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專業看起來「牛哄哄」!畢業了卻沒人要?

對一個人來說,專業是其一生的“烙印”。大學階段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就業以及今後的事業發展上,有很大影響。人們喜歡把專業分成“好壞”,其實這不科學,專業沒有優劣,畢業生水平才有優劣之分。話雖這麼說,“有多少畢業生能順利找個好工作”的確是社會評價專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面就來簡單介紹四個看上去“很牛”、“很高端”但就業卻不太理想的專業。

哲學

這四個專業看起來“牛哄哄”!畢業了卻沒人要?

哲學是研究萬物普遍規律的科學,博大精深。“世界觀、方法論、唯物辯證……”,哲學專業的同學思考著人生、思考著世界、思考著虛無、思考著未知。有的同學學會了“詭辯”,有的同學一直在尋找“人類的方向”,有的在探究“世界的本源”。現實中,有不少成功人士會去認真研究哲學,並從其中悟出很多道理。哲學應該是一個被公認的“高端專業”,從這個專業走出來的大學生應該思想深邃、口才了得。

不過,這樣一個“牛哄哄”的專業卻不能讓畢業生有很好的就業。大多數哲學專業本科生會選擇讀研、讀博,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若博士順利畢業進入高校繼續教書,則是最好的就業。而那些本科畢業就選擇就業的大學生,多數從事與哲學專業無關的工作。

生態學

這四個專業看起來“牛哄哄”!畢業了卻沒人要?

生態學是研究生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及其作用機理的科學。隨著人類與環境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關係越來越惡劣,生態學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生態領域的人才也被很多人視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科學家”。在不少考生眼裡,生態學是一門“高大上”的專業。

然而生態學要學的東西是在太多,本科四年只能接觸一些皮毛,若想在這個領域深耕,一般都要讀到博士。但就算博士畢業,生態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範圍也還是比較窄。所以,一些生態學專業大學生會努力進入高校、科研院所、相關部門等“體制內”單位,有些畢業生則從事和生態學無關的工作。

金融學

這四個專業看起來“牛哄哄”!畢業了卻沒人要?

金融學一聽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專業,銀行、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券商、金融租賃等都是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去處。這些行業歷來都是掙錢的行業,金融學“良好的就業未來” 吸引著眾多高考生的報考。然而,現實卻有些殘酷,金融領域是一個非常看重出身的行業,名校大學生在事業上成長很快,一些普通高校大學生就算很努力,也難有出頭之日。

某商學院金融學專業大四學生有些後悔當初的選擇,四年前,他的高考成績高出一本線二十多分,本來可以進入一所“省內一本”高校,後來腦子發熱,選擇了這所二本商學院金融學專業學習,當年該校金融專業錄取分數線很高,低於一本線肯定不會被錄取。如今快畢業了,才發現工作並不容易找,有不少學長學姐都進入一些地方商業銀行當業務員到處拉存款,或者當櫃員,每個月也就幾千元薪水。這位大學生表示自己離校後將在一個證券公司營業部搞業務工作。

歷史學

這四個專業看起來“牛哄哄”!畢業了卻沒人要?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人類歷史數百萬年,生物歷史數十億年,還有世界各國的歷史。只是瞭解這些歷史就很不容易,還要研究它們、發掘其中的歷史價值。歷史學者不僅學識淵博、思維嚴謹,更像是一位“佈道者”,將歷史“娓娓道來”。

只是,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歷史學專業畢業生更難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曾有一位歷史學界“大師”說“學歷史為了找工作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按照這種理論,歷史學專業的大學生應該是為了“陶冶情操”去學習的,畢業後應該重新選擇一個為“找工作”而學習的專業,再讀上幾年。當然,這只是個玩笑。說實話,歷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原因很複雜,有高校培養方式不科學因素,有社會人才結構不合理因素,有社會需求不足因素,跟大多數歷史學專業大學生無關。但放開就業不說,學歷史確實會讓一個人的眼界更開闊、思維更發散、分析更嚴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