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孩子選擇畫畫班,不懂的家長注意了,選錯了等於害了孩子

我們都把孩子“學”畫的地方叫“美術班”或“繪畫班”,網上很多的問題也是到哪裡去“學”畫。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相關的調查:幾乎95%以上的“美術班”都在 “教”孩子怎樣照著一個東西“學”畫,不管這個孩子是3歲、4歲還是7歲、8歲,模式化的“簡筆畫”、“兒童畫”等大為流行,甚至推行“考級”。

比如讓30個孩子同時畫一幅老師已經畫好的向日葵、還把畫得最像示範畫的作品評為好的,所以,30個孩子都努力使自己要畫得與示範畫一樣、最後是一堂課下來,大家畫得全部一樣,而30個孩子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色彩感覺、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又丟到哪裡去了呢?

怎樣給孩子選擇畫畫班,不懂的家長注意了,選錯了等於害了孩子

而那幅向日葵的示範畫又成了其他小組的標本,一批又一批的30個孩子在丟失著自己的個性,關閉了本來明亮的眼睛、敏銳的洞察力、有奇妙創想的心、和“最自由最美麗的幻想…… ”

這樣的“學”就不如不學,是在“摧殘”孩子。

為孩子選擇“美術班”是件大事情,美術對培養孩子對文化藝術對世界的審美情感和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上有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而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不同的美術形式又有不同的內在需求,這是具有科學性的問題,所以,在家長為孩子選擇時,我想應該考慮這幾個方面的因素:

怎樣給孩子選擇畫畫班,不懂的家長注意了,選錯了等於害了孩子

1、教師的背景宣傳只能作為參考,重要的是考察他的教育理念和課程內容。

2、老師在課中是以開啟孩子的想象為目的,還是每次課只“教”孩子畫具體內容,建議12歲以前,不要去選擇做繪畫具體示範教學的方法和老師。

3、是否尊重孩子的差異性和創作的過程,能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給以相應的啟發。

3、是否按年齡段來分成小組。

4、是否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有不同的課程設計,或者同樣主題的課程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5、課程的設計是否具有符合兒童思維特點的跳躍性和交叉性,最好是又有平面的繪畫、又有其他豐富的立體動手內容,可以滿足孩子多方位的需求。退而求其次,即使是隻有平面繪畫的內容,也要看是否具有跨越性大的主題,符合孩子大開大合的想象力,避免形成定式的形象思維。

怎樣給孩子選擇畫畫班,不懂的家長注意了,選錯了等於害了孩子

6、課程的時間是否足夠孩子來完成表達,在時間段內如果對孩子繪畫作品有數量限制的,比如只畫一張,或者不能超過兩張,會壓制部分孩子的創想慾望,導致抑制。

這是好的“美術班”的基本條件,不然,不僅沒“學”到,反而會有許多的負作用。

現在的“美術班”非常多,也很難提出具體的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建議,如果能做到上面6點的,肯定就不壞,就是可選對象了,家長也可以按這幾點對對方進行諮詢。

獲得更多資訊,請關注:蒙瑪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