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改薄」:攻堅克難促教育均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千秋大業,教育為先。教育作為民生之本,是我市實現“科學趕超、後來居上”的“神經中樞”和“最強大腦”。

“哪怕只上一個項目,也要加快學校建設;哪怕只進一名財政供養人員,也要留給教師;哪怕只有一元錢投入,也要花在孩子們身上。”菏澤市委書記孫愛軍把發展教育事業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縣區黨政正職要自覺當好“教育書記”、“教育縣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舉全市之力發展教育,市委常委會每年聽取兩次教育工作彙報,市政府常務會議每次必研究一個教育議題,市政府把“全面改薄”等重點教育工作列為民生工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市面向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發力,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全力保障教育用地、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一時間,成方連片的校區項目緊密開工,新建、擴建的校舍不斷聳起。

均衡配置教育資源讓學生沐浴公平陽光

要讓人人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卻非易事,這其中,最大的制約因素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地理位置、經濟發展、工資水平、教育理念,多種主客觀因素都是制約不均衡的關鍵,雖然質量均衡是命脈,但資源均衡這一步首先要邁得堅實。

“隨著棚戶區改造,城區不少新建小區拔地而起,教育資源配置顯得尤為重要。以長江路、廣州路交會處附近的片區為例,周邊小區大約有居民一萬戶,將近三萬多人,每年都有很多適齡兒童需要上學,在這裡建一個小學迫在眉睫。”市開發區社會事業發展局局長張言國說。

武漢路小學計劃總投資3200萬元,規劃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設計小學教學班36個和1所幼兒園,可容納學生1620人。學校音體美、計算機室等各類功能教室一應俱全,不僅能滿足周邊兒童就近入學需求,還將大大緩解附近學校的“大班額”問題。

“武漢路小學將與開發區實驗小學採取共建模式,共享教育資源,這是對優質教育的保障。”張言國說。

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宿舍樓,一間間啟迪孩童興趣的圖書室、實驗室、興趣活動室,一塊塊肆意奔跑著學生的綠蔭操場……城區小學在新建擴建時,農村小學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不少農村小學也在不斷擴建。

在牡丹區馬嶺崗鎮穆李明德小學就讀的10歲小學生王博,就深刻感受到了校園的變化。一向非常喜歡捏麵塑的他,剛入小學時沒有機會在學校裡學習麵塑,現在每天課餘時間可以和學校麵塑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專門設置的教室裡學習麵塑。“以前,學校的教學用房非常緊張,連上課的教室都不夠。‘全面改薄’以後,學校搬遷到新的校址,建設了兩棟教學樓,還配備了各種活動室,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穆李明德小學美術教師常偉華說。

今年全市將新建學校37處,改擴建學校107處

小學通過擴建、改建,硬件設施有了明顯改善,中學同樣是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

在成武縣新一中校園內,嶄新的教學樓排列有序,辦公樓、圖書樓、信息樓、藝術樓、實驗樓寬敞、明亮、大氣儒雅、新式簡約;學生公寓8人間宿舍有獨立衛生間、洗漱間,設施齊全、生活便利;新校區餐廳寬敞明亮,桌椅擺放整齊,飯菜花樣多,經濟又實惠,可滿足學生不同口味……“現在的學校硬件改善了很多,空調、獨立衛生間、直飲水,很多現代化設施,現在的孩子幸福多了。”成武縣教育局副局長楊繼珍說。

“這個項目佔地230餘畝,總投資4億元,計劃建設120個教學班,可容納6000名學生,通過引入衡水的優質教育資源,既保證學生優進優出,又保證學生低進高出,同時通過課程多元化,促進學生個性成長和素質教育。”楊繼珍說。

這些新建、擴建的學校僅僅是菏澤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按照規劃,2018年全市需完成新建改擴建144處義務教育學校的建設任務,其中新建學校37處,改擴建學校107處,需投入資金24.37億元。截至到5月底,全市共開工學校114處,開工率79.17%,其中新建學校24處,改擴建學校90處;完成投資61164萬元。

在 “全面改薄”方面,2018年全市需建設校舍64.39萬平方米,運動場地32.37萬平方米,投入設備購置資金5747萬元。截至5月底,“全面改薄”共完成資金5.4億元,佔規劃的45.84%。校舍開工建設面積47.28萬平方米,佔規劃的73.43%;運動場地開工建設面積19.65萬平方米,佔規劃的60.68%;設備購置完成投資3538.65萬元,佔規劃投資的61.58%。

今年公開招聘教師3502人,70%分配到農村

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除了改善辦學條件,放開師生比的限制,在資源配置和先進教學手段上滿足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還不能忽視教師團隊的建設。

“要利用激勵和行政手段把優秀的高校畢業生補充到薄弱學校,把好‘進口’關,紮緊‘出口’關,採取有效措施將他們留住,並不斷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市教育局負責人說。

自我市實行校長職級制管理後,全市共交流校長教師3800餘名。同時針對農村中小學校長、教師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每年培訓農村教師兩萬人以上。為了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我市不斷向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為保證均衡發展,尤其向農村傾斜。2018年我市公開招聘教師計劃3502人,新補充教師70%分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4月28日,市直學校完成音樂、舞蹈、體育學科面試前置工作;5月6日進行了全市教師招聘筆試;5月27日,市直學校完成了非面試前置學科面試工作;各縣

區面試工作於6、7月份進行;8月將進行新入職教師體檢、考察和崗前培訓工作,9月份正式上崗……關於教師招聘的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只為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的教師隊伍。

根據《菏澤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 (2015—2020年)實施細則》,2018年全市51個鄉鎮 (辦)(62個鄉村)有教師週轉宿舍建設任務,建設面積14.59萬平方米。截至5月底,已開工鄉鎮(辦)40個,佔規劃的78.43%,開工建設面積12.01萬平方米,佔規劃的82.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