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一周熱評|百度上線「小程序」截流微信,ofo摩拜再度開戰?

ofo曾於7月1日在APP內增加了名為“看看”的菜單模塊,開設了看點、發現、圖片、視頻、體育、財經、讀報等頻道。從形式上看,ofo增加“看看”功能似乎是在試水信息流服務,由工具類APP向資訊類APP轉型,為商業化尋找新的可能。可以說,在信息流領域已有今日頭條和百度在前,ofo作為工具類應用能否試水成功?

艾媒諮詢CEO張毅則認為,信息流能不能做成功與APP是否屬於工具類應用沒有必然聯繫,關鍵在於ofo能否摸清用戶需求。

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北極星統計,2018年6月,ofo小黃車的月活躍人數約為2866萬,高於摩拜的2659萬,不過摩拜月活躍人數環比增幅為5.25%,而ofo則環比下降2.45%。

流量變現集體焦慮 百度上線“小程序”截流微信

“百度長期依靠搜索+競價廣告的模式,目前面臨微信、今日頭條等平臺的衝擊”,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百度推出智能小程序產品也是希望開創一個新的流量變現模式,同時在小程序熱潮裡分得一杯羹。

百度方面強調“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百度流量中天然存在大量與資訊、服務、工具等相關的需求,尤其是在百度信息流中,用戶看到的內容都是根據興趣匹配推薦的,這些內容可以激發用戶各類需求,非常適合開發者去挖掘。”

但在張毅看來,智能小程序相當於百度的二次創業,能否成功首先要看對合作夥伴信心的塑造,“百度之前也推出百家號,但在拉合作伙伴一直不算太成功,另外百度最近人事變動很大,新事物能否做成取決於管理層。”

BAT人工智能角力新格局

來源:北京商報 2018-07-05 記者 魏蔚 網編:尹文武

“阿里選擇了城市這個大場景,而且已經做了多年的鋪墊,通過阿里的城市大腦構建智慧城市,阿里可以將自己的支付體系、數據算法等都融進城市裡面去。”艾媒諮詢CEO張毅這樣認為。

“ 3Q”大戰之後,開放已然是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發展的必由路徑,從電商到移動互聯網,當下的AI也不例外,都是以開放為名。目前百度、阿里和騰訊均搭建了自己的AI開放平臺,希望用開發者的力量,加速AI的功能開發從而縮短AI落地以及商業化的時間。

“去年BAT包括其他中國頭部的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的主要工作是找賽道,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切入的領域。”張毅直言,“今年各家的重點變了,要在選好的賽道中發力,包括應用和產品的落地以及商業化,這些的基礎是拉攏合作伙伴,而開放平臺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後來者搜狗:

商業週期漫長,AI效果未現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搜索用戶規模增至6.66億人,增長率為0.91%。目前移動搜索用戶規模已趨向於飽和狀態,增長速度放緩且較為穩定。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移動端的搜索勢弱的一個原因就是對方不給你開放內容,搜索引擎越來越集中在一些學問、生活、健康方面,資訊也不多了。“幸運的是搜狗和騰訊結盟,這對於搜狗來說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花椒補課 反攻PC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