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直升機大揭祕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武裝直升機(Attack Helicopter),又稱攻擊直升機,是一種裝備進攻性武器、為執行作戰任務而研製的軍用直升機。主要用於攻擊地面目標,如步兵、裝甲車輛和建築,其主要武器為機炮和機槍、火箭以及精密制導導彈;很多武裝直升機也可以裝備對空導彈,但主要用於自衛。當今的武裝直升機主要有兩個用途:為地面部隊提供直接和精確的近距離空中支援及摧毀敵軍集結的裝甲目標。武裝直升機有時也會作為輕型直升機之補充,用以執行偵察任務。有觀點稱:第一架接近實用的直升機是由美籍俄國人西科斯基發明的VS-300,它於1939年9月14日試飛成功(這是現在較公認的看法),西科斯基被認為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他曾在1914年研製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

1

綜述

在直升機上加裝武器開始於40年代。1942年(有說1944年),德國在Fa-223運輸直升機加裝了一挺機槍。50年代,美、蘇、法等國都分別在直升機加裝武器,開始主要用於自衛,後來也用來執行轟炸、掃射等任務。60年代初,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直升機(多為運輸型)。戰爭中,其直升機損失慘重,因而決定研製專用武裝直升機。第一種專門設計的武裝直升機是美國的AH-IG,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並用于越南戰場。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武裝直升機可分為專用型和多用型兩大類。專用型機身窄長,作戰能力較強;多用型除可用來執行攻擊任務外,還可用於運輸、機降等任務。美國的AH-1屬於專用型,而原蘇聯的米-24屬於多用型。[1]

2

地位

那麼,為什麼武裝直升機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呢?

這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性能,在局部戰爭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性能特點:一是飛行速度較大,最大時速可超過300公里;二是反應靈活,機動性好;三是能貼地飛行,隱蔽性好,生存力強;四是機載武器的殺傷威力大。

在現代戰爭中,武裝直升機主要可遂行以下的一些任務:

攻擊坦克

武裝直升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坦克和裝甲目標的武器。國外進行的模擬對抗試驗表明,坦克與直升機對抗的擊毀概率為12:1-19:1。在一些局部戰爭中,武裝直升機在反坦克作戰中戰果累累。

支援登陸作戰

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出動了近百架武直升機。

掩護機降

武裝直升機是掩護運輸機和運輸直升機進行機降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的一次作戰行動中,在AH-64直升機掩護下,多國部隊的2000多名官兵、50輛軍車和火炮,大批燃料和彈藥快速突入敵縱深80公里的地域。

火力支援

武裝直升機能有效地給予地面部隊行動實施火力支援。在海灣戰爭中,AH-64等直升機曾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為地面部隊進攻開闢了通道。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試飛中的中國直-10武裝直升機

直升機空戰

“有矛就有盾”。各國在發展武裝直升機的同時,也在考慮如何有效地對付它。目前普遍認為對付武裝直升機最有效的武器還是直升機。未來戰爭中,直升機間的空戰似乎是一個必不可免的趨勢。武裝直升機還可遂行偵察、空中指揮電子戰和其他作戰任務因而有人稱之為“戰場上的多面手”。

武裝直升機在未來的高技術戰爭中會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現役的武裝直升機中,美國的AH-64和前蘇聯的卡-50尤為令人矚目。AH-64的最大允許時速為365公里,轉場航程約1900公里,機上裝一門30毫米口徑的航炮。可掛裝16枚反坦克導彈或4枚空空導彈,或火箭等武器,能執行反坦克、對地攻擊和為直升機護航等任務。

卡-50是世界上第一種具有彈射裝置的武裝直升機,即駕駛遭遇攻擊被迫棄機時,引爆炸碎主螺旋槳,彈射座椅火箭助推器再啟動,垂直上推駕駛座椅與駕駛員頂碎駕駛艙上方玻璃後,彈射座椅上載駕駛員一起出艙,空中時二者分離,駕駛員降落傘揹包打開,使駕駛員能夠成功脫險。它的最大平飛時速為350公里,作戰半徑約250公里;機上可掛裝速射航炮、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也能掛裝空空導彈對敵直升機和低空攻擊機以及巡航導彈進行攻擊防禦。

3

作用

在軍用直升機行列中,武裝直升機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攻擊性武器裝備,因此也可稱為攻擊直升機。它的問世使軍用直升機從戰場後勤的二線走到戰鬥前沿,由不具備攻擊力的“和平鴿”成為在樹梢高度搏擊獵物的“雄鷹”。作為一種武器裝備,武裝直升機實質上是一種超低空火力平臺,其強大火力與特殊機動能力的有機結合,最適應現代戰爭“主動、縱深、靈敏、協調”的作戰原則,可有效地對各種地面目標和超低空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使之成為繼火炮、坦克、飛機和導彈之後又一種重要的常規武器,在現代戰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與作用。

可攜帶多種武器

現代武裝直升機可攜帶反坦克導彈航炮、火箭、機槍、空空導彈、火箭彈以及炸彈、地雷、魚雷、水雷等武器。這些武器具有不同形式、口徑、射程和威力。例如,反坦克導彈制導方式就有多種,有紅外、激光和雷達制導等。航炮的口徑有20mm、23mm、25mm和30mm等。航空機槍口徑為7.62mm和12.7mm兩種。火箭有57mm、70mm、80mm和90mm等多種口徑。空空導彈有紅外、雷達等制導方式和彈徑不同的型號。這些武器的發射方式、射程威力更是五花八門、各具特色。攜帶上不同武器,現代武裝直升機可用以攻擊地面、水面和空中的點狀或面狀目標,軟目標或硬目標。包括坦克、裝甲車輛、雷達站、炮兵陣地、通信樞紐、前沿哨所、簡易工事、灘頭陣地、水面艦船、水下潛艇、地面有生力量以及低空飛行目標等。可以說凡是敵方目標,只要是火力能奏效的都可以攻擊。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長弓阿帕奇

攻擊火力強

現代武裝直升機不僅攜帶武器種類多,而且載彈量大。就單機而言,起飛重量大的直升體載彈量更大。如在兩伊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大量使用的米—24武裝直升機,機頭裝l挺四管12.7mm機槍、備彈量1500發,短翼尖可掛4枚反坦克導彈,短翼下4個掛架可掛4個57mm火箭發射器,共裝火箭128枚。如不掛火箭則可掛1500kg炸彈。又如在越南戰場上就投入使用的AH—l武裝直升機,機頭配l門20mm航炮(備彈量750發)或30mm航炮(備彈量500發),機身兩側短冀下可掛8枚反坦克導彈或76枚70mm火箭。起飛重量不足4t的A—129直升機配有1挺12.7mm機槍(備彈量400發),可帶8枚“霍特”導彈或52枚70mm火箭,空戰型則可掛8枚“西北風”空空導彈。對成建制的武裝直升機部隊來說,其攻擊火力更是令人不容低估。如俄軍1個摩托化師建制的24架米—24,一次出動就可發射3072枚火箭彈或36000kg炸彈(不帶火箭時)、96膠反坦克導彈、36000發機槍彈。美陸5:重型師編制內的攻擊直升機營(44架從I—64、AH—1)一次出動就可發射火箭彈16724枚30mm炮彈52800發、反坦克導彈352枚。

機動性好

直升機特有的飛行特點是可在野外;未經任何準備的場地起降,能在空中穩定懸停,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可敏捷地改變航線、飛行高度、速度和姿態,因此可在戰區的任一指定地點迅速集中或展開,可選擇有利的地點或狀態,對敵進行攻擊或作機動規避,這是任何其他地面和空中的武器裝備無法比擬的。固定翼飛機雖然飛行高度、速度、重量等遠遠超過直升機,但起降要依賴機場;而機場建設的週期長、費用高,在現代戰爭中,機場是攻擊的首要目標之一,必然使其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其飛行高度高、速度快,但與地面低速目標的速度差大、發現率低,攻擊時受到的限制較多。而地面的坦克、裝甲車、汽車或水面的艦船則不僅速度無法與直升機相比,且受地形、地物、水域的限制大,更無法與直升機相比。

突襲性強

在現代立體戰爭中,武裝直升機多在150m以下空間活動,固定翼飛機一般都活動在200m以上高度。基於提高攻擊的突然性和自身生存力的需要,武裝直升機從戰場前沿基地出航時高度往往在100m以下,而在臨近戰區(離戰場前沿數十公里)則採用貼地飛行,即利用地形在離地10m以下的高度(通常為3—5m)隱蔽機動,發現目標後突然發起攻擊。這樣的接敵方式,難以被雷達、紅外、光學系統和目視等偵察手段發現和跟蹤,往往會使敵方淬不及防。現代先進武裝直升機裝有夜視、夜瞄裝置,更可以在夜幕和其他能見度極低的條件下迅速接近和攻擊目標,更增加了攻擊的突然性。

偵察能力強

武裝直升機在雲層高度低(60m以下)、水平能見度差(小於400m)等條件下都可進行有效的作戰活動。而地面觀察人員因受地形、地物等影響,通常難以捕獲2500m以外的目標。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Mi-28的原型機

直升機可在不同的高度、方位觀察,裝備有優良的電子、光學偵察設備的直升機更可在晝、夜間發現和攻擊數公里遠的目標。互[在作戰前沿己方一側或隱蔽進入敵方一例,通過巧妙地偵察,獲得第一手且範圍廣泛的戰場信息,並及時報告指揮部門及地面部隊。這對於戰鬥指揮和戰況的發展,顯然具有重要作用。

反應迅速

能在需要的時間對關鍵的目標從各個方向實施反覆攻擊,武裝直升機相對地面各種武器具有時間上的快速性和空間上飛越地面障礙的高度機動性,可以快速集中、機動和在指定地點作戰,巧妙地活動於整個戰場;可使用不同武器,對前沿和縱深內的各種目標,從各個方向和角度上反覆實施攻擊。武裝直升機充分利用靠近前沿的加油裝彈點及時補給,對敵實施持續的空中火力攻擊,這樣往往可收到良好的作戰效果。即使在戰鬥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利情況時,武裝直升機也可隨時迅速後撤。

便於協同作戰

現代戰爭是諸軍、兵種的協同作戰。人們不可能苛求武裝直升機單獨去打贏一場戰爭,甚至是一場戰鬥,它往往要同各種作戰力量協同作戰。現代立體戰爭,是指所謂“空、天、地、海一體化的戰爭”。固定翼作戰飛機的飛行高度不能太低(200m以上),而直升機的飛行特點,正好填補了這個“時、空”間隙——飛行速度0—300km/h左右,高度0—150m左右。利用其良好的偵察和通信能力,武裝直升機與己方地面和空中部隊保持密切聯繫,而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情況,最有利於通過實施快速及時的空中火力機動,改變戰場力量對比,形成火力優勢,有力地配合其他軍、兵種戰鬥,直接影響戰役、戰鬥的進程和結局。當然,武裝直升機在戰術使用上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主要有:相對固定翼飛機而言,其作戰半徑較短,一般為100一200km;對戰區前沿補給(加油、掛彈)和戰場維修(搶修和備件供應)要求高;購置和使用費用較高,空地勤人員要經過專門訓練等。

4

用途

現代武裝直升機所具有的上述特點,使得其經受了多次規模不等的局部戰爭考驗,在戰爭中顯示出其巨大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人們稱為“超低空的空中殺手”、“樹梢高度的威懾力量”。其用途主要包括下述幾方面:

反坦克及裝甲目標

武裝直升機攻擊的此類目標主要包括:各種主戰坦克及其他用途的坦克;各種裝甲車輛包括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偵察指揮車;具有裝甲保護的自行壓制兵器和自行反坦克兵器等。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卡-50

在現代戰爭中坦克仍然是陸軍作戰的主要裝備之一。許多軍事專家認為,現代戰場上坦克及各種裝甲車輛大幅度增加,導致了硬目標、半硬目標的數量劇增。據統計,現代戰場上軟、硬目標的比例大致為:硬目標(坦克)佔30%;半硬目標(各種裝甲車輛和具有裝甲保護的兵器)佔40%;軟目標(無裝甲保護的技術兵器及有生力量)僅佔30%。這樣便使反坦克、反裝甲成了地面戰鬥的主要內容,極大地關係到地面戰鬥的勝敗。

經過近40年來多次現代局部戰爭,包括越南、中東、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的考驗,充分證明武裝直升機是反坦克和裝甲目標最有效的裝備之一。各國的武裝力量中,都把武裝直升機列為反坦克火力配系的要素之一。在近、中、遠距離的反坦克火力配系中,武裝直升機主要承擔400m以外的遠程攻擊任務。其作戰半徑一般為100km,因而可在遠離前沿的縱深地帶進行反坦克及裝甲目標戰鬥。特別是在機動作戰條件下,對敵縱深內運動的機械化師、裝甲師來說,打掉其硬目標,就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其戰鬥力。

近距離火力支援

在現代合成作戰中,武裝直升機可利用攜帶的多種武器,對地面部隊作戰實施有效的近距離火力支援,攻擊地面敵方有生力量、防禦工事和陣地、各種武器裝備和軍事設施,直接支援己方部隊奪取戰鬥勝利。

武裝直升機的戰術使用特點使其在近距離火力支援中能發揮重要作用。50年代法軍在、阿爾及利亞戰場上,初步顯露了武裝直升機的近距離火力支援能力。六七十年代越南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直升機,除了用於運輸及其他戰鬥勤務之外,廣泛用於對地面部隊的直接火力支援。首次專門研製的“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及裝有武器的“依洛魁”多用途直升機成功地用於攻擊各種地面目標,壓制對方火力。在80年代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中,前蘇軍大量使用了米—24直升機,對對方造成很大威脅。其中用於空中火力支援任務的飛行小時佔所有直升機飛行小時的15%一17%。在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的“阿帕奇”直升機首先揭開了“沙漠風暴”的序幕,利用夜間突襲摧毀了伊拉克邊境上的雷達站,為空襲巴格達開闢了“黑色安全走廊”,並在作戰的全過程中始終緊密配合地面部隊行動,不但以近距離火力支援給伊軍以毀滅性打擊,對地面作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為已被40年來現代多次大小規模的局部戰爭所充分證明了的武裝直升機近距離火力支援能力,又增添了新的證據。

安全護衛

武裝直升機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對己方的運輸直升機和其他各種戰鬥勤務宣升機實施空中掩護,以對付來自空中和地面對已方運輸和戰勤直升機構成的威脅,使其順利遂行任務。除武裝直升機以外的其他直升機一般不攜帶武器。有的雖裝有武器,但主要用於自衛。例如有的運輸直升機上安裝了機槍或火箭,在降落時,若遇有敵情,可在著陸前先行對敵攻擊,掃清障礙,為著陸創造條件。對進入戰區執行任務的其他直升機來說,來自空中的威脅主要是敵方飛機或直升機的攻擊,來自地面的威脅主要是地空導彈、高炮、高射機槍和其他武器的攻擊。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RAH-66的掛載模式

用固定翼戰鬥機護航,因其與直升機速度、高度差太大,往往難以直接協同和配合行動。而用武裝直升機來對付敵方武裝直升機和低空作戰的低速飛機(如強擊機)則是較合理的選擇。擔任護航任務的武裝直升機,不但能夠伴隨被掩護的直升機編隊共同行動,而且具有較強的與敵低空飛機、宣升機作戰的能力。不但可對敵方地面武器實施攻擊,予以先行摧毀或作火力壓制,而且朗與敵直升機、低空飛機格鬥,消滅對己方直升機編隊造成威脅的目標。現代立體戰場錯綜複雜,敵我邊界犬牙交錯、模糊不清,空地敵情瞬息萬變,深入戰區甚至縱深,執行機動運輸、偵察、通信聯絡、指揮、校射、電子對抗和救護等不同任務的各類直升機,完成任務的重要前提就是武裝直升機的保護。

以戰場偵察為例,美軍在空地一體戰中,要求縱深偵察,軍級達300km,師級達150km,旅級達70km,以全面蒐集戰區及其附近敵情。偵察任務由包括直升機在內的特譴分隊來完成。偵察直升機在軍屬戰鬥航空旅中佔有較大比例,而這些直升機在進行偵察,特別是縱深偵察時,都明確規定由武裝直升機作護衛。再以縱深機降部隊突襲為例,在海灣戰,爭的“沙漠軍刀”行動中,美軍第18軍一次出動以運輸直升機為主的300多架直升機,進行了被稱為軍事史上直升機最大規模的作戰行動,而在前面開路、護航的就是AH—64武裝直升機。

爭奪超低空制空權

攻擊敵方超低空飛行的武裝直升機、強擊機和其他具有作戰能力的飛行物,奪取超低空(一般為150m以下)制空權,是現代武裝直升機又一重要使命。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AH-64A阿帕奇的前座艙

現代立體戰場上,武裝型等各類直升機及低速飛機在超低空頻繁活動,使超低空空域成為新的戰場,作戰雙方無不圍繞超低空制空權而展開激烈鬥爭。

飛行在“樹梢高度”,具有很強火力而又靈活機動的武裝直升機,對地面部隊構成的威脅很大。各國的軍事專家們都在研究對付它的辦法。在地面武器方面,研製了小型地空導彈、多管自行高炮、反直升機地雷等多種武器。但實戰表明,由於武裝直升機的戰術飛行特點,對付敵方武裝直升機最有效的武器裝備還是己方的武裝直升機。實際上在幾次規模較大的局部戰爭中,由於作戰雙方都大量使用直升機,狹路相逢,直升機之間短兵相接的空戰隨時可能發生。如前所述,自1979年8月至1982年6月,在兩伊、中東等戰爭中,就發生過28次武裝直升機之間或直升機與固定翼作戰飛機的空戰。又如1983年9月4日,在兩伊戰爭中,在伊拉克巴斯拉港前線,一架伊拉克的米—24D直升機執行巡航任務時,與伊朗陸軍的l架AH—1J武裝直升機相遇,米—24D反應迅速,動作靈活,緊急躍升,搶佔有利的攻擊位置,以12.7mm機槍先敵開火,擊落了AH—1J直升機。這些都說明爭奪超低空制空權是現代戰場上武裝直升機責無旁貸的重任。

攻擊海上目標

在現代作戰中,艦載或岸基武裝直升機擔負的重要使命是: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潛艇以及其他海上目標;攻擊臨近海面飛行的敵方直升機及其他飛行物,奪取超低空制空權;配合艦艇編隊登陸或海岸防禦部隊,攻擊敵方灘頭陣地或登陸艇波,遂行火力支援任務。

武裝直升機垂直起降所需場地小,便於在艦船上使用和島嶼上起降;它鄰近海面懸停和低速飛行,便於偵察、搜索、監視包括潛艇在內的目標;具有良好的機動性,飛行速度遠快於各種艦艇船隻,能快速有效地實施攻擊。可攜帶多種武器攻擊不同目標,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特別是在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中,武裝直升機不受海洋阻隔和水文氣象限制,可及時迅速地為登陸編隊或海岸防禦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當然直升機在海上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主要量是艦載直升機對母艦著艦平臺、助降、防搖等裝置有較高要求;出航時易受氣象和海情條件限制等。

武裝直升機在海戰中作戰的有效性,在英阿馬島戰爭和海灣戰爭中得到充分證明。馬島戰爭中,英軍的“黃蜂”直升機發射ASl2反艦導彈攻擊阿根廷的“聖菲號”潛艇,使其擱淺喪失了作戰能力;“山貓’’直升機發射4枚“海上大鷗’’反艦導彈,擊沉阿根廷的一艘巡洋艦。海灣戰爭中,1991年1月29日,英國海軍“山貓”直升機多架共發射了26枚“海上大鷗”反艦導彈,擊沉伊拉克快艇5艘,擊傷12艘,武裝直升機攻擊海上目標——包括活動於廣闊海域的水面艦艇和水下潛艇,這裡要特別提到直升機反潛作戰中的重要作用。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武直-19

直升機反潛是立體反潛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直升機反潛與其他反潛兵器比較有明顯的優越性,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反潛能力強。因直升機速度遠高於反潛艦艇和潛艇,又機動靈活,既可在短時間內搜索大面積海區,又可快速飛向潛艇遊戈的海域,不失時機地對目標進行搜索、跟蹤和攻擊,以完成應召反潛任務。

2.反潛隱蔽性好,利於突襲。現代潛艇配有性能先進的聲吶系統,能探測到較遠距離的反潛艦艇或潛艇發出的機械噪聲。直升機反潛時利用聲吶探頭放入水中,不易被敵方潛艇發現,且不會因自身的噪聲干擾探測效果。特別是使用被動探測器材時,更不易被潛艇發現。這樣既能提高探測潛艇位置的準確性,又能在潛艇上空實施突然攻擊。

3.可使用多種探測設備,搜索效果好。直升機可在搜索區使用聲學和非聲學多種探測設備,如吊放聲吶、聲吶遊標、磁異探測儀、紅外探測儀等,實施對潛艇的搜索。尤其使用吊放聲吶時,可將聲吶故人溫躍層(該層沒有固有噪聲干擾)以下,增大了聲吶的作用距離,有效地發揮聲吶性能,從而提高發現目標的概率。

4.反潛作戰效果好。由於直升機能用多種攻潛武器,且又能隱蔽接近目標實施突然攻擊,無論是投放反潛魚雷,還是投放深水炸彈,其散佈小,命中精度高。

5.生存率高。現代潛艇所攜帶的反潛導彈、魚雷或巡航導彈,只能打擊水面艦艇和岸上目標,一般尚無有效的對空武器,對反潛直升機尚不能構成威脅。

6.作戰半徑較大。艦載反潛直升機可藉助載艦的續航力,隨載艦到遠方海域擔負反浴任務,從而有效地增加了反港作戰半徑。艦載反潛直升機同時具有按潛和反潛能力,既可單獨完成反潛任務,也可與載艦協同進行反潛。

當然也要看到,直升機反潛的侷限性:艦載反潛直升機受氣象和海情的制約較大,一般5級以上海情就較難執行任務;探測設備的作用距離較近;易受來自空中的襲擊等。儘管存在這些不足,但由於直升機反潛的上述特點,在各海軍大國的反潛武器系統中,直升機仍佔有重要位置,擔負反潛作戰的重任。

5

俄羅斯裝備

米-28

米-28是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帶尾槳的全天候專用武裝直升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給綽號為“浩劫”(Havoc)。

米-28於1980年開始設計,原型機1982年11月首飛,90%的研製工作於1989年6月完成,同期第3架原型機參加了巴黎航展。1992年後大量裝備部隊。正在研製的型別有:海軍水陸兩用突擊運輸型、夜間攻擊型和空-空作戰型。

米-28的基本設計思想是用來攻擊地面坦克,攻擊近距支援攻擊機和直升機,攔截和下射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攻擊地面活動目標和進行戰場偵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米-28

米-28機身橫截面小,從而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良好的生存能力。米-28直升機可直接用安-22和伊爾-76運輸機運輸到指定作戰地區。

旋翼系統旋翼有5片槳葉,旋翼系統採用半剛性鉸接式結構,旋翼轉速242轉/分。槳葉具有有彎度的高升力翼型,翼尖前緣後掠,每片槳葉後緣都裝有全翼展調整片。槳葉由玻璃纖維D型翼梁和具有Nomex蜂窩夾芯的Kevlar材料組成。槳葉前緣有鈦合金防蝕條。槳轂為鈦合金結構。

短翼在機身中部裝有懸臂式短翼,主翼盒結構用輕合金材料製造,前後緣採用複合材料。展弦比較小,短翼上沒有可動翼面。

機身傳統的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機身比較細長。在駕駛艙四周配有完備的鈦合金裝甲。

尾部裝置在垂直安定面端部有小的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後掠。尾槳安裝在垂直安定面的右側,最初的3片槳葉尾槳後來由兩副“剪刀”形的兩片獨立尾槳代替。

著陸裝置為不可收放的後三點式起落架,每一起落架裝有一個機輪。起落架裝有能吸收墜地撞擊能量的減震器。

動力裝置裝兩臺克里莫夫設計局TV3-117發動機,功率為2×1640千瓦(2230軸馬力),裝在機身兩側的發動機短艙中。發動機短艙位於機身兩側短翼翼根上方。進氣口裝有導流板,以避免砂石、灰塵和外來物吸入發動機。進氣道防冰採用發動機引氣。內部總油量為1900升。翼下還可吊掛4個外部油箱。

座艙縱列式前後駕駛艙佈局,前駕駛艙為領航員/射手;正駕駛員在後,座椅為升降座椅。駕駛艙裝有無閃爍的平板防彈玻璃,透明度好。機頭下有上了釉的板,可能是安放微光電視或激光指示器和手控目標尋的器那樣的敏感裝置。

機載設備裝有先進的電子設備,如自動導航系統,晝夜目視系統和火控系統。機頭圓形整流罩內裝有雷達天線。此外,還裝有紅外抑制和紅外誘餌系統。

武器機頭下方炮塔內裝一門改進的A242型30毫米機炮,備彈300發,能左右擺動100°,上仰13°,下俯40°,對空射速900發/分,對地射速300發/分。每側短翼掛架上總共可吊掛16枚AT-6無線制導的管式發射反坦克導彈和兩個可帶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機炮和制導導彈的發射由前駕駛艙控制,火箭發射由兩個駕駛艙分別控制。

技術指標

旋翼直徑17.20米 尾槳直徑3.84米 短翼翼展6.4米

機長(不包括旋翼)16.85米 機身長14.3米 機身寬1.75米

機寬(包括短翼)4.87米 機高(至旋翼頂部)4.81米 旋翼槳盤面積232.3平方米

空重7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04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1200千克

最大有效載荷364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44.77千克/平方米

最大平飛速度300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18米/秒 實用升限580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3600米

作戰半徑240公里航程(內部燃油量)475公里 續航時間(最大燃油量)2小時

限制過載+3.0/-0.5g

卡-50

卡-50是卡莫夫直升機科學技術聯合體(原卡莫夫實驗設計局)研製的世界上首架單座近距支援武裝直升機。卡-50作為俄羅斯下一代反坦克直升機,還可用於執行反艦、反潛、搜索和救援、電子偵察等任務。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卡-50

卡-50裝備有短翼翼尖掛電子干擾艙,翼下4個掛架可掛4個B-8火箭發射巢,最多80枚S-8型80毫米火箭,或最多12枚AT-12激光制導空空導彈,射程8~10千米,可穿透900毫米裝甲。機身右側裝單管30毫米2A42機炮,備彈量280發。可換裝的其它武器包括23毫米機炮、AA-8“蚜蟲”或AA-11“射手”空空導彈、VB-32-57火箭發射巢,FAB-500炸彈。

卡一50曾使世界驚訝1992年8月和9月,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研製的戰鬥直升機卡一50,分別在莫斯科國際航展和英國範堡羅國際航展上公開露面。多年來,一直令西方好奇的俄羅斯“共軸式雙旋翼戰鬥直升機”之謎,至此終於亮出了謎底。卡一50一出現,就以其獨有的特點,使世界各國同行為之驚訝。的確,卡一50是一種相當奇特的戰鬥直升機。其奇特之處有三:第一,世界上以往的戰鬥直升機都是單旋翼帶尾槳的佈局,例如,美國的AH—l系列、AH-64,意大利的A-129,俄羅斯的米一24等。卡一50卻沒有采用這種佈局形式,而採用了共軸雙旋翼的佈局形式。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共軸雙旋翼戰鬥直升機。第二,過去,世界上的戰鬥直升機都是雙座的,而卡一50卻是單駕駛佈局。第三,在此以前,世界上的戰鬥直升機在乘員救生上都是通過採用耐墜毀措施來達到目的,而卡一50卻首次採用了戰鬥機上使用的火箭一降落傘一彈射座椅救生系統。正是卡一50的大膽設計和這些獨有的特點,使它在令人驚訝之時,又得到了人們的一片讚揚。

技術指標

旋翼直徑14.5米機長(旋翼旋轉)16.0米機高4.93米。

正常起飛重量98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0800千克。

最大速度(小角度俯衝)350千米/小時最大平飛速度310千米/小時

垂直爬升率10米/秒懸停高度4000米作戰半徑250千米

續航時間1小時40分鐘限制過載+3g。

"虎"式

“虎”計劃是1984年正式開始的,那時法國和德國政府簽訂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內容是研製取代“小羚羊”和BO1O5P(PAH—l)直升機的輕型攻擊直升機。備忘錄對要研製的新的武裝直升機所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能夠滿足德國陸軍的要求,為此,德國陸軍就中止了購買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計劃。當時,德國陸軍已有150名軍官就AH—64直升機的使用、維護等,接受過美國陸軍的培訓。從修改上述備忘錄,到兩國的製造商,即法國的航宇公司和德國的MBB公司正式達成研製協議,就跑了一次馬拉松,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該協議把要研製的輕型武裝直升機正式命名為“虎”(OGER)。根據計劃首先研製兩個主要型別:火力支援型和反坦克型,共3個型號,即法國的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EHAC和德國的反坦克型PAH—2。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虎"式

按原來的研製計劃,反坦克型直升機HAC和PAH—2分別於1998年和1999年向法國和德國交付。1995年6月30日雙方商定,首批生產的“虎”直升機先向法國交付,共10架,交付時間為1999年。但同年11月,由於法國提出要推遲付款,因此交付時間隨之推遲到2001年。

1996年5月,法國又改變了主意,致使交付時間進一步推遲,火力支援型在2001年交付,反坦克型則在2001年交付。

無獨有偶。1996年10月,德國由於財政原因,也提出將“虎”的生產日期推遲1年。不過,他們打算通過加快生產進度來補償這推遲的1年時間,以保證在2001年能投入部隊使用。按計劃,到2006年交付50架,此後再放慢生產交付速度。

“虎”武裝直升機的反坦克型,即法國陸軍用的HAC和德國陸軍用的PAH—2,主要用於攻擊敵人坦克和阻止敵人坦克的大規模攻擊;火力支援型HAP,只供法國陸軍使用,主要作為空中輕騎兵執行快速反應任務。

該機有護航和火力支援型及反坦克型兩種。護航和火力支援型裝一門30毫米自動機炮,備彈150~450發,另外可帶多達68枚火箭,減少火箭彈攜帶量可帶4枚空空導彈用於自衛。反坦克型可帶8枚霍特2反坦克導彈和4枚空空導彈。反坦克火力強,可掛8枚反坦克導彈。機載設備較先進,前視紅外儀使該機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另外還具有綜合電子對抗能力。結構緊湊、堅固,抗墜毀性好,安全性高,且易於維護保養。

機頭呈四面體錐形前伸,雙座串聯座艙,兩座艙垂直落差大,視野開闊,機身較短,大梁短粗。兩側安裝短翼,外段內扣下翻,各有兩個外掛點。

該機型主旋翼4片槳葉,頂置桅杆式觀瞄儀艙,尾槳3片,安裝於垂尾右側,平尾置於尾梁後和垂尾前,兩端裝有與垂尾形狀相同、但尺寸略小的副垂尾。動力裝置為2臺MTR390渦輪軸發動機發動機進氣口各置機身兩側,前後各一,共4個,排氣口有大型包容體,排氣方向後上方。後三點式輪式起落架。

技術指標

乘員2人載油量1360升懸停升限>2000米

續航時間2小時50分機身長14.00米機高3.81米

旋翼直徑13.00米最大起飛重量6000千克

巡航速度250~280千米/小時

6

中國裝備

武直-10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武直-10

WZ-10為發展自Z-9B的中型專職武裝直升機,全機淨重約5543公斤。其主要任務為樹梢高度戰場遮斷,消滅包括敵地面固定和機動的有生力量,併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WZ-10未來配合設有頂置瞄具的Z-11輕型直升機取得目標,可完全在接敵隱蔽處發動進攻,故戰場生存能力極強。號稱“坦克殺手”的武裝直升機一直被西方認為是解放軍裝備中的“軟肋”。它的整體作戰性能與技術性能,與歐洲的“虎”式攻擊直升機相當;對地攻擊作戰效能與美國的“眼鏡蛇”和意大利的A-129直升機相當。該機除部份光電瞄準系統可見於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複雜天氣和夜間作戰的能力。

武直-19

直-19是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研究及製造的武裝直升機兼偵察直升機其命名為黑旋風。採用串行式座艙佈局,四槳葉單旋翼,後三點固定式起落架,後機身採用涵道式尾槳,同時掛8枚反坦克導彈及兩個火箭彈發射巢,並且可以加裝桅杆瞄準雷達。

7

世界各國

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AH-64武裝直升機是由麥·道飛機公司製造、為美國陸軍主力雙座武裝直升機。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時,AH-64首次投入實戰。AH-64和AH-64D在數場重要的戰爭中充當了重要角色,包括海灣戰爭,在阿富汗的永久自由行動,和在伊拉克的持久自由行動。AH-64被證明是優秀的坦克獵人並且摧毀了數以百計主要來自伊拉克軍隊的裝甲車。海灣戰爭後,美軍開始著手進行AH-64的改進工作,最終研發出了AH-64D‘長弓阿帕奇’型武裝直升機,該型機最大的改進是:在槳軸頂端安裝了毫米波雷達,用於精確打擊敵方目標。

美國RAH-66"科曼奇"直升機

1982年,美國陸軍提出LHX(實驗輕型直升機計劃),1991年4月,正式編號為RAH—66。如果最終加入美軍服役,它會是美軍直升機之中首架設計專為全天候武裝偵察的隱形直升機,執行武裝偵察、反坦克和空戰等任務。然而,科曼奇項目多年來屢遭經費超支和研發延期的困擾,冷戰結束後的美軍也面臨著轉型問題,2004年美國陸軍宣佈取消科曼奇直升機項目。

美國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武裝直升機

AH-1眼鏡蛇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專用武裝直升機,主要裝備美地面部隊師一級的空中騎兵中隊。AH-1採用流線型窄機身和縱列式座艙佈局,飛行速度快,受彈面小,機動能力強;裝備有先進的武器系統;裝甲防護力和生存力較強。改進後的AH-1具有在夜間、有限的干擾以及惡劣氣候條件下發射“陶”式導彈的能力。

俄羅斯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

米—28攻擊直升機,是蘇聯70年代中後期研製的一種新型直升機。機翼槳葉由複合材料製成,並採用氣動性能好的葉型設計以獲得較大的升力;採用兩臺超過1000瓦功率的渦輪軸發動機,具有掠地飛行能力。機載武器為一門23毫米機炮,可裝載16枚AT—6反坦克導彈,另載4~8枚紅外製導的SA—14改型空對空導彈。

俄羅斯卡-50武裝直升機

和世界其它現役武裝直升機相比,卡-50擁有以下世界記錄:世界第一架採用單人座艙的武裝直升機;第一架採用同軸反轉旋翼的武裝直升機;第一架裝備彈射救生座椅的直升機。她的姐妹型卡-52不僅具有與卡-50相同的武器、低空飛行能力、裝甲防護能力,而且具有優良的偵察、指揮與控制等功能,可為卡-50提供類似於空中預警指揮機的作用。

俄羅斯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武裝直升機

米里設計局設計的米-24是前蘇聯開發的第一種武裝直升機,外型獨特,火力強大,擁有重武裝的同時還能載運步兵到前線,迄今沒有任何武裝直升機具備相同的身手。米-24共有7種不同機型,生產量超過2500架,使用國家超過20個,海平面速度超過後來出現的AH-64。在北約軍隊中,米-24被稱為“雌鹿”。

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

“虎”(TIGER)式武裝直升機由歐洲直升機公司研製,有兩個主要型別:火力支援型和反坦克型。細分為3個型號,即法國的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EHAC和德國的反坦克型PAH-2。與阿帕奇相比具有外形尺寸小,廣隱身性好;機動性高,作戰靈活;全光電探測系統不易被察覺;在經濟性高,維護費用少等優點。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各國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各國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各國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大揭秘

各國武裝直升機

意大利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

意大利陸軍航空兵的主戰直升機A129,是一種輕型專用武裝直升機,綽號“貓鼬”,迄今生產總數不過60架,未正式參加過作戰。阿古斯塔公司對A129實施升級改型計劃,使A129性能有了顯著改善,在國際軍用直升機市場上倍受矚目,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家紛紛表示了對新A129的興趣。阿古斯塔公司趁勢將升級後的A129命名為“貓鼬”國際型。

法國SA341"小羚羊"輕型直升機

“小羚羊”研製計劃最初由法國提出,用於取代“雲雀”II直升機。其飛行性能非常優秀,因此很快被大量各國軍民客戶訂購,用於從反坦克到交通監視的廣泛領域。“小羚羊”有豐富的實戰經歷,英國“小羚羊”參加了馬島戰爭,法國型伴隨AMX-10RC輪式裝甲偵察車參加了海灣戰爭,伊拉克的參加了兩伊戰爭等。

南非"石茶隼"武裝直升機

南非CSH-2 Rooivalk“石茶隼”武裝直升機由南非阿特拉斯公司研製,主要任務是在有各種蘇制地空導彈的高威脅環境中進行近距空中支援和反坦克、反火炮以及護航。總體來看,CSH-2“石茶隼”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大多數指標與AH-64、米-28、法德聯合研製的“虎”式戰鬥機等先進武裝直升機相當。南非正極力向外推銷CSH-2直升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