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政府工作報告:“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這項舉措惠民利民的同時,也有利於全域旅遊的發展推進,促進消費升級。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談到景區取消門票對旅遊產業的帶動,西湖是經典案例。西湖屬於總理工作報告中的“國有重點景區”,此類景區擁有名山大川、重點文物等優質資源,差異性極強甚至具有壟斷性,市場地位和知名度高,如黃山、故宮、張家界等。

這批景區是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排頭兵,觀光遊時代,其人流量歷經了突飛猛進的爆炸式增長,周邊的交通、餐飲、住宿、購物、遊樂等消費配套設施得到完善,當地百姓從旅遊發展的紅利中獲益,極大改善了生活水平。

基於這樣的發展基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在旅遊日漸成為大眾剛需的背景下可謂恰逢其時。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作為景區“頭雁”的國有重點景區降價將促進其它景區門票降價,這將推動旅遊業整體水平換擋升級,有助於淘汰低端建設,無序開發的景區。

然而,因為中國南北方、東西部、城市與鄉村的景區發展階段和消費水平等差異太大,推動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需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循序漸進。

第一、受經濟條件和消費意識所限,目前人均旅遊消費水平整體不高

一般而言,對於旅遊產業發達國家,門票經濟佔一國旅遊總收入很小的一部分,而旅遊產業欠發達國家,門票經濟是一國旅遊總收入的主要組成。

我國雖然已步入世界旅遊大國行列,在出境總人次和境外旅遊人均消費方面連續幾年位列世界前茅,但從國內旅遊產品和景區人均消費等層面看,整體水平依然不高,短期內大幅提升參與性消費並不容易做到。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即使像無錫靈山景區這樣區位優越,業態豐富並廣受市場認可的景區,其人均消費也不到200元,且門票收入佔比達60%左右。

我國出境人群以一二線城市及中產階層為主要構成,消費能力強,但國內兩萬多家景區,大部分以周邊省市客源為主要依託,受制於經濟條件和消費意識等原因,此部分客群旅遊消費水平不高。

且隨著四五線城市、縣鎮級和鄉村人群出遊需求的持續釋放,二次消費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影響。在欠發達區域,遊客自帶乾糧的現象仍存在不少。

對於缺乏財政資金支持的國有非重點景區,以及區位欠佳的民營景區而言,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門票依賴症。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第二、景區發展時間短,二次消費產品完善仍需要時間

在中國旅遊產業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市場需求發生著快速變化。

然而,旅遊景區開發和產品升級難以快速調整,歷經考察、拿地、策劃、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等過程,外加各種手續審批辦理,動輒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配套設施的建設和更迭也較緩慢。

普遍而言,國內大部分景區不過運營十幾年甚至幾年的時間,二次消費產品不太完善,旅遊氛圍營造和配套設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不能一邊呼籲旅遊產品需要匠心,需要精細化打造,一邊以“門票降價”的壓力倒逼旅遊產品迅速建設升級。

以吉隆坡東北約50公里處的雲頂高原為例,雲頂高原現已成為馬來西亞旅遊的著名品牌,也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高原避暑勝地。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雲頂高原開發歷經了很長的過程:1965年獲得土地開始施工;1969年,四年完成景區道路建設;1971年,落成麗園酒店,開辦賭場;1975年,清水巖廟動工,18年後落成;1990年,建設世界第一大酒店;1997年落成運營雲頂纜車等等。現在雲頂高原不收門票,索道往返費用不到20元,依靠酒店、餐飲、賭場和購物等盈利。

景區發展時長不一樣,所處階段不同,對於旅遊產業發展較晚,基礎較薄弱地區,“告別門票經濟”仍需要耐心。

第三、部分景區的高額投資,仍需依賴門票經濟回籠資金

2017年國家旅遊局預計全年旅遊直接投資超1.5萬億元,依然呈現以民營企業為主、政府和國有企業為輔的投資格局。

旅遊投資額度大,回報週期長。為快速回籠資金,不少企業捆綁地產進行旅遊開發,如萬達“文旅商產業+地產”造城模式,大手筆成片式開發,利用物業銷售和租賃反哺文旅業,用王健林的話說:不可能靠文化旅遊用20年來回收成本。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但對於聚焦旅遊開發、未配置住宅或商業地產的企業,尤其山嶽型景區開發,基礎設施、產品開發、業態植入等投資成本高,且國內融資成本一般超10%,不像國外十年期融資成本只有3%-4%,民間資本開發旅遊業資金壓力很大。

以門票收入回籠資金,雖很慢,但對於部分景區,尤其投資額度高、區位欠佳的景區,短期內營收難以依賴二次消費。

以臨汾的4A級景區雲丘山為例,連續十幾年開發,投入資金逾13億,產品業態豐富,涵蓋餐飲、住宿、民俗古村、各類遊樂設施等,景區品質也不錯。為回饋社會和當地百姓,景區對周邊群體給予較大的門票優惠甚至免費。

2017年雲丘山的門票收入佔比不到25%,遠低於70%左右的國內景區門票收入佔比。實施這樣的門票政策大大削弱了雲丘山的盈利能力,致使2017年景區尚處於虧損狀態,預計2018年才能實現盈利。當然,景區老闆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意識非常值得尊敬。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在景區融資和運營成本高企的時代,包含和體現景區建設成本的門票價格甚至可能會漲,但只要合理,即為正常,門票政策需要兼顧市場主體的利益和積極性。

第四、門票收入是景區維護管理和當地扶貧的重要來源

景區門票收益主要有以下去向:

1.是用於生態保護,景區管理維護及滾動發展。景區的各項維護與正常運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除去少數景區有財政撥款支持,大部分景區的運營管理經費需依靠自身發展;

2.是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村民民生改善或分紅等。對於經濟欠發達區域,原居民貧困,門票收入是改善民生、旅遊脫貧的手段之一;

3.是旅遊企業、管委會與財政的分成。以錦州市青巖寺為例,青巖寺屬於當地政府直管景區,位於常興店鎮,當地村民以農業種植為生,經濟發展較為落後。

青巖寺景區收入以門票和香火錢為主要構成,在覆蓋景區的維護管理成本之外,也為當地老百姓的教育、養老等民生問題提供了經濟支撐,如當地高中生、大學生的學費補助和獎勵,老人的養老補助。

景區門票降價不能操之過急 需循環漸進!

由於人才、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實際限制,在推動經濟欠發達區域的“去門票化”過程中,需因地制宜。

從觀光游到觀光休閒度假並重,從景點打卡式向“無景區化”,從門票經濟到全域旅遊,旅遊方式逐步轉變,在此過程中,景區門票價格起著調節需求和遊客流量的作用,是改革深水區。

國有重點景區具有良好的資源和市場基礎,有條件推出惠民舉措。而對於國內一般景區,因為門票價格受經濟發展水平、旅遊發達程度、旅遊消費能力、旅遊產品類型、市場需求狀況、景區經營管理、相關利益主體等多方因素影響,需要綜合考慮、精準施策,才能穩步有序地推動景區門票降價,既滿足旅遊市場期待,又兼顧投資收益、地方發展和當地百姓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