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故事: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拿破崙曾經說過,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我們要積極發展教育事業,通過普及教育,啟迪心智,傳承知識,陶冶情操,使人們在持續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認識各種文明的價值,讓教育為文明傳承和創造服務。我們要大力發展科技事業,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改造社會,使人們在持續的天工開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科技為人類造福。我們要大力推動文化事業發展,通過文化交流,溝通心靈,開闊眼界,增進共識,讓人們在持續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養,讓文化為人類進步助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國人自古以來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嚮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所以,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摘自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2014年3月27日)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