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判斷技法詳解

一、瞭解定義判斷

定義判斷是每年公考判斷推理部分的必考題型,難度很小,如果考生在平時稍加練習,掌握做題規律,考場上認真審題,完全屬於拿分題型。但很多考生卻花了大量時間用在這種題型的複習上,效果並不一定很好。

二、特點

1.定義本身不容置疑。

2.定義、概念本身比較專業,但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概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會有所接觸,一般不會很陌生;

3.題目一般比較容易。是一種不需平時知識積累,一點即通,不點易錯的題型。

4.提問形式有肯定性的判斷和否定性的判斷兩種類型。前者是指選出一個最符合定義的選項;後者是指選出一個最不符合定義的選項。

三、解題密鑰

解題時緊盯這四項要素,即主體、對象、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這四項要素可能全部出現在題乾的定義當中,也有可能只出現其中的一項。但是,一般出題人不會把這四個要素同時作為考查點,只是會選擇其中的一項、兩項或三項。

1.主體,就是行為或事件的發動者、當事方,如果選項不能滿足定義中對主體條件的要求,即可排除。

2.對象,是指行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義必須針對某些特定的對象,如某些單位和個人。

3.主觀要素,即行為者或事件的當事人主觀上具有什麼樣動機、意圖、追求一種什麼樣的目的。

4.客觀要素,指客觀上實施了什麼行為,採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達到了一種什麼程度,造成了一種怎樣的結果。

四、特別提醒

看完題幹後不要急於做答,要仔細看清問題是肯定性的還是否定性的,即有問“屬於”定義範疇的,還是問“不屬於”定義範疇的,避免因急於爭取時間而導致本來拿分題目卻得分不高。

歡迎您轉發和加關注,每日會有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