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爲人民 堅定信仰跟黨走

連日來,學習了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人民日報》於3月2日刊發的由《人民日報》原福建記者站站長張銘清同志執筆的《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反腐倡廉的生動實踐》一文,其中《人民日報》這一刊文生動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政福建寧德期間反腐倡廉和抓作風建設的往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如一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初心,也深刻展現了他堅定不移的信仰。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想起1989年7月我在寧德剛提幹那會兒,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狠抓反腐倡廉工作給當時官場帶來一股清風,也給我上了人生關鍵一課。他的那些話語一直伴隨我走入今天,催我自新,促我奮發。

新時代的中國已進入世界舞臺中心,在歷史重要節點上釋放出強大勢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了全球治理擔當,更在科技、製造、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是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面對這個重大歷史機遇,我覺得思想問題很重要,堅定信仰,不忘初心,要真正弄清我們的信仰是什麼?我們的初心又是為了誰?這就要求我們要解決信仰缺失、初心偏差的問題。我積極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榮傳統教育和“兩學一做”等各項系列教育活動,還重溫黨的歷史。通過學習英雄模範和回顧黨的歷史,我深受教育與鼓舞,同時也極大激發了我對黨打從心底而發的熱愛之情、崇敬之情。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機關、團體、單位,都是人民的隊伍,都是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的這個隊伍一定會興旺起來。”黨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一盞指路的明燈。黨的歷史彰顯黨的輝煌。在學習中,我感受到黨前進方向的極端重要性,特別是每次黨的代表大會,都為今後中國的發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思索間,從毛澤東年代想到習近平新時代,“不忘初心為人民 堅定信仰跟黨走”這幾個字眼竄入我的腦海,久久顯現。是啊,黨的光輝歷程早就告訴我們,黨的堅強領導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到勝利的關鍵。在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不斷改革的歷史。沒有革故鼎新就沒有推陳出新,就不會有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國力、財力比較薄弱,人民生活還比較清貧。而今,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改革開放取得了豐碩成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新月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怎能不讓我們憶苦思甜,從而更加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呢?怎能不讓我們好好感激黨呢?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惠民政策日益增多,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發生了極大變化。當我們沉浸在碩果累累的喜悅中時,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清醒地認識到其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也是在將來前進道路中必須克服的種種困難和挫折。為人民服務,重要的一點是要敢於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批評,因為衡量批評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正確批評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們今天為人民服務的主要目標也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領導幹部要時刻為老百姓的利益而謀,平常時刻能夠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能夠豁得出來。

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是對共產主義學說和理論的信服、敬仰和崇拜。共產主義信仰體現著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嚮往和追求,是無產階級革命者強大的精神支柱。我們要善於運用共產主義思想體系觀察世界、觀察社會、觀察人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要善於運用共產主義原則和規範來處理個人與社會、集體與他人的關係,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充滿物質誘惑的社會當中,我們更應該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以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情操去抵禦各種誘惑和侵蝕。不忘初心,方能贏得始終。永遠跟黨走,是中國人民歷經幾十年英勇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道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是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歷程中牢固樹立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的鮮活歷史。信仰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也就是人們對未來世界的正確意識。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做某件事的初心往往也會漸漸淡化、甚至逝去,所以我們要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想,行動就是我表達對黨熱愛與忠誠的最好方式,也是黨對我最大的考驗。回憶成長的日子,從學校到部隊,從工作到生活,我感受到黨的教育和關懷無時無刻不在。印記最深是在部隊,那時在常人眼裡,我是一個風華正茂、志得意滿的軍官,奮鬥了十餘載,無論是工作待遇還是生活條件都是常人不可及的。可又有誰知,在這輕鬆自若、信心十足的外表下卻是不堪重負,如履薄冰的勞累,充滿著各種壓力。但“人總要有點精神”,是黨給我指明瞭方向,賦予我信心、力量和拼搏的精神源泉。在黨組織的教育、幫助下,在千萬個共產黨員的榜樣感召下,我逐漸樹立了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此,我在部隊中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而當時在部隊申請入黨可真是“百裡挑一”。在黨組織的諄諄教育和考驗下,我終於如願以償,於1990年7月1日光榮入黨。回首軍旅生涯,有一次,在部隊駐地,我偶然得知一位貧困學子考上大學卻無力負擔相應費用時,我以“愛心”之名送上500元資助款,這與數千元的學費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但在我的帶動下,不少官兵踴躍捐款,學費問題很快得到解決。1996年的夏天,我和《閩東日報》新聞培訓班的同學晚上在寧德街上閒逛,突然間我們看到有兩個人在吵架,其中之一舉把長長的西瓜刀欲砍向對方,被我用空手奪刀術制住,化解了一場流血事件的發生。10多年的部隊生活既緊張又活潑,操練、整理內務、吃飯睡覺、文體活動緊密相連,每日生活制度有序。然而在保衛邊海防的安全,打擊走私、反偷私渡的戰役中我幾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但軍人意味著犧牲,我們無怨無悔。歲月讓我蛻去青澀,脫下軍裝,部隊的所有職務也全部卸掉,轉業到了地方工作。現雖為普通一兵,但我在各種崗位都謹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既要做好本職工作,也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力所能及地把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好,把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為國家社會發展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回首三十多年的工作歷程,從戰士到軍官,從軍人到國家公務員,從不適應到適應,從幼稚到成熟,飽嘗了多少困難與艱辛。歷經了風雨磨練,我從一個追名逐利、標新立異的凡夫俗子成長為一名淡泊名利、講求奉獻的中共黨員,這全得益於黨的培養和教育。

黨的恩情比海深。我的個人成長經歷不也說明了,要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不斷增強我們黨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我時常愛唱的一首歌就是《走進新時代》,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沐浴在黨的陽光下的溫暖。現在的我,無比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毫不動搖永遠跟黨走。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開拓創新,努力奮鬥,我們一定能取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一定能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富強,人民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