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應該如何理解?

李嘉誠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應該如何理解?

首先,李嘉誠在他的自傳《成功沒有偶然》裡面就說過,傳聞他說過什麼什麼,象極了他的口氣,很多都是外面添油加醋或者斷章取義編造的。

坊間傳聞他說過這句“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是是非非就存在很多爭議。

今年年滿90的李嘉誠宣佈退休,這之前他蟬聯了二十年香港首富。

很多人都知道他從1950年借5萬港元起家 “長江塑膠廠”,從生產假花到生產塑膠玩具,趁香港1965年銀行信用危機大量買入地皮和舊樓,三年後高價拋售,從此發家,2000年以個人資產126億躍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

除了房地產,還把持著香港航務、電力、貨櫃碼頭、零售、電訊等領域。

到去年,他名下產業已高達7810億港元,幾乎香港每個支柱行業都有“長江實業”的影子,港人早幾年就風傳“香港是李嘉誠的‘城’”。

很多人相信這句話出自李嘉誠之口來“激勵”年輕人,這除了他本身是個年輕創業的有名富豪這一身份之外,還因為他是廣東潮安人,有一首著名的潮州歌就是以他為藍本的《我是潮州人》,同曲《愛拼才會贏》。

李嘉誠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應該如何理解?

潮汕人和相鄰的溫州人都信奉“工字不出頭”,認為打工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有書君周圍的潮汕朋友年輕人幾乎都不打工,從小生意做起,很吃苦耐勞,做大做小都是自己的生意,哪怕一個月3000塊剛好夠吃飯,也覺得比打工每月6000強。

一.然而有書君認為很大可能此非李嘉誠原話,是因為:

1.身為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是一個公眾人物,他的人生觀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不可能以一個成功者的超然姿態說這麼極端武斷的話。

2.李嘉誠旗下有3.1萬名員工在為他打工,這麼一句話,等於貶低了所有高中低層,把心腹和得力干將也一併貶低得罪了,誰還甘心替他打工?

如果大家都心裡帶著忿然不滿工作,後果是他自己的損失。

3.大家只知他是成功者、超級富豪,在發家前,他也是個打工仔,他做過茶樓夥計,做過工廠員工,做過跑腿,

他也是通過起初打工不斷積累、瞅準機會才試著開廠的,說這話無異打臉。

二. 對於這句話,有書君的理解是:

1. 就象李嘉誠22歲以前那樣,打工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打政府工也是打工,打臨時工也是打工,先吃上飯滿足溫飽再想更好的出路,打工是先學做走,再學會跑。

2.當老闆或打工都是一種生活模式,據報導導廣州深圳有些街上的清潔工大爺大媽,有的就是家裡很有錢還找一份工作幹著,央視主持人張某2009年股票大賺5000萬,也還在咱屏幕前競競業業著;

另一個例子,有書君一個朋友就厭倦了打銀行工,自己出來開了幾間茶飲店。

李嘉誠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應該如何理解?

3. 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出來創業,要有機會。有商機,有資金,有人脈,還要有能承受風險的能力和心理準備。

創業養活的不只是自己一家人,還要養活替你賣命的夥計,更要圖未來的發展。

而有些金領到哪裡都不愁吃飯,社會菁英年薪百萬,閒時海外度假,那也是青春拼搏來的。

因此,無論打工還是創業,選擇自己願意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如果說過,這句話也可能只是呼籲年輕人在該拼搏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

這是有書君的理解,您呢?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