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網絡安全成安企未來發展關注方向

“大數據殺熟”?網絡安全成安企未來發展關注方向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國的電子商務也迎來了發展良機,“網購”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新形式。與此同時,隨著大數據等分析技術在各行各業運用的日益廣泛,本意為通過收集用戶畫像、支付能力、支付意願等消費信息,為消費者做更貼近自身消費習慣的數據服務卻慢慢演變成為同一商家、同一產品、不同消費者卻面臨著不同價格的“大數據殺熟”現象。

此前《人民日報》曾曝光了在線差旅、網絡購物、交通出行等眾多領域不時出現的“大數據殺熟”現象。而有媒體針對2000多名受訪者發起“青年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人在日常消費中有遇到過“大數據殺熟”現象。這顯然與大數據服務我們生活的初衷背道而馳,對於大數據在落地應用過程中的隱私及數據監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電子商務法迎來三審 內容涉及“大數據殺熟”

6月29日,中國人大網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三次審議稿)》,並將於6月29日至7月28日之間就此次審議稿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法案審議稿在進一步規範電商平臺運營的同時,也對“大數據殺熟”現象予以明確回應。

審議稿中增加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推銷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關律師表示此次關於限制“大數據殺熟”的相關規定旨在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保證公平交易。

“大數據殺熟”背後為數據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對於“大數據殺熟”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其本質應為大數據如何正確使用的問題。一人一價只是大數據濫用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更多的管理與保護應當迴歸到數據本身。當下,大數據已不僅服務於企業本身,更成為了社會基礎建設的一部分,在金融、電商、安防等領域有著不俗的應用。

在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比你更懂你”這樣的話語屢見不鮮,電商平臺中擁有著大量的用戶數據,能夠通過數據分析針對性地推送一些用戶可能感興趣的信息。這樣的行為本身來講有助於提高效率,減少成本。但這些都應基於一個良性合理的算法,一旦算法出現問題或漏洞,大量的數據將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無論是電商還是安防等其他行業,數據洩露都將為企業帶來信任危機,造成用戶流失, Facebook的數據洩露醜聞便是前車之鑑。

大數據安全相關標準引重視

而隨著我國大數據戰略的進一步落實,大數據產業成為了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動能。國家在充分挖掘大數據經濟紅利的同時,也發佈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數據安全監管。2017年4月,《大數據安全標準化白皮書》正式發佈,《白皮書》中重點介紹了國內外的大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及標準化現狀,重點分析了大數據安全所面臨的安全風險和挑戰,給出了大數據安全標準化體系框架,規劃了大數據安全標準工作重點。

網絡安全成安企未來發展關注方向

近年來隨著安防行業大聯網、大集成趨勢的日益明顯,視頻監控等領域產生的數據也越來越多,安防大數據得到不斷提升。而隨著安防產品在公安、交通、民用等領域應用的擴展,其所涉及到的信息,如視頻圖像、生物特徵、位置信息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當這些重要數據通過終端在物聯網中應用時,保障網絡數據安全將成為未來安防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信息化的大環境下,聯網設備的不斷增加使得各類網絡數據洩露事件層出不窮。對於安防廠商而言,數據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核心商業價值,但如果企業沒有重視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將有可能造成較大損失。這也是現階段諸多大型安防企業注目網絡安全研發的一大原因。

總結

如今,數據分析和數據共享已在多個場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與此同時,大量爆發的數據也為數據保護及正確應用帶來了難題。互聯網上的“大數據殺熟”僅僅只是大數據濫用中的冰山一角,其背後牽扯出的網絡隱私數據問題更應引起社會關注。此次電子商務法審議稿中增加有關“大數據殺熟”的問題,將使我們的利益得到保障。未來,相信也會有更多的法律法規對大數據及網絡安全進行更加完善的規範。

聲明: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責任編輯:茂陵 報錯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上海市安全防範技術協會主要職責:

• 開展國內外學術、技術、貿易交流合作;

• 做好會員及相關單位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

• 開展行業調查研究;

• 制定行業發展規劃;

• 做好行業資訊服務;

• 推進行業標準化工作和行業市場建設;

• 推動名牌產品戰略;

• 加強行業信息化、智慧化、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雲建設;

http://www.ssata.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