛行員對它的飛行特性還不熟悉,結果兩架F/A-18在這架圖-16上空意外相撞爆炸,碎片還造成圖-16機體和部分設備受損,但這架圖-16仍順利返回了基地(真·吃瓜群眾)。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1986年,一架美海軍陸戰隊VMFA-323戰鬥機中隊的F/A-18A正在監視一架圖-16R偵察機

1987年12月9日,2架圖-16R接近沖繩島附近海域上空巡航偵察,駐紮在沖繩那霸航空基地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第302飛行隊緊急起飛了2架F-4EJ戰鬥機升空攔截。接近圖-16後,日機再三喊話要求其飛離,但蘇軍機組不予理會,在經過請示後,日機對圖-16進行了實彈警告射擊,這也是航空自衛隊歷史上第一次的實彈警告射擊行動。事後,日本外務省通過外交渠道對蘇軍圖-16“侵犯日本領空”的行為進行了“強烈抗議”,但蘇聯外交部以“圖-16只是不小心迷航了”為由,把這件事直接糊弄過去了。

蘇軍的圖-16R和圖-16P還曾經遠赴蘇軍在越南金蘭灣的海軍基地,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一直執行著對太平洋方向美軍艦隊的偵察監視行動。隨著圖-16在80年代末的退役,至今依然在執行遠程巡航和偵察行動的只剩下圖-95這樣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了。

阿富汗上空的轟炸行動

圖-16在蘇軍服役的過程中,唯一有記錄參加過的實戰,便是阿富汗戰爭中對反蘇游擊隊的轟炸行動。在阿富汗戰爭爆發初期,蘇軍的圖-16就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蘇軍航空基地出發,對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西北部交通樞紐赫拉特進行了戰術轟炸行動。

圖-16在早期的轟炸行動中攜帶的大多是250公斤和500公斤級的常規炸彈。隨著“聖戰者”們將基地逐步轉移到阿富汗山區,蘇軍開始使用更加巨型的航空炸彈實施轟炸:從1000公斤級到3000公斤級,在蘇軍撤離阿富汗前還湧上了驚人的9000公斤級常規航彈。重達9噸的FAB-9000M-54是圖-16所能搭載的最大的一種航空炸彈,於1949年研製成功,開發的初衷是用於反艦攻擊(特別是反航母),戰鬥部威力巨大,爆炸點半徑225米內的人員非死即傷。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蘇軍的9噸級FAB-9000M-54航空炸彈,直徑120cm,長5.09米,是當時蘇軍武器庫中最大的常規航空炸彈

那麼,為什麼蘇軍要在阿富汗使用如此巨型的航空炸彈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些40年代末製造的老爺爺航彈已經快到有效期了,反航母是不可能反的了,與其找地方銷燬不如直接扔戰場上。蘇軍在從阿富汗撤退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反蘇游擊隊通過山間公路實施追擊,在從據點撤離後就派遣圖-16攜帶9噸級航彈轟炸山谷公路,山轟塌半邊就把路堵死了(真是典型的毛式解決方法)。據統計,蘇軍在整場阿富汗戰爭中一共投下了289枚M-54型9噸級航彈,基本把庫存清空了。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1988年12月,蘇軍撤離阿富汗前夕,蘇軍第251遠程轟炸機團裝備的圖-16塗裝

蘇軍對圖-16在阿富汗的表現十分滿意,由於美國中情局在80年代中期將“毒刺”單兵防空導彈送到了阿富汗游擊隊手中,直接影響了蘇軍米-24武直和蘇-25攻擊機對地支援的效率。但“毒刺”畢竟屆不到在10000米以上的中高空飛行的圖-16和圖22,所以圖-16在阿富汗戰場上基本能把炸彈快遞及時送到“聖戰者”們的頭頂上,為遭受圍困的蘇軍地面部隊解圍。

圖-16在中東

1952年,以納賽爾為領袖的埃及青年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建立起了共和國政權。為了實現政權的鞏固,以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站在英法對立面的納賽爾政權選擇了蘇聯作為自己的靠山。同樣希望干涉中東地區事務的蘇聯也瞅準了這個機會,開始給予埃及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援助,埃蘇關係從50到60年代一直處於升溫狀態。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迦瑪爾·阿卜杜爾·納賽爾(1918-1970),時任埃及總統,埃及最高軍政領導人,曾致力於推動阿拉伯世界的團結

蘇軍向埃及派出了總規模達到2萬人的軍事顧問團,同時還將米格-19、米格-21、T-55坦克等大量武器裝備運到埃及,迅速提升埃及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在蘇聯參觀考察的埃及軍官們看到了蘇軍圖-16的飛行訓練後,認為埃及空軍也需要這樣的遠程噴氣式轟炸機,於是向蘇聯提出能否提供一批圖-16。雖然遠程轟炸機屬於不能輕易出手的裝備,但為了保持與埃及的良好合作關係,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蘇軍同意向提供圖-16,但是提出了附帶條件:所有的圖-16必須由蘇軍飛行機組駕駛。

從1961年開始,第一批圖-16首先抵達埃及,到了1967年春,能夠掛載空地導彈的圖-16KS也出現在了埃及空軍的機場上。對於埃及空軍來說,圖-16的到來讓他們擁有了遠程打擊以色列戰略目標的能力。但以色列人也在摩薩德卓越的情報工作下,瞭解到埃及軍隊已經裝備圖-16的消息。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美軍的F-4戰鬥機正在跟蹤一架埃及空軍塗裝的圖-16F,這架實際由蘇軍飛行員駕駛的圖-16先前剛剛對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美軍“約翰·肯尼迪”號航母進行了戰術偵察

1967年6月5日早晨7點45分,一隊以色列空軍的幻影III戰鬥機帶著航空炸彈,保持著超低空飛行姿態快速突入埃及的前線軍用機場。他們是當天執行空中突襲任務的20多個以色列攻擊梯隊中的一支分隊,而他們承擔的任務,就是炸掉埃及空軍新近部署的圖-16轟炸機。由於無法探測到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埃及的防空警戒雷達根本沒有發現以軍的攻擊機群。在靠近停放圖-16的埃軍機場後,以軍的幻影III兵分兩路,一部朝著機場跑道投下安裝有延遲引信的航彈,破壞掉機場跑道以免埃軍戰鬥機升空攔截,而另一部分則是直奔停在環形掩體內的圖-16,在投下炸彈後,以軍戰鬥機還用搭載的20毫米機炮對著圖-16來回掃射。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的埃及空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圖-16被擊毀在地面上。(根據統計,當日以色列空軍突襲了埃及全部25個空軍基地,95%的作戰飛機被擊毀在地面上)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埃及空軍圖-16轟炸機

六日戰爭中,以色列空軍的成功突襲,在牢牢掌握戰場制空權的同時,奠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對於埃及空軍的圖-16部隊來說,則是悲慘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但是,此戰後的埃及空軍在蘇聯的幫助下,迅速重建了遠程轟炸機部隊,蘇聯提供了包括圖-16KS、圖-16T和圖-16R等數個型號,合計達到30架以上的圖-16,蘇軍也開始為埃及空軍培訓圖-16的飛行員。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埃及空軍裝備的圖-16KSR

1973年10月6日,贖罪日戰爭爆發,吸取了六日戰爭教訓的埃及聯合敘利亞、約旦等國,組成阿拉伯聯軍,對駐紮在西奈半島上的以軍實施了先發制人的打擊。13架埃及空軍的圖-16KSR每機掛載著2枚AS-5B反輻射空地導彈,從埃及各前線軍用機場起飛,朝著以色列部署在前線的雷達站飛去。根據埃及方面提供的記錄,10月6日當天,埃軍圖-16發射了25枚AS-5B導彈,半數以上獲得命中,擊毀5座以軍雷達站。面對最高飛行速度可達到1250km/h的AS-5B導彈,當時的以軍無法攔截,讓埃及軍隊在開戰初期取得了部分優勢,這也證明了圖-16掛載空地導彈實施遠程打擊的重要戰術價值。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攜帶KSR-11(AS-5“鮭魚”)空地導彈的埃及空軍圖-16K-11

由於開戰後出現一系列戰略失誤,再加上阿拉伯聯軍內部並不團結,贖罪日戰爭最終還是以阿拉伯聯軍的敗北結束了。此戰後,認定無法通過軍事手段擊敗以色列的埃及總統薩達特,決定與以色列走上談判和解的道路,同時也極力擺脫蘇聯的控制,在1974年將蘇軍顧問團全部驅逐出境,埃蘇關係全面惡化。受此影響,蘇軍停止了對包括圖-16、米格23MS等埃軍現役裝備的備件供應,薩達特只得求助於中國,以米格-23、米格-21F等蘇制裝備為交換,獲得了中國對其蘇製作戰裝備的維護。埃及還曾經向我國採購過數架轟-6,作為圖-16轟炸機部隊的補充。

除了埃及以外,圖-16在中東的第二個用戶便是伊拉克空軍。1961年,伊拉克空軍獲得了首批9架圖-16,裝備伊拉克空軍第10轟炸機中隊。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伊拉克空軍的機場也遭到了以色列空軍的突襲,但有2架圖-16倖免於難。在六日戰爭的第二天,這兩架圖-16就接到命令,對以軍實施反擊轟炸行動。關於這次反擊行動,目前本人找到的國外資料上只有很少的記述,目標是什麼、轟炸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留下了部分機組的姓名:一號機機長Farouk al-Tai,副駕駛Majid Trki,二號機機長Mohammad Hussein(庫爾德族)、導航員Lt. Ghazi。二號機在此次反擊行動中被以軍擊落。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1961年,接收第一架圖-16的伊拉克空軍第10轟炸機中隊飛行員合影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兩伊戰爭中的伊拉克空軍圖-16塗裝

由於伊拉克裝備的只是常規型號的圖-16,為了獲得空射導彈的能力,伊拉克轉而求助中國,引進了可以發射C-601反艦導彈的轟-6D。關於這批轟-6D的故事,筆者將在以後介紹轟-6的文章中具體解說。

結語

作為蘇軍裝備的第一種成熟的遠程噴氣轟炸機,圖-16在蘇軍服役了40多年,服役表現十分出色。獲得過圖-16的印度尼西亞、埃及和伊拉克等出口用戶也給予了好評。隨著蘇軍從70年代中後期開始裝備更為先進的圖-22M“逆火”遠程轟炸機,航程、速度和載彈量都已經落後的圖-16完成了歷史使命,逐步退出蘇軍現役部隊。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替代了圖-16的圖22M3“逆火”遠程超音速轟炸機

作為唯一成功仿製過圖-16並批量裝備服役的中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依然裝備著在圖-16的技術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轟-6系列轟炸機。圖-16是如何來到中國的?轟-6與人民空軍又有著怎樣的故事?敬請期待後續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