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導讀:

位於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三省交界處,隸屬於宣城市的廣德縣,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濃厚氣息的人文景觀,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地方。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被廣德的風景深深的吸引,曾做詩文《石溪瀑布》讚美廣德同溪鄉的石溪美景:“迥與泉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勢鬥蛟龍惡,風吹雨雹粗。晚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他遊歷了被稱為“天下四絕”之一的太極洞,留下了“跫然巖”的碑刻。他遊覽了靈山風景區,給予了“南有靈山,北有大洞”之美譽。在廣德還有一座千年古剎——紫金寺,如果早建造些年月,當年范仲淹也會來此聆聽梵音吧!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紫金寺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安徽、浙江、江蘇三省交界處,位於宣城市廣德縣北部邱村境域下寺黃金山腳下。這裡群山環抱,三面環山;這裡竹海綿延于山谷間,常年長青;這裡曲徑通幽,明靄靜心;這裡梵音嫋嫋,自古香火旺盛。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紫金寺可謂是命運多舛。始建於宋代熙寧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明代時期,紫金寺遭遇一場大火焚燬殆盡,時年江西比丘弘傘法師重建,原名分為“紫金庵,明月堂”兩座道場。在近代歷史變遷中再次遭遇不幸,被鏟為平地,片瓦不留。直到2004年農曆10月份,文慧法師發願復建這座千年古剎,改名為紫金寺,這座經歷過自然災害和歷史戰亂的千年古寺才得以復建,香火續傳。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2005年經政府批准,文慧住持率四眾弟子,僅用五年時間,重建了紫金寺,恢復了紫金寺原有的樣貌。今建成的紫金寺有七樓牌坊、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萬佛樓、藏經樓、藥師殿、地藏殿、上客堂、下客堂、彌陀村、齋堂、西方三聖殿、講經堂、放生池等。放生池泉眼甚多,四季不幹,頗為稀罕。雖然沒有歷史的厚重感,但是它依然香火旺盛,無數香客虔誠前來上香祈福、朝拜。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紫金寺自建成以來就成了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三省交界處的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廟。在歷史的變革中,寺廟歷經大火燒燬,歷史戰亂摧毀等多次劫難,但是它一直存在世人心中,經過一系列重修重建,紫金寺重新屹立於這片青山之中,隱世無爭。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這座深藏於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始建於宋朝,如果當初建造的年代再早一點的話,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范仲淹在廣德想必也一定會去這裡聆聽梵音,發出“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感嘆,虔誠的祈福國泰民安!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皖、浙、蘇三省交界處,深藏著一座歷經多次劫難的千年古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