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千里救下海南的房地產,卻對家鄉說了「Bye bye」

健忘的人總是健忘,就像買房的人總在買房。

很多人不記得,國內的樓市並不是沒有崩過盤。第一次崩盤發生在海南,把馮侖、潘石屹他們趕回了北京,自此「萬通六君子」分道揚鑣。

在海南樓市崩盤的時候,遠在全中國最北方的東北,正在經歷一波最大規模的國企職工下崗潮,東三省國企下崗員工的數量佔到了全國下崗人數的 22%,每 5 個下崗工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是在東北失業的。

就在全國人都擔心東北工業失速的時候,進入社會再就業的東北人就像當年闖關東一樣,毫不猶豫拿著從東北帶來的工齡買斷資金去了海南,出現在海南的各個售樓處。

這是東北人第一次南下買房潮,剛剛經歷了泡沫破裂的海南房地產,房價從神話跌回現實,隨處可見的的房子只賣每平米不到一千元,然後被東北人組團「收購」,才沒有讓那些辭官「下海」的開發商們徹底涼涼。

東北人的英雄主義情懷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據統計,海南全島購房者中,外地客戶佔比超過 80%,其中 30% 以上來自東北。 2017 年,海南島外人士買走的商品房就高達 2000 萬平方米以上,東北人買走了近千萬平米。而 2017 年整個東北地區的商品房銷售面積是 8289 萬平方米。

海南全島限購之後,東北人掉頭去了雲南等地,並沒有回鄉置業,救東北於水火之中。這時候距離第一次提出「振興東北」已經過去了 14 年。都說房地產在救經濟,可是東北的房地產卻被東北人拋棄了。

從 2014 年到 2017 年的三年時間裡,哪怕全國人民花在買房子上的錢都翻了兩倍還多,黑吉遼三省加起來的銷售額也就漲了 5%,從 5110 億元漲到了 5367 億元,更別提東三省的房地產銷售額還曾經在 2016 年低至 4099 億元,不足當年全國房地產銷售總額的 4%。

2011 年的時候,恆大還在喊著超越萬科成為第一房企,在恆大的眼裡,東北的黑土地具有特別的吸引力。進駐黑龍江的時候,許教授甚至在四個月內三次去黑龍江考察,按照他當時的設想,“恆大要立足黑龍江輻射東北,未來還要建立起支撐東三省的旅遊綜合體……”

之後,恆大在黑龍江加碼,黑龍江片區的業績漲了十幾個億,2011 年東三省的銷售業績佔到整個恆大地產的 12.6%。

然而,七年過去了,許教授所說的旅遊綜合體沒有建起來,2017 年恆大在東北三省的銷售業績佔比下降到了 5.11% 。恆大2017年在黑龍江賺的錢還不夠許教授再買 2 個 FF。

在 2004 年國家提出「振興東北」戰略之後,三四線收割機碧桂園當然不會落後。2006 年,碧桂園初入瀋陽市場,一下子就落地了四個項目,靠著「老百姓買得起的房子」的人設,迅速佔領了瀋陽市場。2008 年,碧桂園更是推出了超過 300 萬平方米的百萬級大盤——碧桂園·銀河城。僅 2013 年一年,碧桂園·銀河城就賣了 50 個億,成為當年瀋陽樓市的銷冠,直到現在,這個項目都還在建、在售,累計從東北人民那裡收了 300 個億的買房款。

然而,不是誰都能懂東北人的情緒的,綠地就沒有那麼好的命運。

晚一步進東北的綠地,2012 年在本溪開了總建築面積 150 萬平方米的大盤,均價約4200 元/平方米,但直到 2014 年,這個項目的第一期還在賣。

到了 2015 年,綠地東北公司的營業收入直接腰斬,2016 年收入僅為 33.8 億元,淨利潤 -5.5 億元,東北公司直接背上了 488 億元的負債。

哪怕張玉良把當年快要退休的肱骨大臣——綠地事業一部總經理費軍派去收拾「爛攤子」,也沒能完全扭轉綠地在東北的頹勢。這位老臣在黑土地上耗費了最後一點心力,沒過多久就請辭回家了。

2017 年,綠地東北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已經降至 -1.3%,這是綠地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地區業務毛利率為負的情況。就在 2017 年8 月份,綠地子公司遼寧綠建還曾爆出過下屬公司逾期借款 4.58 億元的新聞,其中就有綠地本溪綠地山水城,最大的一筆資管計劃逾期 1.3 億元。

不光是綠地,當時的行業龍頭萬科也在東北樓市的寒風中瑟瑟發抖。2015 年萬科在大連有個項目,按照地價和其他成本計算,當時每賣一平米要虧上 2000 元,萬科決然地走上了「虧本甩賣」的路子。靠著甩賣得來的資金,萬科熬過了東北房地產的寒冬。

東北地區整體經濟的下滑,直接把東北房地產市場推入寒冬。2015 年東北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銳減 28.5%,房地產銷售額大跌 19.8%,銷售面積減少了 24.5%,那些沒能從東北撤出的開發商,在這片黑土地上狠狠地跌了個大跟斗。

1997 年是工人下崗的節點,那一年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的 GDP 在各省中排名分別為 7、13、21,二十年後的 2017 年,它們的排名變更為 14、21、23。

東北的房地產業沒能救東北。

難道是東北人民不愛買房?不是,賊拉愛買房的東北人民視野在全國,他們沒能給老家的房地產事業做多少貢獻,但卻是海南樓市的常客、北京的二房東、青島的臉基尼大媽。

不過,在曾經有人偷偷哭泣的黑土地上,又迎來了一波有錢人。

2017 年 7 月 27 日,歷經 7 家房企 115 輪的激烈爭奪,旭輝以 2.26 億元總價, 144.36% 溢價率首進大連,樓面價 13847 元/平方米,旭輝東北區域負責人宣稱,“未來 5 年東北區域實現 300 億的戰略目標。”

五個月後,中南置地打敗了十餘家房企,花了 19.6 億元拿下了兩宗瀋陽鐵西區地塊,溢價率分別為 105.41%、97.01%,“十分看好鐵西的發展,未來還會在瀋陽繼續拿地”。

另一家閩系房企陽光城也對瀋陽「虎視眈眈」。2018 年 4 月 19 日,在瀋陽土拍市場剛剛實行「限房價、競地價」,陽光城就以 1.7 億元總價正式進軍瀋陽樓市,樓面地價 10000 萬/平方米,競自持面積 5%。

氣氛逐漸熱烈,就連曾經在東北「虧損甩賣」的萬科也在東北頻拿地王,體育中心地塊、甘井子地塊……其中有個大連甘井子萬達廣場附近地塊,花了萬科 25.8 億元,溢價率達到 92.27%,樓面地價 19204 元/平方米,比其周邊現有商品房價格還高。

2018 年前五個月,東北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了 19.9%,有 1397 億元,是去年投資金額的三成多,房地產銷售金額上漲了 18.9%,有 1755 億元。

東北的春天又要來了嗎?在全國各地限購城市越來越多的時候,東北人能買的地方也不多了吧?東北人,快回家買房吧。

我是許千慧,關注房地產新鮮事,歡迎加微信Angela_yanwu交流,請備註公司+姓名+事由,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