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華:扶貧開發成就彰顯「四個自信」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為加速世界減貧進程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經驗和中國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提升到治國理政新高度,不斷開創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這五年間,全國累計減貧6853萬人,平均每年減少1370萬人,脫貧攻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新成就。

我國扶貧開發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性。換句話說,中國扶貧開發成就充分彰顯了“四個自信”。

一是彰顯道路自信,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道路問題至關重要,直接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黨的生命、人民福祉。近代以來,中國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之路,嘗試各種方案,均以失敗告終。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中國人民才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道路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正因為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使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人類歷史上貧困治理的輝煌篇章。中國扶貧開發的巨大成就,再一次印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在新的偉大實踐中所作出的正確選擇。

二是彰顯理論自信,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理論是實踐的昇華,科學理論指導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與時俱進,開展理論創新。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問題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創性的重大理論觀點。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下,中國人民以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和敢闖敢幹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篇章,使我國7億多人成功脫貧,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制定的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目標的國家,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

三是彰顯制度自信,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制度是一個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形成了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強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扶貧開發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得益於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即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標,具有強大整合能力,能夠處理好各種複雜關係,集中力量辦大事。同時,這也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四是彰顯文化自信,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和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支撐。文化作為軟實力,能夠用無形的思想和觀念深刻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通過其強大的感召力,滋養民族生命力、激發民族創造力、鑄造民族凝聚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又繼承和發揚了紅色革命文化,還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提供了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蘊,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比如它蘊含著豐富的“民惟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德惟善政”“政在養民”的為政思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大同思想,“仁者愛人”“安老懷少”的道德思想,“推己及人”“厚德載物”的人文思想,“制民之產”“藏富於民”的富民思想,“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扶貧濟困思想等,為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撐。歷史及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引領性,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導引,才能振奮全民族的精氣神,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

(作者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基地研究員、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