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漁諺“養好一池蝦,先要管好一池水”,養蝦也是養水,這是多年來蝦農的經驗之談。水質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蝦類能否健康、快速地生長,從而關係到產量的高低和經濟效益的優劣。下面讓小編帶大家看看6種異常水質及處理方法,供養殖戶參考。

異常水質及處理方法:

1雨水入池,水質渾濁:

持續下雨,雨水帶著渾濁的泥水大量流入蝦塘,導致蝦塘的水被這些泥水汙染,變成泥水的黃色。塘堤岸附近的一圈都是泥水,泥水的範圍越往中間越淡。

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處理方法:

1、可以使用吸附類水質調節劑,如活性炭。進行吸附懸浮顆粒,使其沉底。讓水變清或者基本變回原來藻類水色,以後再使用底改解毒類製劑進行解毒底改。

2、首先使用有機酸製劑解毒,由於有機酸類製劑很多都會附帶一些抗應激的作用,在解毒以後進行改底。

注意事項:

雨後蝦塘底部容易缺氧,在改底過程中,請多開增氧機,保證塘水的溶解氧含量,防止對蝦缺氧死亡。

2水色急劇變化:

在養殖前期,由於池水中浮游動物過多而遠遠超過蝦苗所能利用的數量,浮游動物大量攝食池水中浮游的單細胞藻類,而蝦池水體中供蝦體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單細胞藻類光合作用產生,進而導致池水造氧功能的降低,水色變渾濁和清白,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

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處理方法:

1、適當補水和施肥,以調節池水中藻類的組成,使綠藻或硅藻成為優勢種群,並形成一定的數量。

2、如果是純淡水養殖,還可以施用適量的粗製海鹽或海水晶,以維持水體微量的鹽度,滿足南美白對蝦生理需要。

3、施用生石灰和沸石粉,以調節水色,使水體PH值控制在7.5~8.8範圍內,水體透明度保 持在30cm~40cm。

3青苔過度生長:

對蝦養殖早期經常遇到的問題,尤其在天氣炎熱的夏秋季節更為常見。青苔過度生長會嚴重影響南美白對蝦的活動和攝食,造成飼料浪費,且青苔與池水中有益藻類爭奪水中營養,也加大了調節水質的難度。

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處理方法:

1、如果青苔已經大量生長,必須採取人工撈除和施肥肥水相結合的方法加以控制,且人工撈除操作宜選擇在晴天的中午進行,否則容易造成池中蝦體缺氧浮 頭。

2、使用粒狀的含氯消毒劑,在青苔著生區域投施,當藥物沉降到池底後慢慢溶解而發揮藥效,使青苔的基部枯死腐爛,約1天后,成團的青苔將浮上水面,再用 人力將其撈除。

4水面泡沫很多,蝦吃料上不去:

晝夜溫差比較大,從水底部反起來的雜質在水中懸浮,聚集形成泡沫。同時,在對蝦養殖的中後期,底部容易缺氧,造成蝦不在水底吃飼料而到表面攝食那些泡沫有機質。造成飼料攝食的減少,也就是養殖戶說的蝦吃不上料。

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處理方法:

1、減少有機質來源,通過內服,促進飼料消化吸收進行調節。

2、適當分解塘底的雜質,定期用微生態製劑,如噬菌蛭弧菌消毒,消毒過後解毒。

3、適當培菌,因為菌類,是有生長週期的,經過一定代之後,菌類的分解能力會降低。這樣可以殺掉一些老化的菌,從新再培養。定期再補充點新鮮的藻種,保持水中藻類和菌類的平衡。

5有害物質超標:

養殖中後期,由於天氣變化的緣故,而導致池水中的藻類非正常死亡,使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急劇下降,進而引起有害氣體上升,有害細菌和條件致病菌滋生,水質嚴重惡化,如果處理不及時則會導致養殖蝦體的浮頭、病害的發生及重大的經濟損失。

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處理方法:

1、用枯草桿菌或芽孢桿菌、EM等微生態製劑全池潑灑,並結合在飼料中拌入活菌劑,及時分解池內有機物,起到改良底質、淨化水質的作用。

2、使用水質改良劑,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等,這類物質能夠吸附養殖水體中有害的亞硝酸鹽、硫化氫等,以緩解水質惡化對蝦體造成的危害。

3、合理補水或換水, 最好直接將較差的池水排放掉,再注入新鮮水體入池,並正確使用增氧機。

6藍藻氾濫成災:

養殖後期,當池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時,很快導致藍藻大量死亡,藻體死亡後的蛋白質容易分解而產生大量的有毒羥胺、硫化氫,引起嚴重的“泛池”事故。

這六種異常水色怎麼辦?

處理方法

1、經常加註清水,並注意調節好水質,可以控制藍藻的繁殖;進入高溫季節,要控制池水中氨態氮的含量,定期用EM菌、光合細菌等處理池水。

2、當池塘有藍藻大量繁殖時,選擇在晴天的中午於下風口處排出池水,儘可能降至最低水位,一般可以排放到池水1/3左右,然後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以殺滅藍藻,但要注意觀察,隨時能夠採取加水、增氧等搶救措施,否則不宜使用。

3、在池塘下風口處的水面用密眼篩絹網撈取藍藻,也可以局布潑灑硫酸銅和 硫酸亞鐵合劑,以殺滅藍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