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導讀】

袁家村的發展,是在沒有任何行政命令的前提下,在農民自覺自願的基礎上,依靠基層黨員和幹部的領導,把農民發動、組織和團結起來,以農民為主體,自主解決三農問題。始終堅持“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一村富不算富,十村富才是富”,極具創造性地設計出一整套符合鄉村實際和農民特點的股份合作制度,形成一個股權清晰,分配明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通過“三產融合”,實現鄉村振興。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袁家村村口的門樓。

踏上青石板鋪就的古街巷,穿行在關中風情的明清式古建中,摸一摸古老的石磨碾子,試一試古樸的紡車織機;嘗一口甜糯的甑糕,再咥一老碗筋光香辣的“biang biang面”;上茶樓品一壺茯茶,聽一段高亢的秦腔,再看一眼燒茶師傅拉風箱時自在銷魂的“舞蹈”……

置身關中民俗文化旅遊體驗地,距西安78公里的禮泉縣袁家村,徜徉在灶臺、水井、戲樓、口袋廣場之間,復活記憶中的老房子、老街巷,品味如同媽媽做的家常菜一樣的舌尖上的老味道,彷彿回到魂牽夢繞的兒時。

儘管不是週末,小吃街裡遊客仍然絡繹不絕,時髦的姑娘舉著粘糕邊走邊吃,“關中小吃,這裡味道最好”。

“袁汁袁味”,正是“精神還鄉”的魔力,讓這個只有62戶286人、土地面積660畝,既無名勝古蹟又無山光水色的關中小村,從2007年開始開發鄉村旅遊,僅僅十年間就成長為聞名遐邇的民俗文化旅遊村,榮獲“中國十大美麗鄉村”“關中印象體驗地”等美譽,躋身4A級景區。2015年“十一”黃金週,袁家村日均接待遊客18萬,居然超過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成為旅遊大省陝西最火爆的景區。

袁家村,無疑是鄉村振興的成功樣本。數據為證: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500多萬次,旅遊總收入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8.3萬元,集體經濟積累達20多億元。這裡還彙集了1000多個創客投資、開店、做生意,吸納了周邊村民及外地約3000多人就業,帶動周邊2萬多農民增收。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村上搭臺,農民唱戲”

“鄉村振興,一定是以農民為主體,實現共同富裕”

茶樓裡坐滿了喝茶聽戲閒聊的遊人,西安的劉先生帶著一家老小坐在一處僻靜的平臺上,愜意地享受休閒時光。“經常過來轉轉,百來不厭。”

茶樓外一片空地上,磨盤、場院、鞦韆,吸引著遊客們一試身手。石碾旁,76歲的杜秀霞老人正在兜售野菜,她是距離袁家村兩三里外的袁坡村村民。一旁賣冷飲的小攤主跟她打趣,“這老婆婆一天能掙100塊。”杜秀霞哈哈大笑,“袁家村好麼,袁家村的幹部好,這夥年輕娃給我提供個攤攤不收錢,晌午還給我買肉夾饃吃!”

“袁家村的幹部好”——面對外村人的這一評價,袁家村黨支部書記、“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創始人郭佔武一臉嚴肅,“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瞭解農民。農村要發展,關鍵在領導。你要有一顆公心,把集體的‘利’公平地分給大家,農民才能相信你,跟著你幹,更要讓年輕人在農村看到希望。”

“我們是村上搭臺,農民唱戲。”郭佔武這樣概括“袁家村模式”。這位袁家村的“領頭雁”,今年2月曾應邀到甘肅省旅遊產業大會去授課。甘肅省政府一位領導說,袁家村創造了鄉村振興、破解三農問題的奇蹟。

“袁家村是靠我們農民自己發展起來的,既沒有外部資本進入,也沒有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郭佔武說,袁家村黨支部是這樣搭臺的:從“民以食為天”的道理出發,打造以特色小吃為主的民俗產業旅遊,到逐步發展成為以民宿、咖啡、酒吧等鄉村休閒度假為主,再到鄉村全產業發展,始終圍繞“人怎麼能來”“人怎麼留得住”“產業怎麼提升”的問題,在發展中不斷摸索創新。“鄉村振興,不能以設計師、專家、政府為主體,一定是以農民為主體,實現共同富裕。”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每天來袁家村參觀學習的考察團一波接一波。

以農民為主體,農民的智慧也成就了袁家村。一位熟悉袁家村的幹部介紹,發展旅遊業,“一般景點都是預計投資多少錢,預計要徵多少地,預計得把多少農民搬出去,預計多少年能把錢收回來,一張門票得賣多少錢。袁家村不是這樣算的,村民自己做,袁家村村民要把自家的生活做成旅遊,可以讓遊客在這裡體驗真正的鄉村生活。”

郭佔武介紹,為維護和提升袁家村品牌價值,袁家村建立了農民交流學校,用農民的語言,向農民講通“旅遊產業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由村幹部負責質量,動員農民自覺捍衛食品安全,樹立袁家村特色小吃的好口碑。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在袁家村精品民宿酒店裡,大慶來的遊客悠閒的享受著午後的暖陽。

最關鍵的,還是袁家村黨支部選擇了“新集體經濟”模式發展鄉村民俗旅遊。

每天看著川流不息的遊客從自己門口走過,匯入到摩肩接踵的小吃街裡,農家樂“稼和居”的老闆娘張淑玲心裡是美的,“這樣好,小吃街把部分遊客分流了,要不客太多,人累得招不住。”

這位老闆娘之所以淡定“不搶客”,是因為,袁家村不管是誰家的生意,興旺了大家都得利,因為他們都是合作社的股東。

“分紅多得很,弄不清。”張淑玲看著手機裡剛剛到賬的提示短信,開心地笑了。

張淑玲“弄不清”的,是村裡合作社入股和分紅的明細,入了多少股,分得多少錢,別說她,村裡許多人都分不清,但大家都知道,“入股好,真的好!”

“股份制合作社”,這個對於大多數中國鄉村百姓並不熟悉的字眼,在袁家村絕對稱得上“熱詞”。

作為“中國鄉村振興袁家村課題組”的主要負責人,陝西省政府參事鄭夢熊一直默默地觀察著袁家村。他說,“在沒有任何強迫命令的前提下,在農民自覺自願的基礎上,把農民發動、組織和團結起來,以農民為主體,自主解決三農問題,極具創造性地設計出一整套符合鄉村實際和農民特點的股份合作制度,實現鄉村振興,這是袁家村人一個了不起的實踐。”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張淑玲闊氣的院落在袁家村已然過時。

村裡有個美食評委會

由村民、商戶、遊客組成,既保證了小吃的質量,又避免了惡性競爭

2007年,禮泉縣在全縣選了10個村試點發展鄉村旅遊,其中就有既不佔地理優勢,也不佔環境優勢的袁家村。早年曾“紅遍”陝西的袁家村此時與大多農村一樣,成了“空心村”,人口不足150人。

在村幹部的帶動下,張淑玲成了村裡最早開始搞“農家樂”的幾戶。說起當時拿出全部家當改建房屋,張淑玲笑盈盈,“不願意弄,有風險,當家的是村幹部,說‘弄’!犟不過!”

為了鼓勵大家參與,村裡出臺政策,給參與農戶“50%的投資補貼”。張淑玲笑稱,“說是補貼,其實就是村水泥廠給每戶的‘10噸水泥’的承諾,後來大家生意好了,也沒人在乎了。”

當時,張淑玲共投資了20萬元,2007年國慶節開業,“沒想到,一開業,人就不少。”

“‘民以食為天’,每戶的婆娘就是老闆,你就負責把飯菜做好,把客留下。”村幹部一開始就把“農家樂”的飯菜質量放在了第一位。為了吸引客源,他們把自己所有能用上的關係都用上。那時,還在村辦水泥廠當化驗員的張淑玲,只要有客人來,就趕快回來弄上一桌,“都是家常便飯,野菜、粗糧,不難弄。”

飯菜香,自然有客來。那時候,週末“自駕遊”剛剛興起,周邊咸陽、西安的城裡人一到週末便扶老攜幼來到這裡,呼吸新鮮的空氣,品嚐地道的“兒時滋味”。客越來越多,張淑玲把孃家人叫來幫忙。“一個人15塊錢,一天就掙兩三百塊,這錢掙的太利(快)了。”開業一年,張淑玲收回了成本。

村民看見了利,“農家樂”在袁家村一下子就搞了起來,家家大門敞開,戶戶比拼廚藝。遊客也是一傳十、十傳百:“袁家村的味道真得好!”

隨著袁家村遊客的爆棚,幾十戶村民的“農家樂”接待能力有限。一到週末,不大的村口就停滿了私家車,為了把客人留得住,擴大發展成了袁家村的迫切問題。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午後的小吃街。

2009年,袁家村開始籌劃建設小吃街,將陝西關中的鍋盔、麻花、豆腐腦等100多種小吃引進袁家村的小吃街,經過招商、廚藝比武,確保味道“最好”“唯一”留在袁家村。村委會副主任王創戰解釋,村裡專門成立了由村民、商戶、遊客組成的美食評委會,“既保證了小吃的質量,又避免了惡性競爭。”

“袁家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了,“留住遊客”無疑成了袁家村升級發展的動力。袁家村從最初辦農家樂、小吃街、建造民俗街,到後來興辦作坊、成立合作社,從招商引資到進城出省,所有項目都由村黨支部先拿主意,交由群眾討論,徵求意見到戶,思想工作到人。王創戰說,“人心齊,泰山移。”

就這樣,村裡引進了高端鄉村酒店,從民間搜尋來關中農村老物件,甚至不惜重金從縣城及周邊購得將被拆除的古民居,把小小的袁家村生生打造成擁有62戶原著村民小院、小吃街、民俗街、回民街、鄉村客棧、酒吧街、祠堂街等以休閒旅遊為主題的“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不僅帶動了本村和周邊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吸引了不少城市青年和投資者來到袁家村,更為周邊鄉村貧困戶提供了眾多就業機會。

如今,除了好吃、好玩,一棟棟翻建改造、充滿現代風情元素的鄉村民宿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張淑玲當時的“百年大計”已然陳舊落伍,看著上下三層,幾十套客房的院落,她感慨,“原來覺得能用一輩子,這又過時了。”

如今,緊跟時代、不被淘汰,成了袁家村62戶老村民最迫切的願望,大家都在互相學習,看看誰家的院子改造得好,誰又有了新創意。“遊客嘴刁眼尖,誰弄得好,生意就火。”張淑玲說,“咱現在有錢都不會弄,就要讓有思想有見識的年輕娃來。”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茶樓裡燒茶師傅“銷魂”的舞蹈引來遊客追捧拍照。

“產業都是大家自己的”

股份制合作社把村民、商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讓大家都嚐到了甜頭

傍晚時分,喧鬧了一天的袁家村慢慢安靜下來,王家茶樓裡三三兩兩的遊客、村民、商戶嗑著瓜子、呷著煎滾的茯茶聊天。47歲的馬秋鳳穿著時尚的外套,調侃起幾年前自己被迫接受的驢肉店,多少有些春風拂面。

馬秋鳳是涇陽縣王橋鎮的村民,2010年前後,“挖礦”生意賠了錢,聽人說袁家村小吃街正在招商,結果替別人盤下的“驢肉店”“砸”在了自己手裡。試著經營了一個月,淨利7萬元。生意好得令人吃驚,“最誇張的時候,擁擠的遊客拿著錢簡直就是往你懷裡塞。”

馬秋鳳覺得“反正在袁家村賣啥都賺錢”。2012年,她找到郭佔武要求開個粉條作坊,那時市面上還沒有人賣粉條。郭佔武同意了,但要求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就是讓大家給你投錢,你賺了錢,給大家分。”馬秋鳳非常不解。

那時,村裡酸奶、醪糟、豆腐、醋坊、油坊等手工作坊股份制合作社剛剛開始。馬秋鳳的粉條作坊需要啟動資金200萬元,但只有兩戶入股,一共1.5萬元。郭佔武對馬秋鳳說,“你只要負責把粉條質量弄好,讓遊客吃了說好,願意再來,就行了!”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粉條作坊。

很快粉條作坊在村裡的扶持下建成投產,按照袁家村“農民捍衛食品安全”承諾要求,食品製作必須純天然、無添加。一開始“發白,易碎”的純手工粉條銷路並不好,年底一算賬,“只賺了一萬六”。

“怎麼讓遊客吃了說好,再來?”馬秋鳳想盡辦法技術改良,並且在作坊前賣起了酸辣粉,慢慢生意好起來,粉條銷路不斷擴大。

馬秋鳳去找郭佔武週轉資金,準備擴大生產,“動員大家再入股”的答覆令她哭笑不得,“當初大家不懂,看明白了能不入?”郭佔武說,“再說,你一個人吃飽了,大家都還餓著肚子,你一個人走在街道,你覺得有意思嗎?”

入股需要資金150萬元,結果一下報了1000多萬元,“最多的200萬元,最少的3000元。”郭佔武說,“把200萬元的還給人家,有200萬元,誰還稀罕你年底的那點分紅。3000元這人知道你分錢呀,本金可能都是借的,急需要錢,把股份給這人。”

又到年底分紅,馬秋鳳一進財務室,所有人都跟她說,“馬總,我這一年沒幹啥,分了這些錢!”不少人真誠地跟她說“謝謝”。馬秋鳳心裡突然高興得很,“這才明白,郭書記是為我好。”

馬秋鳳說,如今在袁家村,“這人要是把錢一個人都掙了,不正常。”

李均濤是袁家村的財務總監,除了把袁家村的賬算好,還將不少的精力用在了平衡收入上。“在袁家村,一年掙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商戶大有人在,也有個別商戶一年只掙3萬塊。”李均濤說,為了維護各個商戶的利益,村裡把小吃街整合成合作社入股形式,收入多的商戶入股份額佔的少一點,收入少的商戶入股份額多一點,根據不同情況劃定一個額度,甚至對收入少的商戶進行補貼。“例如鍋盔、花饃等利潤低,作為關中特色食品又缺一不可。”

王創戰說,2009年小吃街開業,生意越來越好。原著村民就覺得“小吃街”把“農家樂”的生意搶了,“咱村的人都不掙錢,讓人家來掙錢。”為了解決新的不公,2012年,袁家村發展股份制合作社,讓村民和商戶都能入股,“這下誰掙得再多大家也不眼紅了。”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入股小吃街合作社公示名單。

聽說小吃街裡“粉湯羊血”一年能賺幾百萬,生意比以前略顯清淡的張淑玲笑稱,“不眼紅,咱入些股,還能分些。”除了家裡的收入,加上各種合作社的分紅,張淑玲的年收入並沒有減少,“一年幾十萬元,不缺吃不缺花。”

目前,袁家村已有20多家股份制合作社,一個項目一個合作社。“產權利益清晰,再沒人搗亂了,因為知道這些產業都是大家自己的。”股份制合作社把村民、商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縮小了商戶之間、商戶與村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讓大家都嚐到了甜頭。

在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的前提下,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集體與村民股份合作、聯合經營、統一管理,實現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紅。

據介紹,袁家村股權結構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基本股。集體資產,集體保留38%股份,其餘62%量化到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持有,每年分紅;二是交叉股,旅遊公司、合作社、商鋪、農家樂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鋪,村民可以自主選擇入股的店鋪;三是調節股,堅持全民參與、入股自願,照顧小戶、限制大戶的原則,股份少的可以得到較高的分紅,股份超過限額的分紅就會相應比例的減少,以調節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避免兩極分化。

曾經不理解股份制,心裡一度有情緒的豆腐坊老闆盧志強,以前是個串村叫賣豆腐的鄰村手藝人,如今意識到股份制真的好,自己不僅當了老闆,僱了十幾名工人,活兒沒有以前那麼重了。“加上分紅,自己的收入並沒有減少。”盧志強靦腆地笑稱。

同時兼著油坊老闆的馬秋鳳說自己趕上了好政策,村裡為保障食品安全,規定必須使用袁家村自己生產的食材,“油坊天天在加班。”大家都說“馬總你真能行!”一臉狡黠的馬秋鳳說,“我這才是挖著‘金礦’了。”隨即又一臉認真,“是袁家村的平臺好,離開平臺我什麼都不是。”

問及食品源頭,馬秋鳳不經意地說,油坊的菜籽來自湖北,粉條作坊的紅薯來自山西,都是長期合作。

“進城店”成都市商業地產的寵兒

吸引了更多外省、甚至外國遊客走進袁家村,為鄉村扶貧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

突然的增溫,讓古城西安的夏顯得愈發熱烈,姑娘們急不可耐地換上了短裙。在小寨商業區最繁華的賽格商城裡,不到中午,位於七樓的“袁家村”城市體驗店售卡櫃檯已經排起了長隊,每家小吃攤前也都排滿了取餐的顧客。品嚐美味的人們不得已加快吃飯的速度,因為身邊盡是端著碗碟等座的食客,有人索性坐在門口小凳上就餐……這種景象讓一旁其他餐館招攬生意的小哥兒不時側目。

好容易找到座位的常阿姨是第三次來這裡,“有時候不敢來,人太多了。”把袁家村小吃開進城,常阿姨覺得這種經營方式“很好啊”,“方便正宗”,但並不影響自己一年還會再去幾次袁家村,“感受是不一樣的。”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楊建榮正在用鍘刀切涼皮。

涼皮攤前,62歲的楊建榮用大鍘刀熟練的切著麵皮。2016年,咸陽郊區農民楊建榮,通過袁家村“廚藝大賽”,成為賽格進城店涼皮攤的老闆。

跟自己以前走村串巷賣涼皮,月收入僅千元相比,如今不知要強多少倍。每月二十幾號是賽格店分紅的日子,楊建榮這次分得3萬多元,除去人員工資、西安的房租,他的月收入過萬元。穿著白色短袖工作服的楊建榮很興奮,“這裡冬暖夏涼,掙錢多。不要押金,不操閒心。提個鑼鑼,把你的手藝帶來,做好你的涼皮就行了。”

除了食材由村裡統一供應,“食材不過夜”更是袁家村對食品安全要求的硬槓槓。楊建榮說,“每天按計劃製作,一般都會賣完。如有意外,就會按成本價分給員工,保證人們來袁家村不會吃到過夜食品。”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郭娟在招呼客人。

在賽格進城店蜂蜜粽子攤位前,穿著藍格上衣,頭頂帕子的郭娟正忙著招呼購買粽子的顧客。“要不是這份工作,我真的就沿街乞討了。”說話間,郭娟泫然欲泣。

2015年,對45歲的郭娟來說是人生中最困難的一年,不僅賠光了西安的生意,家庭也遭遇重創。走投無路,她想到了回家。作為袁家村的女兒,郭娟給郭佔武發信息求助,郭佔武說,“你回來,肯定有你的活路。”回村後,郭娟跟隨老師傅認認真真學到了包粽子的手藝。2016年,在進城店“廚藝大賽”中勝出。

憑著“袁家村”的金字招牌,蜂蜜粽子生意非常好,一天的營業額能達到三四千元。郭娟不僅還清了西安的房貸,同時供養著兩個上學的孩子,“沒有壓力了。”

2015年8月,袁家村第一家進城店在西安曲江銀泰開業,由村民入股的600萬元投資僅九個月就全部收回。袁家村進城店的火爆現象引起了不少地產商家的青睞。“因為看好‘袁家村’這塊牌子,甚至在租金上給我們開出優惠的條件。”王創戰說,“進城店讓‘袁家村’實現了真正的走出去。”

當初計劃進城店時,村裡反對聲音非常多,大家覺得“人家在城裡吃完,不來袁家村了怎麼辦”。王創戰說,“以前我們覺得袁家村已經很有名氣了,後來開了進城店才發現,恰恰吸引了很多來陝西旅遊的外省、甚至外國遊客走進袁家村,同時為鄉村扶貧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

一個比“兵馬俑”還火爆的關中村莊

鄉村振興的耀眼路標

以黨建引領為基礎,以股份合作為紐帶,以新農民、新技能為主體,正是袁家村鄉村振興之路的耀眼路標

每天都有外省考察團來袁家村學習,有人感慨,“袁家村不論村民還是商戶幸福指數都很高。”郭佔武總會藉機把這些聲音轉發到群裡,每每此時群裡都會引發關於“幸福”的大討論。

如今袁家村各種榮譽傍身,每年來自全國的各類學習考察團絡繹不絕,有人甚至拿著尺子來量。“袁家村的內生動力是農民自己,每個人做的都是自己的事業。”

郭佔武坦言,農民最現實,在沒有“眼見為實”的情況下,“想讓他們相信你比登天還難。這就要求把發展起來的利益,公平的分給大家,大家才相信你。”

“解決農村各類問題,要看每一個人心裡舒不舒服。”郭佔武要求村幹部要做村民的“服務員”,為此袁家村不斷探索鄉村治理和村民管理的新模式,推進以自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領的“自治、法治、德治”建設。

袁家村有自己的農民學校,通過“自省”和“自醒”“講理”和“明理”,提升村民思想覺悟。每年除夕的分紅大會,大家一起吃年夜飯,初一早晨一起到祠堂祭祖,“就是要讓每一個村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以黨建引領為基礎,以股份合作為紐帶,以新農民、新技能為主體,正是袁家村鄉村振興之路的耀眼路標。

漫天星光下,隨著後原上酒吧街裡爵士音樂的響起,這裡新的一天才剛剛開始,年輕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喝酒唱歌,體味著他們的鄉村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