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墳墓重山,房屋向水」什麼意思?老農爲何這樣說!

在農村,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一切生物的繁衍與生息都離不開最初的本能,就如大雁南飛,龜蛇冬眠一般,各有其道,而人也不例外。

自古而來,在農村這片田野上,不管是古老城市建築,還是普通的民居庭院,無處不彰顯農民的智慧。就如同俗語一般,雖經百世蒼桑卻依舊閃耀光芒。相較於《詩經》華麗的用詞來說,俗語略顯樸實,這源於其形成的環境。“詩經”的受眾不同多為士大夫,而俗語的發源,在於“鋤禾日當午”下的農民。在實際農事生產生活中,這些俗語,飽含了人間疾苦,又充斥著對樂觀生活的嚮往,可以說“俗語”真的不“俗”!

農村俗語“墳墓重山,房屋向水”什麼意思?老農為何這樣說!

其實,詮釋一項事物或一則俗語,莫過於真真切切的體驗其產生的根源,以及流傳的方式,這也是一種瞭解傳統,體驗傳承的一種方式。在農村,我們常聽老人講“墳墓重山,房屋向水”,很多年青人不懂,主要是體驗的缺少。這也是很多農村的一些古老技藝逐漸被遺忘的原因。今天我們以此則俗語為線,暢談農村俗語的傳承。

墳墓重山

在人的一生中,生死都是一種必然。在農村有“向死而生”之說,從古老的文明傳承而來,農民對於人一生中最後一個儀式十分的看重。在農村,家中老人過世,我們常稱之“老了”,“走了”,“薨”,卻忌諱說“死”字。老人過世,家中子侄披麻戴孝,長子摔“老盆”,孝子執“哀杖”,出殯時,眾孝子匍匐道路兩側,眾親友“路祭”送老人最後一程。然後安葬,出殯之禮完畢。

農村俗語“墳墓重山,房屋向水”什麼意思?老農為何這樣說!

在農村,墳墓的位置選擇早有定數,俗話講“山管人丁水管財”,在過去農村的生活十分艱苦,人們的生活大多靠山吃山,因此,山成了農民基本生活的物質來源,再者老人常說“面對青山出孝子”,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了墳墓與青山之間的關係。

房屋向水

在農村,相較於“墳墓”來說,房屋是生者居住的地方,因此在居住的環境以及自身的發展上有所講究。在過去那個艱苦的歲月中,人們的意識中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總是希望自己的運氣會好一些,而水為流體,流動產生方向,如果門前一潭死水,水質不好也極容易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因此,此“水”應為活水。

農村俗語“墳墓重山,房屋向水”什麼意思?老農為何這樣說!

在著,過去農村的生活極為不便,交通有限,但出於水運航道處的人家經濟多發達,因此在農民眼中“有水的地方就有財富”!

總之,農村的風俗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她包含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講述了一些日積月累的經驗,當然,隨著社會的變遷,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有些俗語缺少了傳統的土壤,在新一代年輕人眼中不屑一提,但是,我們仍需以謙虛學習的心態去感受,去了解她們。

農村俗語“墳墓重山,房屋向水”什麼意思?老農為何這樣說!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追尋最美的鄉土記憶,感謝您的閱讀。祝您身體健康,福往福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