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網絡直播,三地隔空互動探索「政協雲+益村」智慧鄉村實踐

這場網絡直播,三地隔空互動探索“政協雲+益村”智慧鄉村實踐

7月1日上午,不論是益陽桃江縣的村民,還是益陽安化縣的生產車間工人,都出現在了位於長沙的湖南省政協17樓會議室裡,並且還和“委員觀察團”成員連線問答。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也成為“委員觀察團”成員之一,她通過話筒和村民進行“隔空互動”,還見到了“老朋友”。

三地隔空互動、委員觀察團“坐陣”、遠程連線,這是湖南省政協“聚焦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系列網絡直播活動。此次網絡直播專門走進益陽桃江縣、安化縣,探索“政協雲+益村”的智慧鄉村實踐。現場的每一幕,都通過政協雲、網易、新湖南、紅網、時刻、芒果V直播、力量湖南新媒體等平臺同步直播,在長沙街頭的LED屏上,市民們也能看到實時直播,截至活動結束,超過112萬人次參與。

這場網絡直播,三地隔空互動探索“政協雲+益村”智慧鄉村實踐

湖南省政協“聚焦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系列網絡直播由湖南省政協新聞宣傳中心主辦,政協雲、網易、文史博覽雜誌社、力量湖南新媒體承辦。

這場直播為何選擇“益村”?

為何選擇“益村”?它身上有著許多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從成立到廣泛認可,“益村”只用了2年時間,就被寫入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將其全省推廣,成為湖南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佈局。打開“益村”APP,村務公開、在線查詢惠農補貼、土地流轉、找工作、賣農產品等等,都可以在這一個“掌中寶”裡實現。據益陽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何俊峰介紹,益陽市委市政府建設和推廣益村平臺,初衷是致力於搭建一個以農村基層黨建為引領的,以農村老百姓需求為導向的移動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

2017年,政協雲和益村對接,益村成為政協雲“5+1”試點之一。益陽市政協主席黃加忠說,政協雲與益村對接後,建成了委員值班、三農輔導、問計於民、資源對接等六個欄目。“開通以來,政協委員和群眾互動近百萬人次,回答群眾問題上萬個,群眾瀏覽三農輔導資料十多萬次,群眾為委員履職出計出策3000多條。委員通過資源對接等欄目帶資金、技術幫群眾發展稻蝦套養、竹涼蓆編織等富農項目,幫群眾增產增收。”黃加忠說,兩大平臺的對接,切實實現了委員幫群眾,群眾助委員的良性互動,打通了政協委員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這場網絡直播,三地隔空互動探索“政協雲+益村”智慧鄉村實踐

在長沙會場與益陽桃江現場的對話中,李微微見到了“老朋友”——桃江縣政協委員趙建坤和桃江縣石牛江鎮黨委書記溫鈺輝。2017年10月,李微微曾專門前往桃江縣考察“政協雲+益村”的情況。

李微微向兩位“老朋友”詢問起政協雲+益村的“用戶體驗感”。李微微笑著問趙建坤覺得政協雲哪個欄目最能幫助委員拉進與老百姓的距離?趙建坤說,他和村民們溝通交流中經常能夠收集一些最基層的民情民意和百姓呼聲,然後通過微建議和社情民意欄目向政協機關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反映問題。“黨委政府部門收到微建議後又如何處理呢?”李微微將問題拋給了溫鈺輝。溫鈺輝說,“上次我們收到的一個種苗大戶關於育秧的技術問題,通過在線反映給委員,立馬就得到解決了。”

李微微說,希望通過委員的微建議、微協商、微監督,對接黨委政府的微建設、微服務,解決群眾的微困難、微需求。

值班委員從“雲端”走到線下

在這場網絡直播中,政協雲委員工作室的值班委員還從線上走向線下,與村民們互動對話。

“委員,您好!今天值班,有老百姓給您留言嗎?”在直播中,主持人走向了正在桃江縣牛劍橋村村民服務中心查看“政協雲+益村”平臺委員工作室的值班委員——益陽市政協委員伍蕾和陳亞東。屏幕中有不少村民圍繞主題“中醫養生與三高預防解答”“農民健康常識”留言諮詢。

伍蕾笑著說,“委員值班的值班主題既結合了委員的專業知識,也貼近群眾的生活生產,能讓委員更精準地為每一個群眾提供幫助。”陳亞東說,“以前我們只能通過撰寫提案等方式間接地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建言獻策。現在我們可以直接通過線上點對點地為群眾提供幫助。為基層群眾服務,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提升了委員履職的效率。”

而在長沙會場,政協雲值班委員毛學軍、王雲華也收到了來自村民們的隔空提問。“現在農村很多家庭的子女都外出務工,請問委員如何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請問委員對解決村民看病難問題方面有何建議?”在回答完村民的提問後,毛學軍笑著說,“請繼續關注並向我們提出意見和建議,我們為你代言!”

委員工作室線上值班打破了收集百姓民情民意的時間限制,而線下互動則增強了與老百姓的面對面交流。通過這場網絡直播,委員們既能傾聽村民的聲音,基層群眾也能更瞭解在政協雲裡值班的委員。線上線下相結合,讓群眾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

“委員觀察團”亮相,直播升級

值得一提的,此次直播還有兩大亮點,分別是“委員觀察團”和三地隔空互動。這是湖南省政協新聞宣傳中心主辦的歷次網絡直播活動中的又一創新,“升級版”的系列直播,事實上實現了“遠程協商+網絡直播”的新結合。

2018年,“推進我省產業扶貧”成為重點調研課題之一,圍繞產業扶貧,省政協新聞宣傳中心主辦“聚焦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系列網絡直播活動。5月已在邵陽舉辦首場網絡直播,收穫60多萬網友關注。

專門設置委員觀察團,政協委員們能夠發揮自身專業領域的優勢,精準對接答覆老百姓的疑惑,發揮委員匯智聚力的作用。何勁松直言,這樣的方式打破了和群眾溝通時間空間上的限制。

這場網絡直播,三地隔空互動探索“政協雲+益村”智慧鄉村實踐

在長沙直播現場,由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省政協秘書長卿漸偉,政協雲委員工作室值班委員毛學軍、王雲華,政協委員北冰、羅可大,老委員諮詢團成員何勁松等組成的委員觀察團,實時觀看益陽桃江、安化調研現場,並連線益陽群眾代表。

而三地隔空互動,為網友們呈現了生動而鮮活的產業扶貧故事。此次探索“政協雲+益村”的實踐中,長沙省政協會場與益陽桃江縣牛劍橋村村民服務中心、安化縣生產車間進行隔空互動。而在邵陽站直播中,直播團隊從邵陽縣塘坪油茶產業精準扶貧示範基地,到長沙直播間的省政協會場,再到邵陽縣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也轉換三個場景進行連線。

對網絡直播團隊來說,工作並不輕鬆。此次網絡直播,承辦單位文史博覽雜誌社和網易湖南組成了約40人的隊伍分赴三地,在與益陽各級組織部、政協進行溝通對接後,3天時間內完成了腳本方案、踩點、調度等,最終呈現出來了流暢的直播畫面。這樣的網絡直播形式,也是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開展產業扶貧網絡直播的有益嘗試。

這場網絡直播,三地隔空互動探索“政協雲+益村”智慧鄉村實踐

牛劍橋村村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員彭豹說,“這樣的直播對我們農村來講是很新鮮的,通過直播這樣一個方式,其他地方的人也瞭解到了益村app。通過互聯網讓村民更加方便地開展活動,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省政協副秘書長、新聞宣傳中心主任江湧說,政協雲與益村對接,能夠通過益村平臺的互聯、互通、共享的模式,瞭解基層,為老百姓提供委員智慧,老百姓也能從中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