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2008年11月1日,一位署名“中本聰”的人,將自己對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構想整理成文,併發送到一個名叫“密碼學郵件組”的小範圍秘密討論群;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創建編譯了第一份開源代碼,生成了比特幣中的第一個區塊,並通過“挖礦”的方式最初的50枚比特幣。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此後,比特幣一發不可收拾,幣價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截止2017年末,比特幣價格一度高達20000美元,其總市值一度超過3000億美元,相當於兩個迪士尼公司。

如今,比特幣早已不是極客和小眾們的掌上玩物,而是變成了屬於全人類的數字財富,同時,人們對比特幣的趨之若鶩,也帶動了區塊鏈的價值挖掘,很多人甚至將區塊鏈譽為“能夠改變人類社會進程的偉大技術”。

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火熱,也迅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重視。今天,小金就帶大家瞭解一下,五大洲主要國家對數字貨幣、區塊鏈的態度。

歐洲:德國、英國、俄羅斯、歐盟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1、德國

比特幣方面,德國是全球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性的國家。

2013年8月,德國政府表示,比特幣可被視作私人貨幣,個人使用比特幣交易支付可享受一年的免稅優惠,如果用作商業則要繳稅。2016年10月,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頒發了第一張比特幣借貸方面的牌照。截至目前,在比特幣交易領域,德國是少數幾個制定了相對清晰的監管和法規的國家之一。

2、英國

英國對比特幣的態度也比較友好。

2014年9月,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發佈報告,表示比特幣是“真正的技術創新”,目前其對整個金融體系業並不構成威脅,在隨後的專題季報中,英格蘭銀行也表達了央行對數字貨幣未來前景的預期。2014年11月,英國財政部方面表示:數字貨幣及相關交易所現在英國不受監管。

2016年1月19日,英國政府發佈了長達88頁的《分佈式賬本技術:超越區塊鏈》的白皮書,從積極的角度評估了區塊鏈技術的潛力,考慮將其用於減少金融欺詐、降低金融成本的領域。2016年6月,英國進行區塊鏈技術試點,並跟蹤福利基金的分配以及使用情況。

3、俄羅斯

近年來,俄羅斯對比特幣的態度可以用“峰迴路轉”來形容。

2014年2月,俄羅斯總檢察長辦公室宣佈:在俄境內,任何公民和法人使用比特幣是非法的。對此,財政部副部長表示出了異議,並稱:俄羅斯有可能會在2018年將加密貨幣視為合法貨幣;但緊接著,俄羅斯央行方面又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目前談論加密貨幣合法化為時尚早。目前,俄羅斯已經有了官方批准的交易平臺和挖礦公司。

雖然俄羅斯對比特幣態度不明朗,但對區塊鏈卻非常歡迎。2017年1月,俄羅斯央行關於“合法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路線圖,提交總統普京批准;2017年6月,俄羅斯總統普京接見了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巴特林(Vitalik Buterin),8月,俄羅斯國家開發銀行與以太坊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4、歐盟

2016年3月,歐洲央行(ECB)在《歐元體系的願景——歐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未來》諮詢報告中表示,正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的落實應用。2016年4月,歐洲央行計劃對區塊鏈和分類賬海技術與支付、訓券託管以及抵押等銀行業務的相關性進行評估。

亞洲:日本、中國、新加坡、韓國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1、日本:

日本對比特幣的態度非常積極。

2016年5月,日本正式批准《數字貨幣監管法案》,將比特幣定義為財產。在2017年4月1日,《支付服務修正法案》正式生效,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其合法性得到了日本官方承認。在2017年7月,日本正式停止收取比特幣交易8%的消費稅。9月29日,日本金融廳頒發了第一批比特幣交易所牌照。10月起,日本金融廳開始對日本比特幣交易所進行全方位的監管。

而在區塊鏈方面,日本央行已嘗試了多個項目應用,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

2、中國

我國對比特幣採取了嚴格監管的對策。

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發佈一份名為《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的通知,在中國將比特幣定性為“虛擬商品”,要求各金融機構不得參與到比特幣的相關業務中。2014年3月中旬,央行發佈通知,禁止國內銀行和支付機構為比特幣交易平臺提供開戶、充值、提現等服務。2017年9月,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指出ICO屬於非法集資行為,要求立即停止各類加密貨幣的發行融資活動,相關交易平臺停止運營。

但對於區塊鏈,我國則一直在積極探索。

2015年12月~2016年1月,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相繼成立;2016年10月,工信部發布首個區塊鏈官方指導文件(白皮書),提出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與標準框架體系;2016年12月,區塊鏈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2017年5月16日,國內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參考架構》正式發佈,區塊鏈基礎性標準得以確立。

3、新加坡

新加坡被認為是世界上對加密貨幣、區塊鏈最友好的國家。

早在2013年,新加坡稅務局機就表示:當比特幣被視作一項長期投資計劃來進行買賣時,產生的利潤將被看做投資收益,無需徵稅。2014年11月,總理李顯龍表示,希望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新加坡完成“智慧國家”的宏偉計劃。2016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沙盒(Sandbox)機制:給予包括區塊鏈在內的金融科技一定的法律“豁免機制”。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4、韓國

韓國方面對各類數字貨幣採取強監管,重點防範利用數字貨幣的洗錢與非法融資,但對區塊鏈秉持友好態度。

2015年年底,新韓銀行參與區塊鏈企業融資;2016年2月,韓國央行在報告中提出鼓勵探索區塊鏈技術,當月,訓券交易所(KRX)宣佈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平臺。

美洲:美國、加拿大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1、美國

美國各聯邦對比特幣、區塊鏈態度不一,但整體法律法規已經非常健全。

2014年8月,紐約金融服務部門發佈了全球首個數字貨幣許可證(BitLicense),受此影響,其他州也在積極對比特幣交易平臺實施牌照化管理。

而在區塊鏈方面,2016年6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對6家基於政府區塊鏈應用的公司發放補貼,以示鼓勵;2017年2月,美國國會宣佈成立國會區塊鏈決策委員會;2017年4月初,美國內華達州通過“區塊鏈技術免稅”法案。特朗普政府治下的國會和行政部門也承認了區塊鏈的潛力,呼籲發展其在公共部門中的運用。

2、加拿大

2017年8月24日,加拿大證券管理局(CSA)公佈了46-307號文件,通知數字貨幣的發行人員,向其闡述了加拿大證券法將如何規定數字貨幣的發行,這意味著加拿大方面基本確認了區塊鏈代幣可以發行證券,但必須受到法規監管。

非洲:南非、突尼斯、委內瑞拉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1、南非

2016年6月,南非聯合銀行和巴克萊南非分行加入了R3區塊鏈聯盟,旨在探索和開發金融業區塊鏈技術。2016年8月,南非儲備銀行(央行)行長宣佈,南非央行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創新持開放態度。2016年11月,南非中央證券存管所與俄羅斯方面,就區塊鏈技術應用簽署合作意向書。

2、突尼斯

2015年,北非國家突尼斯成為世界上首個通過區塊鏈發行本國貨幣的國家,基於軟件公司Monetas的協助研發,該區塊鏈系統可讓法幣以數字貨幣的形式進行傳播。

3、委內瑞拉

2018 年2月20日,委內瑞拉政府開始預售一款名為“石油幣(Petro)”的數字貨幣,並由此成為全球首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國家。但所謂的石油幣並非區塊鏈意義上的數字加密貨幣。

大洋洲:澳大利亞

盤點:五大洲主要國家對區塊鏈的官方態度

澳大利亞非常注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標準的制定。

2016年4月,澳大利亞標準局呼籲制訂全球ISO區塊鏈標準,並於2017年3月,發佈了國際區塊鏈標準開發路線圖。2017年8月,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將數字貨幣交易所納入監管,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悉尼證券交易所均在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交易測試。


整體而言,世界各國對待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對於其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則基本秉持了肯定、開放、探索的積極態度。而區塊鏈與生俱來的價值傳遞特性,也將進一步促成國與國之間的融合與共通。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區塊鏈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