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取消特長生招考 教育更公平

背景鏈接:

為進一步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解決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中的熱點難點,近日,教育部公佈《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推進多校劃片、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加強普通高中招生考試管理等做出具體規定。

面試熱點:取消特長生招考 教育更公平

命題預測:

近日,教育部公佈《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2020年前取消特長生招生考試,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在教育評價機制單一、唯分數論的時代,對有體育、藝術等特長的學生提供適度靈活、寬鬆的升學選擇與錄取優惠,有利於一些學生的特長培養與個性發展,能一定程度上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初衷。

但是中小學乃至高考的特長生招生的存在,目前來看,已異化為很多孩子上學的捷徑,弊大於利。很多孩子在家長將特長視為敲門磚的高壓下,被家長送進五花八門的培訓班中強行培養“特長”,完全背離了政策原本的初衷,讓孩子們不堪重負;而在爭相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潮流中,也會加劇家長的教育焦慮;眾所周知,特長培訓班的費用並不低,這也有可能會使得教育不公平的現象愈演愈烈,能送孩子進特長培訓班成為“有錢人”的專場,也會存在有一定的劇場效應。

取消中小學的特長生招生,必然會使得這些情況大大減少,為家長的焦慮、孩子的負擔而卸掉包袱,切實鬆綁,迴歸教育的本質。

當然,取消特長生招生,也不應因噎廢食,因為特長“無用”,就不重視對孩子的特長培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依然要重視。

只不過在實現形式上,要探索其他途徑。比如,在目前我國中學已實行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礎上,學校可以通過建立學生社團、開設相關特色課程等方式,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參加。而在宏觀層面,也需要建立一套與之相匹配的特長評價體系,讓特長生以升學和考試以外的方式凸顯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