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烏鴉反哺,滋養媽媽乾涸的心靈

心理諮詢 |學烏鴉反哺,滋養媽媽乾涸的心靈

圖文 | 心之愛

(本訂閱號第286篇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心理諮詢 |學烏鴉反哺,滋養媽媽乾涸的心靈

心理諮詢 |學烏鴉反哺,滋養媽媽乾涸的心靈

春節前的最後一次心理諮詢,也是Sara接受諮詢的第105天。

對於這一次諮詢,在見到Sara之前,我是充滿期待並好奇著的。一直以來,“離開媽媽的控制,找回自己”是我們一起工作的核心內容。我想知道,我們這麼努力地為她和媽媽的關係工作,這份工作的成效到底如何?

見到Sara後,我發現她和我一樣,充滿期待又好奇著,還有一些小緊張。春節她要回家見媽媽,見到媽媽後,還會像以前一樣或惱怒或無奈嗎?還是會像工作中探討的一樣,理解媽媽自身原本焦慮的那個部分,把中國人所講的孝道融入到理解媽媽的成長、尊重媽媽的個性需求、可以不順應但又不暴力表達而避免使關係糟糕至極……Sara把這個戲稱為“烏鴉反哺”。但是,回家之後,她會怎麼做,Sara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實際上,Sara的擔憂也正是我的擔憂。往往,很多道理都是用來說的,可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很難,對於不善表達情感、一向以含蓄著稱的我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儘管不確定,但Sara的成長中也有了很多確定的東西。她知道媽媽的成長中經歷了什麼,童年愛的缺乏、少了的存在感,那種被忽略、沒有被看到的委屈記憶一直留存在內心深處。為了不再委屈,媽媽用不可理喻的強勢控制著她、爸爸、還有弟弟。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她根本沒有能力看到媽媽生存的焦慮,在她的眼裡,媽媽冷血無情,只會考慮自己的感受,她把丈夫和孩子當成機器人擺弄,如果他們不聽她的,她就會拿世界上最難聽的語言羞辱他們,或者以傷害自己威脅他們,直到他們乖乖就範。面對媽媽的控制,爸爸雖然無奈,但一直能夠忍受著。而弟弟的性格,相對軟弱,反倒更適應來自媽媽的指揮棒。只有她,骨子裡總會散發著不服不忿,隱藏的憤怒隨時都能點燃全身。為了讓自己好受些,Sara本科畢業就從遙遠的南方來到北方,嫁了一個北方的男人,她希望自己越少回家越好,離家越遠越好。一年一次的回家只是一種例行公事,每次回家只呆2-3天也成了慣例。她說她能感覺到媽媽在變老,每次要回家前的期盼變成了一通通電話的追問,而離家時的失落也盡寫在了媽媽的臉上。尤其是這幾年,看到媽媽這個樣子,Sara有些心疼,有些難過,她開始有些理解媽媽。但回家後面對媽媽的各種指責、控制,她依然會和媽媽叮叮鏘鏘吵架,回家的和諧就會被瞬間打碎,家裡留下的永遠是不愉快的味道。

心理諮詢 |學烏鴉反哺,滋養媽媽乾涸的心靈

我們一直說,在一個家庭裡不管是夫妻還是親子,關係的惡化並不意味著誰對誰錯。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在家庭裡試著講理,試著做一些評論對錯的分析,對處理關係無濟於事。心理諮詢如此,家庭中的關係成員也是如此。Sara很痛苦,她想離開媽媽,擺脫媽媽的控制,讓自己好受一些,是一種自我救贖,本身沒有對錯;媽媽也很痛苦,童年的經歷讓她害怕失去,對於孩子,她更想抓得越緊越好,只有這樣,似乎才能彌補她小時候心理被拋棄的遺憾,換句話說,也許她以為這才是真正的愛。Sara看到了媽媽的不容易,她還想做點什麼,讓媽媽心裡好受一些,或者安全感更強一些。

我很贊成Sara“烏鴉反哺”的提法。我們在心理諮詢室中,經常會鼓勵來訪者:“做自己的父母,重新餵養自己,彌補父母對我們養育的缺憾”。關係中,我們照樣可以互為父母。而心理相對健全的那個人,她可以先試著主動承擔對方“父母”的角色。比如Sara,我們沒有辦法要求一個七旬老人重新撿拾自己的成長,除非她自己願意。而Sara,作為成長的推動者,可以成為媽媽的榜樣,還可以通過為媽媽主動做一些事情,減緩媽媽害怕失去的焦慮。探討中,Sara列出了春節回家陪伴媽媽的清單:

心理諮詢 |學烏鴉反哺,滋養媽媽乾涸的心靈

陪伴清單

帶媽媽去理髮店做頭髮

帶媽媽逛商場買衣服

請媽媽吃飯

回家為媽媽做飯

陪媽媽聊天半個小時

等等……

據Sara說,清單上的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很簡單,但對她來說,這些都是第一次。

心底裡開始佩服Sara,為她的敢於承擔,也為她的細膩,心裡不由想著,自己回家陪父母,我要做一些什麼。我們的父母不再年輕,而我們,在新思潮的推動下,一點點成長,這些成長可能沒有他們幫我們規劃的痕跡,甚至他們根本沒法理解。支持她以自己的方式嘗試和媽媽相處,2018,我們和我們的老小孩兒,一定會越來越好。

歡迎夥伴們參與留言

曬一曬自己回家陪父母過年的清單!

——————————————

心之愛 | 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