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時隔26年設國貿投資公司,「三李」會師國際化要結什麼果

汾酒時隔26年設國貿投資公司,“三李”會師國際化要結什麼果

在“國際化”大計這個層面,“三李”神交已久

文 | 雲酒團隊

白酒國際化一直是行業發展共識,也已經實際性成為一線名酒企業競爭的第二戰線。2017年以來,汾酒圍繞國際化方面更是強勢突破,“實錘”不斷。

7月6日,山西汾酒發佈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出資1億元設立山西杏花村汾酒國際貿易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暫定名),持股比例為100%。在國內市場增長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選擇成立國際貿易投資公司,汾酒到底有哪些考量?

26年後,汾酒壯大“國際貿易”小分隊

對於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國際貿易投資公司,山西汾酒在公告稱旨在整合汾酒、竹葉青酒的營銷渠道,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組織推進汾酒國內外銷售,建立汾酒國際貿易產業化佈局。

根據公告,新公司的主要經營範圍為:經濟貿易諮詢,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商務服務、食品經營、機械設備及電子產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批發零售、紡織服裝及家庭用品、日用百貨等。

實際上,早在1992年,汾酒集團即成立了白酒行業首家進出口自營公司——山西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主營“杏花村”牌汾酒、竹葉青酒及其系列酒產品的內、外銷,已經焦碳、金屬鎂、鑄件及醫保化工、糧油食品等貿易業務,下設太原府西、太原幷州、太原河西、太原長風、大同、朔州、北京眾多專賣店和山西亞發實業、大連杏花村酒業、廈門晉宇發等子公司,2009年即已經實現12億銷售收入和1.1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

在汾酒集團即將整體打包上市前夕,山西汾酒依然選擇成立國際貿易投資公司顯示了汾酒在國際化方面的“急不可耐”。與山西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主要負責跨業貿易和出口玻汾等系列酒的經營不同,新公司或將直接負責推動汾酒、竹葉青酒的國際化銷售。

2017年以來汾酒集團正在推動有關業務的整合以提升效率,例如竹葉青營銷公司併入銷售公司、成立汾牌系列酒營銷公司。未來,出口汾酒系列是否會從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劃歸杏花村汾酒投資公司,或者兩個公司整合,都有可能,無論是哪種形式,對於汾酒國際化佈局都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都在發力白酒國際化,為何汾酒是“實幹派中國汾”

白酒國際化一直是行業的發展共識,但在白酒消費依然集中於國內市場的大背景下,多數象徵意義大於實際銷售意義。相比之下,汾酒是白酒國際化的實幹派之一,落下的幾乎都是實錘。

2015年,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即已提出,白酒國際化要做好五個基礎工程:意見領袖、消費者根據地、國際標準、生產基地、市場聯盟。距離李秋喜說出這番話的5年前,汾酒已經動作頻頻:2010年提出制定中國白酒標準,在2011年形成了“汾酒標準國際化戰略框架”,隨後利用4年時間形成了高於國際、嚴於國內的食品安全企業內控標準,率先啟用了與歐盟對接國際標準,並且完成了12項全項指標。

“標準先行”為汾酒樹立了在國際上與同類產品展開公平競爭的地位。“話語權”有了,2017年起汾酒加大了“出海”力度,2017年5月,汾酒代表中國品牌亮相“國際品質引領未來”中俄品質對話;9月,竹葉青酒和汾酒正式成為第七屆歐亞經濟論壇官方指定用酒,此後更是接連亮相哈佛中國論壇、中美企業峰會、巴菲特股東大會、中美投資人酒會、汾酒全球品質行...過程中,汾酒、竹葉青“出海”形式也多樣化,不僅僅有產品本身,也有調製雞尾酒,受到海外消費者喜愛。

汾酒國際化實現了白酒行業建國以來幾十年“從未想過”的事,按照汾酒國際化三年規劃,汾酒在俄羅斯設廠生產“汾特佳”已經獲得推進,大麴清香工藝落地方面的研究正在有條不紊進行。另據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常建偉透露,分機會在加拿大本地化生產項目也已經基本完成基建工程。

在過去數年之間,大多數的企業將精力放在了國內市場上,汾酒在國內市場發力的情況下,前瞻性的按照李秋喜提出的“先抓胃、再抓心”“先健康、再消費”“先品類、再品牌”的發展戰略,從“標準”、“口感”出發,用海外消費者喜歡的產品俘獲市場,進而通過文化喚起消費者的深層次認同。至此,可以說,汾酒國際化不斷落下的“實錘”已經漸入佳境,先人一步完成了國際化卡位。

“三李會師”,國際化會是第一站嗎?

就在日前舉行的2018年遵義·宜賓、茅臺·五糧液合作交流座談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和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共同向中國清香型白酒代表的李秋喜拋出“橄欖枝”,希望三方能夠聚首,共商中國白酒攜手發展大計。

白酒的三大主體香型、三大白酒巨頭“會師”自然讓人遐想頗多。雖然,“三李”還沒有在“物理層面”坐下來,但在“國際化”大計這個層面卻早已經“殊途同歸”。2018年兩會期間,李秋喜與李曙光等就呼籲推動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請入選代表作名錄,而這也是是李保芳關心和重點推動的工作之一。

近年來,茅臺通過“引進來”、“走出去”通過產品國際化、品牌國際化、市場發展國際化多個層面的努力,已經遠銷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超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國外市場銷量達到1941.60千升,營業收入為22.70億元。五糧液也已經成立亞太、歐洲、美洲三大營銷中,在126個國家實現落地銷售,頻頻亮相夏季達沃斯論壇、廈門金磚峰會、阿斯塔納世博會等重要國際舞臺,牽頭髮起的“一帶一路”國際名酒聯盟,“世界的五糧液”格局已經形成。

對於茅臺、五糧液、汾酒來講,都承擔著白酒如何有效國際化這一歷史命題,因此是未來“三李會師”避不開的核心議題,接下來三家企業甚至聯手更多的企業推動白酒國際化將成為值得期待的重頭戲。“三李”作為白酒國際化的“三駕馬車”,他們的合力將對白酒真正進入國際市場產生關鍵推動,相比過去10年的“黃金十年”,未來10年或將是白酒國際化的“黃金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