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話中日

本文為8090軍事獨家縱覽公眾號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如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公眾號8090軍事獨家縱覽及作者信息,並且在公眾號留言轉載,獲得授權,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明天就是“七七”國殤了,本來下班累成狗一樣的赤劍想休息一下的。在這莫名的日子,想起了爺爺,想起了老兵,想起了伴著舊上海名曲“天涯歌女”而合動的節拍,我記得那時候爺爺總是有節奏的敲著椅子把手。直到多年以後,赤劍才明白那旋律是“天涯歌女”,爺爺一定是陷入了過去記憶的沉思之中,想起了戰友,想起了當年的歲月。

“七七事變”話中日

從小就和小夥伴們,圍在爺爺旁邊,聽爺爺講過去戰爭年代的故事,如果“9.3”閱兵能提前幾年,我想一定會有爺爺的身影。年少叛逆的赤劍很是調皮,經常惹家裡長輩生氣,以對抗反抗為榮,想起爺爺臨終前一直唸叨著我這個孫兒,真是悔不當初。(七七了,赤劍心裡實在壓抑得緊,很多感想,不吐不快)

“七七事變”話中日

赤劍從不“精日”哪怕是在中日軍事差距最大的90年代(部分差距達30年),也從來沒有覺得日本多可怕。那時候各種軍刊經常介紹著“金剛”級驅逐艦“大隅”級F-2戰機,日本的90式坦克,“八八艦隊”赤劍一點點的瞭解外軍的知識,瞭解對手,只為有朝一日能在手裡擊敗敵人,雪先輩之恥。在90年代中期,赤劍也很愛碼軍文,並且以能在“兵器知識”“兵工科技”(最早叫科技與國力)等雜誌發表小格子為榮。(還是使用郵政匯款單的年代,赤劍樂呵呵的拿著30~150的稿費收入,那時候真是單純而快樂,多年來,赤劍還保留著主編年底送給寫者們的新年禮物,多是一封感謝信+雜誌絕版明信片)

“七七事變”話中日

都說日本精密設備,電子儀器強,各種精工細作匠人精神,可是誰能解釋下,為什麼軍事屆,聽過眼紅過英國“喬巴姆”複合裝甲的,俄羅斯的坦克技術的,美國的發動機和戰鬥機的,聽過那個國家特意眼紅日本軍工技術去偷師的麼?那個謠傳的東芝出口精密機床設備,先看看蘇聯啥時候製造出了自己的安靜螺旋槳 。蘇聯的O級和AK級潛艇在80年代末引進東芝機床前就已經服役,東芝機床事件只不過是美帝為了打擊日本機械出口而進行的炒作,80年代末的日本風頭正盛,自大的號稱能買下半個美國。

“七七事變”話中日

“七七事變”話中日

蘇聯971級核潛艇(也叫阿庫拉級或者AK型),1984年定型(圖上)。蘇聯877級常規潛艇(也叫基洛級)1982年定型。請問那個是在東芝機床後定型服役的?美國別有用心的炒作,日本為了顯示高人一等也接受了,畢竟脆弱的島國心理,太需要一些振奮的東西了,當年我們的先輩面對全面優勢的日寇都沒有跪下雙膝,現在國力強盛了,反倒是有些人需要補鈣了。(當年引進俄系潛艇,我們對俄廠加工設備進行考察,發現潛艇降噪和東芝機床根本沒有必然聯繫,事後根據判斷,反推出是老美背後放的煙霧彈,情況是否屬實,用戶自有判斷)

“七七事變”話中日

我軍從建軍伊始,就從來沒有迷信或者仰視過日軍。畢竟先輩們如果精日,媚日,沒有一息尚存,戰鬥不止的鬥爭精神,早和“汪委員長”一樣了。我軍在50年代就開始形成了完善的海陸空軍體系,而日本直到60年代才開始在美帝的監督下發展自己的軍工體系,一直是夾縫中生存,戰後第一代主戰裝備(諸如61式坦克等),其實和我軍“59”式都是有差距的,畢竟1954年美帝才批准成立的自衛隊。(圖為日本73式履帶戰車,比美製M113還差勁的玩意,就是日本70年代的軍事工業水平的體現)

“七七事變”話中日

“七七事變”話中日

曾經在90年代中期拿到世界坦克排行榜第一的“90”式主戰坦克,號稱擁有原裝德產120火炮的威力,先進的陶瓷複合裝甲,先進的日製電子技術和獵—殲系統。後來無一不證明不是大坑的存在,只有天價造價是真的。當時造價800萬美元一輛,美帝M1A2才200萬美元的年代呀,產量少,導致價格高真不是完美的藉口,現在看來使用多國技術拼裝起來的高科技也是高價格的主因之一。(圖為日本90式坦克表演獨一無二的姨媽紅絕技,不是啥坦克都有這功能哦)

“七七事變”話中日

“七七事變”話中日

當年我們用著大刀和長矛面對日寇的飛機大炮坦克都沒有屈服,現在精日,媚日的難道不覺得羞愧麼?對得起81年前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麼?我們能在和平安環境裡享受生活,全靠當年那些堅強,勇敢,不屈的先烈。

本文致敬所有為國為民而獻身的先烈。(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