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童該不該正常上學?歷史上,這個男孩作出了屬於自己的偉大努力


如今,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仍在全球蔓延,艾滋病患者往往不得不承受來自社會及自身的巨大壓力。然而,在美國,一名出生於1971年的小男孩,於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成為大量艾滋病患者心中的標杆人物:他以自身經歷,竭盡全力來改變公眾對艾滋病的看法,減輕社會對艾滋病人的歧視。圖為美國當局發佈關於艾滋病的法案。 "

據說,艾滋病毒最早出現於上世紀20年代的非洲,由生活在非洲的黑猩猩傳給人類,其後開始向全球蔓延,至今仍無徹底根治的方法。不幸的是,直到上世紀80年代,人們才意識到艾滋病的存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於1981年6月通報了全球首宗艾滋病毒感染案例,人類和艾滋病之間的漫長戰爭由此打響。1971年12月,瑞安·韋恩·懷特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家醫院。 "

瑞安出生僅三天後就被診斷患有嚴重的血友病,即使是很小的傷口,也會流血不止。因此,他不得不每週接受輸血,按照當時流血的血友病療法來往體內注入一種由非血友病患者的血漿合併製作而成的血液製品。1984年12月,他出現了極為嚴重的肺炎症狀,並接受了肺部部分切除手術。正是在這場手術中,醫生診斷出他患有艾滋病,儘管確定地知道他患病原因是此前所輸的血製品被HIV汙染了,但無人確知他是什麼時候被感染的。 "


雪上加霜的是,據說,由於當時醫學發展所限,醫生不知道如何檢測HIV,獻血者既不知道他們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也不知道血液是艾滋病傳播的一個途徑。醫生預測瑞安只能再活半年左右,而瑞安因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一度難以繼續上學,直到1985年才感覺身體狀況有所好轉,想要重返校園。為此,他的母親向校方詢問能否讓瑞安復學,校方主管詹姆斯·史密斯拒絕了,由此引發了一場長達八個月的官司。 "

與此同時,瑞安的病情診斷被公開之後,不少家長和教員向校方施壓,要求禁止瑞安進入校園,甚至簽署了要求學校領導禁止瑞安入學的請願書。1985年11月,州教育部裁定學校必須遵從印第安納衛生局的指導,讓瑞安復學,結果次年2月當瑞安被允許重返校園時,360名學生中有151名沒來上學;瑞安在課餘兼職當報童,在他送遞範圍內的許多人取消了報紙的訂閱,認為艾滋病可能會通過報紙傳播。 "

瑞安復學後,他的家人受到了不少威脅,最終決定搬走,讓瑞安轉學。不過,在先前的訴訟過程中,瑞安漸漸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關於艾滋病的科學知識也漸漸為公眾所知。他頻繁地出現在電視節目和報紙上,向人們講述他與病魔抗爭的故事,為艾滋病的研究募資,並呼籲人們以理性、平等的態度對待艾滋病患者。在此期間,瑞安結識了包括美國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流行巨星邁克爾·傑克遜在內的眾多名人。 "


1990年初,瑞安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但他在自己最後一次出席公開活動時,仍以樂觀積極的心態示人。同年3月,他出現了嚴重的呼吸道感染,被送入了賴利兒童醫院進行救治。4月初,瑞安不幸因病去世,時年18歲。三天後,他的葬禮在一家教堂舉行,逾千人出席,著名歌手艾爾頓·約翰等人為他抬棺,前總統里根在報紙撰文悼念他。 "

圖為美國當局在簽署一項關於艾滋病的法令後,官員向瑞安的母親致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