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筋祠詩話(揚州江都邵伯鎮)

《江都史話》曾數度介紹“露筋祠”的相關史料,露筋祠是為了紀念寧可避亂在野外被蚊蟲叮咬露筋而死,也不願投宿田舍之家的貞烈女而建。後來,不僅大書法家米芾為之書寫了《露筋之碑》,就連康熙皇帝南巡時,亦題有“節媛芳躅”的匾額褒揚。

貞女的節烈情操,大家的詞翰碑刻,帝王的御筆匾額,運河的便捷交通,這諸多的因緣際會,使得這座小小的露筋祠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紛沓而至,或駐足留連,或登祠瞻仰,或詠詩題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墨寶。

露筋祠詩話(揚州江都邵伯鎮)

吳承恩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1500-1582),曾同其好友,南京刑部主事朱子價一同來露筋,寫下了《露筋詞同朱子價賦》:“野廟丹青古,亭亭枕碧湖。旗帆集風雨,香火悶菰蒲。氣與山河在,心將水月孤。門前揚柳樹,惟有獨棲烏。”(香火後一字,為“門”里加“必”字,非“悶”字)

露筋祠詩話(揚州江都邵伯鎮)

徐文長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徐文長(1521-1593)在“簫荷花詞”中說露筋的小姑姓簫名荷花,並在《露筋祠》中詠道:“鳥烏既能傷義士,蚊虻何苦碎貞肌。由來天道本無定,誰使昆蟲必有知?畫壁幾殘春社雨,靈風時滿夜歸旗。煙波一望三千里,長在湘江洛水湄。”

露筋祠詩話(揚州江都邵伯鎮)

王士禛

曾任揚州推官,官至刑部尚書,被稱為“清初六家”之一的王士禎(1634-1711)數次過此,其中,《再過露筋祠》雲:“翠羽明璫尚儼然,湖雲祠樹碧於煙。行人繫纜月初墮,門外野風開白蓮。”

露筋祠詩話(揚州江都邵伯鎮)

汪懋麟

以刑部主事銜入史館修《明史》的汪懋麟(1640-1684)也題詩《貞女祠》:“貞女無名姓,荒祠獨古今。鳥啼黃竹短,門掩碧湖深。漂泊何年骨,淒涼一夜心。時聞明月下,環佩振空林。”

露筋祠詩話(揚州江都邵伯鎮)

孔尚任

我國古典戲曲中傳世傑作《桃花扇傳奇》的作者孔尚任也留下了《泊露筋祠》:“湖草映夕曛,禿樹鴉紛紛。泊舟荒祠下,暑雨正多蚊。入門拜且慨,四壁搜遺文。此事荒唐甚,豈為女子云。身名古所惜,生死等秋雲。老尼考鐘鼓,勸我薦甡芹。指說泥象裡,現有當時筋。”

魯迅先生曾經悲憤地說過:“節烈這事,既然失去存在的生命”,“節烈的女人”就只有“哀悼的價值”了。所以,以上這些有關“露筋祠”的詩,都無一例外地同情與感嘆露筋小姑的悲慘遭遇,就連目前已知在詩中最早提及露筋女的歐陽修,也在《憎蚊》一詩中有“哀者露筋女,萬古仇不復”的詩句。自然,詩人的詩中還有就是讚美與推崇露筋女的鐵一般的意志與堅韌品質的。

露筋女的傳說隨著文人的詩句一直在民間口口相傳,也在江都文學史上留下一段難得的詩話。(朱毓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