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文化之根

《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當觀眾坐在課桌後,當專家和傳承人走到鏡頭前,當綿延千年的中華瑰寶串聯起文化記憶,聚光燈亮,冰屏升起,一堂根植文脈、立足生活的《非遺公開課》精彩開講。

為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文化之根,引領大眾做更好的非遺傳承者和踐行者,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一檔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國家圖書館聯合打造的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6月8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首播。節目由央視主持人董卿擔任“課代表”,以專家授課、傳承人展示等多種形式,引領觀眾走進寓教於樂的文化課堂。

什麼是非遺?為什麼要保護非遺?非遺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在這堂別開生面的公開課中,關於非遺的多個熱點問題得到了生動講解,帶領觀眾追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根與源,品味中國非遺在當代生活中的傳與承。

《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非遺公開課》錄製現場(左起:趙豐、劉魁立、董卿、田青、巴莫曲布嫫) 記者陳曦 攝

走進課堂

《非遺公開課》開啟非遺之旅

擲燭騰空穩,推球滾地輕。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文化課堂,《非遺公開課》一開課,上海市奉賢區居民就將在江南地區流傳近800年的民間表演藝術滾燈搬上了授課現場。活靈活現的演繹配以準確的文字解說,在一片紅火中,觀眾的文化之旅精彩啟程。

《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上海市奉賢區文化館群賢俱樂部、奉賢區柘林鎮賢韻滾燈隊表演《滾燈人的心願》。

作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的首個非遺普及類節目,《非遺公開課》以中國風為主體元素,節目設置“非遺點亮智慧”“非遺引領時尚”“非遺傳遞情感”“非遺凝聚力量”四個板塊,分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田青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巴莫曲布嫫4位專家擔任各板塊主講嘉賓,完成4段有主題、有氣勢、有情懷的主題講座。

“《非遺公開課》是對非遺傳播里程碑式的實踐。”節目主創人員之一、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表示,由於首次策劃此類大型節目,主辦方在策劃時充分考慮科普性和趣味性,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對大眾進行非遺知識講解。為確保所傳授知識點的準確性,主講嘉賓和非遺傳承人授課所用的“教案”都是經過多方商討後最終確定。主持人與嘉賓的對答之間,傳道授業鞭辟入裡,答疑解惑深入淺出。

作為古老智慧的結晶,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容易被現代觀眾理解,為此,導演組運用電視語言在項目呈現中做了特殊處理。據節目導演邵天堯介紹,為避免知識講解時的枯燥乏味,正式錄製前幾天,導演組還對錄製方案進行調整,在“非遺點亮智慧”板塊特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項目的第四代傳承人方浩然參演,配合劉魁立作出關於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現場授課。春雷、夏雨、秋風、冬雪,一段段口技表演配以大屏幕上的四季流轉,中國人因時制宜的勞作智慧躍然紙上。

公開課是先生們的傳授地,更是學生們的實踐場。京劇餘派第四代傳人、上海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珮瑜現場傳授京劇唸白和“表情包”,少林功夫傳承人則現場演示“無語言教學”版象形拳,這堂“實踐課”也成為整場節目中互動最為熱烈的環節,來自不同國家年輕人的參與也讓這堂公開課展現出寬廣的國際視野。

融入生活

文化瑰寶喚醒五千年文明記憶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非物質文化遺產熠熠生輝。重49.5克的東漢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素紗襌衣”複製品、乾隆皇帝的明黃色地織五彩八寶金龍紋妝花緞吉服袍複製品、1262歲的唐代古琴“九霄環佩”……走進精華薈萃的文化課堂,觀眾品嚐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覺盛宴。

《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周雙喜現場展示南京雲錦博物館收藏的清代龍袍複製品 記者陳曦 攝

精品呈現只是一方面,在《非遺公開課》裡,延續至今的傳統技藝同樣得到了鮮活演繹。“公開課要把文化瑰寶最生動地展現給觀眾,一展非遺活態傳承的無窮魅力。”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周雙喜說。除了素紗襌衣、清代龍袍等雲錦服飾的工藝講解,周雙喜還將4米高、5米多長、重350公斤的雲錦大花樓織機帶到錄製現場。織機匠人和著南京白局,一人織錦,絲絲入扣,一人捋線,一絲不苟,1.1萬根經線在匠人手中交錯成異彩紛呈的紛繁圖樣,還原了織錦匠人的勞作場景。

以侗歌傳遞情感,以針尖繪製乾坤……在節目中,穿越時光的傳統技藝琳琅滿目,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處處可尋。據節目總導演郭豔介紹,《非遺公開課》時長只有90分鐘,為呈現最好的節目效果,導演組前後共修改了10餘稿拍攝方案。經過一個月的精心打磨,主辦方精選出的口技、木活字印刷技術、蘇繡、潮繡、侗族大歌、古琴藝術、京劇、少林功夫等非遺項目最終生動得以呈現。

非遺是課堂裡的文化記憶,也是生活中的一縷春風。“非遺是我們世代傳承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是我們情感表達和自我認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首童謠,是春節的鞭炮聲,是端午的龍舟賽,是母親的思念,是故鄉的月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遺的踐行者和傳承者,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節目最後,董卿向觀眾發出了相約明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邀請。

蓄勢待發

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一步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國精神,凝聚著中國力量。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列為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並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再次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項目的第四代傳承人方浩然用口技表演配合農曆二十四節氣項目展示 記者陳曦 攝

近年來,為肩負起新時代非遺保護傳承的文化使命,文化和旅遊部在創新非遺傳播手段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積極探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支持項目,此次開展的《非遺公開課》又是一次匯聚多方力量的全新突破。節目以電視的綜藝化表達方式,建立起傳統與當代、名家與觀眾、非遺與生活的關聯,同時在推廣中整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內資源,邀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參與節目錄制和現場互動,國際在線“兩微一端”也在節目開播前、中、後分別對節目內容進行了宣傳報道,並用英語、日語、泰語、俄語等多語種在臉書等海外社交媒體全面推廣,加強媒體融合報道力度。

節目播出當晚,第三方收視數據平臺“酷雲EYE”實時數據顯示,《非遺公開課》直播關注度和市場佔有率長時間位居榜首,顯示出傳統文化的巨大張力。播出次日,中文國際頻道和綜藝頻道對節目進行重播,網絡視頻播放量持續攀升。“滄海拾遺,薪火相傳;千古華彩,中華神韻!”“我是學民俗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方向,我驕傲。”“謝謝《非遺公開課》,讓我知道自己的根……”節目還引發了網友的關注與探討,在媒體聚合作用下,《非遺公開課》的影響力還在持續增強。

“‘非遺熱’正是傳統文化強勢迴歸和民族自信日益增強的一大信號。只有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對其建立理性的價值判斷,由此自然而然地生髮出深沉情感。”劉魁立表示,國家在推動文化傳承方面的責任重大,此次的公開課則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據瞭解,目前我國已有39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名錄名冊,有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了3068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而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億萬民眾都是非遺的傳承者和踐行者。2018《非遺公開課》雖然已經結束,但中華文化傳承者的實踐課堂才剛剛開始。

《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