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整改」現形記 環保督察「回頭看」戰果頗豐

“虚假整改”现形记 环保督察“回头看”战果颇丰

在這次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行動中,被督察的10個省(區)都存在問題。其中大多數問題與政府部門不作為、亂作為有關。

自5月30日起,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陸續進駐10省(區)開展“回頭看”。

“虚假整改”现形记 环保督察“回头看”战果颇丰

6月11日,廣東東莞市厚街鎮召開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動員會。資料圖片

記者獲悉,這10個省(區)為: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寧夏。截至6月29日12時,10個省(區)共被通報35起環境違法問題,所進駐的省(區)均因環境問題被通報,無一倖免。

其中,河南省被通報6起,江西省被通報5起,成為本次“回頭看”過程中違法違規問題高發的重災區。

記者梳理發現,此番通報的違法違規問題,大多與各地政府部門的不作為、亂作為有關,還有部分是數據造假、敷衍整改和虛假整改等。

嚴密部署

從上述數字不難看出,此次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下了真功夫,並且收穫頗豐。

據記者瞭解,環保督察始於2015年年底,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在河北試點,此後分四批對30個省(區、市)開展督察。

2016年,在環保領域可以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央出臺多項環保改革制度,故有人稱2016年是中國環保制度重大變革的元年。

時至2017年,環保督察實現了31個省區市的督察全覆蓋。

據統計,中央環保督察實施以來,已經問責黨政領導幹部1.8萬多人,直接推動解決環境問題8萬多個,取得顯著成效。

有媒體總結,如果將第一輪“全覆蓋”督察稱之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體檢,此次“回頭看”則是“看病抓藥”後的一次“複查”。

據有關媒體披露,其實在此次系統性、大規模的“回頭看”之前,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就已經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問題開展了機動式、點穴式的專項督察。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在督察組出發之前的培訓課上曾說:“這次‘回頭看’,絕不是面面俱到,再去全面督察一遍;而是有的放矢,緊盯中央批准的督察報告及整改方案的落實情況,抓住重點問題和關鍵任務,盯到位、盯到底,要以釘釘子的精神一項一項抓落實,不徹底解決問題決不鬆手,以看得見的成效兌現承諾、取信於民,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由此拉開帷幕。

根據安排,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進駐時間約為1個月。“回頭看”督察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核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總體落實情況;督察整改方案中重點環境問題具體整改進展情況;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和推進情況。重點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點檢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查處、整治情況;重點督辦人民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情況;重點督察地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責任追究情況。

此次督察“回頭看”還主要針對攻堅戰7大標誌性戰役和其他重點領域,結合被督察省份具體情況,每個省份同步統籌安排1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採取統一實施督察、統一報告反饋、分開移交移送的方式,進一步強化震懾,壓實責任,倒逼落實,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大助力。

進駐期間,各督察組還分別設立了聯繫電話和郵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份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

督察“回頭看”還要求,在整改工作中要制訂可行方案,堅持依法依規,加強政策配套,注重統籌推進,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虛假整治現形

7月1日,據廣東省相關部門披露,在此次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廣東5名廳級幹部和2名區委領導被問責。

記者檢索發現,廣東被問責領導原因是“假裝治汙”“表面治汙”,而上述兩項內容正是本次環保督察“回頭看”主要重點整治對象。

據媒體公開報道,廣東多名官員在治理清遠市黑臭水過程中存在謊報整治情況、虛報整治進度、誇大整治效果等問題,而該省住建廳在清遠市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工作中作風不嚴不實,審核材料把關不嚴,專家現場檢查走過場,存在監督檢查不力等問題。

2018年6月底,經廣東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省委、省政府同意,分別給予時任清遠市市長郭鋒(現任清遠市委書記)、廣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劉瑋批評教育處理,還有其他涉及在該市黑臭水體整治中失職失責的一些領導幹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問責。

除廣東外,在本輪環保督察“回頭看”中,其他多個省(區)也存在“假裝治汙”“表面治汙”等問題。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家企業,早在2016年環保督察組進駐內蒙古期間曾對一木器加工廠進行過取締,然而今年6月,當本次督察組再次進駐內蒙古時,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竟然又有兩起反映該企業存在問題的舉報。反映稱: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西溝門移民新村木器加工廠噴漆味道濃重,噪聲汙染嚴重,而且沒有任何環評手續。

最後經過調查才得知,該工廠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已被取締,但兩個月以後該廠又重新開工,並逐漸擴大生產規模。舉報人多次向當地有關部門舉報,一直未得到解決,直到督察組的到來,該廠才暫停生產,規避檢查。

6月10日,生態環境部網站通報,石家莊市無極縣東豐莊村冀譽寵物用品有限公司存在“敷衍整改”問題。經查,冀譽寵物用品有限公司存在偷排偷放行為。6月11日,無極縣緊急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三級幹部整改推進大會,決定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縣域所有涉汙企業逐一排查,嚴查問題企業,並給予無極縣東侯坊鄉黨委書記張峰、無極縣東侯坊鄉鄉長劉玉峰兩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生態環境部網站還通報,2016年7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時群眾舉報,江蘇省泰州市泰興濱江汙水處理有限公司在長江岸邊違法傾倒數萬噸汙泥。而在本次環保督察“回頭看”之前,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暗訪時發現,問題不僅沒有整改,而且汙泥堆積。

2016年11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寧夏反饋第一輪督察意見,指出石嘴山市平羅縣太沙工業園區環境汙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今年6月10日,環保督察組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對石嘴山市平羅縣太沙工業園區開展了檢查,發現園區寧夏綠源恆活性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環境問題突出,敷衍整改情況明顯。

另外,早在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時,就有群眾舉報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養雞場藏身鬧市的汙染問題,但兩年過去了,養雞場不僅沒有關停搬離,還依然存在養殖噪聲和糞便汙染。

6月9日,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在廣西欽州檢查發現,該市一批應淘汰的“散亂汙”小冶煉企業仍在違法生產,嚴重汙染環境,但欽州市政府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工信委等有關部門公示其已整改到位。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教授王燦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建議,應建立長效的環保督察機制,並完善公眾投訴渠道。

各地借“回頭看”迅速整改

截至發稿,環保督察組“回頭看”已經接近尾聲,不過被督察的10個省(區)在環境治理督導上並沒有鬆懈,各地都在採取不同的方式,對督導組轉交的環保問題進行查處和調查。

如,河南在環保督察組進入後,採取將督察組所有轉交問題的處理結果在媒體上進行公示,以供群眾監督,對被查處的企業決不手軟。據悉,截至2018年7月1日,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共向河南省轉辦信訪舉報件共34批5001件。日均轉辦舉報問題超過150個,其中,鄭州、三門峽、濟源、鹿邑四地因進度慢、辦結率低被點名。在眾多案件中,鄭州、洛陽、南陽舉報件數量“領先”。其中,鄭州1166件;南陽441件;洛陽436件。目前,鄭州已核查辦理895件;洛陽已核查辦理285件;南陽已核查辦理226件。

這次行動中,邊督邊改進度較快、辦結率較高的有平頂山市、鶴壁市、許昌市、駐馬店市、鞏義市、固始縣、新蔡縣;邊督邊改進度較慢、辦結率較低的有鄭州市、濟源市。

除河南外,廣西全區各地在辦理中央督察組交辦的群眾信訪舉報問題時也很及時有效。截至7月2日,廣西已向中央督察組反饋16批1729件的辦理結果,全區共問責65個單位、195名責任人。

6月19日,雲南省委書記陳豪、省長阮成發分別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和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有關情況彙報,強調要全力支持配合好督察組開展工作,堅持問題導向,邊督邊改、立行立改,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回應人民群眾期待,確保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黑龍江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堅決貫徹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相關要求,堅持邊督邊改,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有關規定,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

截至7月3日,中央第一批環保督察組共向河北省交辦群眾信訪舉報案件32批4695件(重點問題1061件)。河北省向督察組反饋了前23批共2749件群眾信訪舉報問題核查處理情況,其中查證屬實2374件、不屬實356件,另有19件仍在核實。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周強就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群眾舉報環境問題整改情況,深入呼市四區進行實地暗訪。

江西與河南是本次督察通報問題最多的兩個省份,江西省委副秘書長李緒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督察組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風實,他們敢於擔當、雷厲風行、實事求是、勤勉負責、嚴謹細緻,讓我們接受了一次黨性黨風的深刻‘洗禮’,為全省深入開展作風建設樹立了榜樣和標杆,也為全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截至7月2日,廣東省已辦結案件2024宗,共立案處罰企業995家,擬罰款金額4981.86萬元,立案偵查45件,刑事拘留91人。

6月26日至27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就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深入徐州園區、企業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為契機切實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作風抓好反饋移交問題整改,壓緊壓實責任,強化系統性思維,以釘釘子精神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動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走在前列。

針對環保督察組通報的寧夏泰瑞製藥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6月2日作出批示:對泰瑞製藥涉嫌表面整改的問題,銀川市要儘快進行核查,對錶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嚴肅追責,絕不姑息。

截至6月25日,中央6個環保督察組共收到群眾舉報29245件,受理有效舉報24246件,經梳理合併重複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轉辦交辦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處12409件,其中立案處罰2579家,罰款25096萬元;立案偵查208件,拘留235人;約談1065人,問責1939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