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IP發展紹興網絡文學 文化與旅遊融合是獨特優勢

圍繞IP發展紹興網絡文學 文化與旅遊融合是獨特優勢

網絡文學20年

在古龍的小說裡,百曉生是位通曉江湖萬千事的書生。而在網絡文學圈,同樣也有一個“網文百曉生”,他就是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夏烈。6月23日下午,當夏烈出現在紹興圖書館的講座現場時,連綿的雨水沒有澆滅聽眾的熱情,甚至在講座開始之後,仍然有許多聽眾冒著雨水從四面八方趕來,其中還有不少在校學生。

夏烈是網絡文學研究者,也是把網絡作家推向主流的幕後推手。他身兼作家、文學評論家、出版人、活動策劃者等多重身份,推動了“浙江網絡作家群”的誕生和組建。

講座中,夏烈用幽默的話語方式講述了網絡文學20年發展的概況,以及他與“大神”相處的點點滴滴。網絡文學是“新文學”還是“舊文學”、網絡文學為什麼在中國繁榮興盛、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會被限制嗎、網絡文學是否適合青少年閱讀?夏烈對這些聽眾關心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

網絡文學逐漸市場化、主流化

網絡文學的作品,需要有網感,沒有網感的網絡文學就沒有讓讀者讀下去的慾望。同時,網絡文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定義,就是好看的小說、有爽度的小說。對於那些線下創作之後,發到網上的並不能稱為真正的網絡文學。

夏烈還提及了網絡文學20年的發展歷程。“現在網絡文學正在向市場化、資本化轉化,從2013年IP這個詞出現之後,網絡文學產業化程度變高,市場開始影響作者心態,也增加了網絡文學產量。同時,網絡文學變得更加主流化。在過去,網絡文學只是草根文學,是一群業餘作者寫出作品供大家娛樂。而如今,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了時代閱讀的中心,變成了大眾文化。”

圍繞IP發展紹興網絡文學

夏烈還表示:“我十分看好紹興的本土資源,紹興網絡文學發展要結合紹興這個大IP來做。文化旅遊與網絡文學要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激活本地文化旅遊資源,同時還能把網絡文學與其相結合,對本土網絡文學進行推廣。把紹興做成一個IP、一個品牌,作家就可以通過紹興來宣傳自己的作品,還能讓自己的故事更加傳奇化。而紹興也可以通過網絡作家的故事讓紹興本身文化旅遊資源增加,還能同時鍛鍊網絡作家的寫作能力。”

柯橋區網絡文學發展走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