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今天,公元2018年7月6日,是中美本輪“貿易戰”正式開打的日子,首批340億美元商品互相加徵25%關稅措施開始實施,雙方正式打響了本輪“貿易戰”的第一槍,從前期口頭上的互懟邁入了實質性開打階段。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來而不往非禮也,針對美方的霸權做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2018年6月16日凌晨霸氣回應: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545項約340億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對其餘商品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佈。

中國對美國自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的340億美元商品中就包括大豆、玉米、小麥、大米、高粱、牛肉、豬肉、家禽、魚、奶製品、堅果和蔬菜等農產品,其中大豆、玉米和豬肉產品加徵關稅以後,對於中國畜牧飼料行業將造成的影響是最受行業內人士所關注的,那麼從今天開始加徵25%關稅以後,中美雙方以及行業內企業或人士,究竟誰會得利?誰又會痛呢?

加徵美國玉米關稅,對中國影響不大,美國將面臨玉米滯銷困境

我們先來看一看開戰後對中美雙方玉米市場的影響。首先,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糧之一,現今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為主要食糧,其中亞洲人的食物組成中玉米佔50%,多者達90%以上,非洲佔25%,拉丁美洲佔40%;其次,玉米是飼料之王,世界上大約65-70%的玉米都用作飼料,發達國家高達80%,而中國飼料行業也是多以玉米-豆粕型日糧為主,是畜牧業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石;第三、玉米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產二、三百種產品,其初加工產品和副產品可作為基礎原料進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發酵、醫藥、紡織、造紙等工業生產中製造種類繁多的產品。

對中國來講,據農業部公佈的5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報告顯示:2018/19年度,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將調減至34950千公頃,比2017/18年度減少495千公頃,單產為5995公斤/公頃,比2017/18年度減1.6%,總產量為2.10億噸,比2017/18年度減2.9%。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目前國內玉米供應主要依靠臨儲拍賣。截至6月底,已成交但尚未出庫的玉米仍高達3000萬噸以上,玉米市場供給充裕。我國玉米進口實行配額制,關稅內進口配額為720萬噸。從2016年以來,烏克蘭進口玉米佔我國玉米進口總量的80%以上,美國玉米進口量及進口占比均已明顯下降,因此對於中國來講,對美國玉米加徵進口關稅之後,將大幅減少對美國玉米的進口,增加來自其他國家的玉米進口數量,從而對我國玉米的供給和價格影響不大,對畜牧飼料行業的影響也不會大,甚至會進一步促進我國玉米種植的發展。

而對美國來講,中國一直是美國玉米最大的出口國,是中國消費了美國接近四分之一的玉米,僅2017年一年,我們就進口了283萬噸的玉米,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減少美國玉米進口,美國將會有70萬噸玉米無法賣給中國,面臨滯銷的困境。僅在2018年1月份,美國被取消的農產品訂單數額就價值4000萬美元,不僅如此,我國還將會繼續縮減對美國的玉米進口數量。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加徵美國大豆關稅,中美雙方將是雙輸的局面

針對此次貿易戰對中美雙方的影響,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院長李曉教授專門發文談到:人民對高質量生活的嚮往和需求,使得植物蛋白不可或缺,大豆作為主要的植物蛋白來源,一方面滿足人民對植物蛋白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大豆經壓榨後的副產物-豆粕則是發展畜牧行業最主要的蛋白原料來源,是保障畜牧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李教授還強調:2017年,中國自產大豆1400萬噸,總進口量是9554萬噸,中國滿足對大豆的需求嚴重依賴進口;此外,大豆生產非常耗費土地,據測算,平均每生產一噸大豆大約需要八畝土地,若把所有的進口大豆換成中國自種,則需要消耗7.6億畝的土地,而中國的農業耕地紅線是21億畝,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種大豆顯然不可能,因此大量進口成為必然。

對中國來講,目前世界60%以上的大豆主要買家是中國,其中約一半來自於美國。今天,中國正式對美開始加徵25%的大豆關稅後,很多美國大豆就無法出口到中國了,中國買家肯定會轉而擴大從巴西、阿根廷,甚至是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大豆進口量(實際上,中國正在這麼幹,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6月26日通知,7月1日起,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大豆進口關稅稅率將從3%調降至零)。但中國的需求是巨大的,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很難在短期內滿足中國大量的需求,需求大於供給,不僅如此,這些國家的大豆生產成本明顯高於美豆,這勢必會對國內的豆粕價格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前期還沒有正式開始加徵關稅,國內豆粕價格聞風就暴漲了近250元/噸),進而增加飼料成本,這在當前中國養殖業低迷的市場行情下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而對美國來講,中國買家減少採購美豆,將會對美國大豆種植農民的收益造成的非常大的影響,對特朗普也而言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美國主要大豆種植州基本上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綜上所述,中美雙方就大豆爆發貿易戰,對雙方而言,沒有得利者,將是雙輸的結局。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再次加徵美國豬肉關稅,美豬肉成本優勢將不在,中國養豬業將獲益

中國於4月2日對美國豬肉產品加徵了25%的關稅,而今天中國則開始對美國豬肉產品進行第二輪加徵關稅(目前還沒有其他任何美國產品被連續兩次加徵關稅),根據一位業內專家的計算,在扣除10%的增值稅後,美國豬肉出口到中國的總關稅將從7月6日起高達88%。

對中國來講,中國是當之無愧的國際豬肉貿易第一買家,每年全球豬肉總貿易量約700多萬噸,其中中國的進口量為300萬噸左右。在高額關稅作用之下,美國豬肉的競爭力將會大大縮減,成本優勢將不在,對中國出口量肯定要降低。行業人士評價,包括德國、西班牙在內的諸多歐洲國家的豬肉產品品質比美國豬肉還要高,加了關稅後,美國豬肉喪失價格優勢,基本無競爭力可言。此外,2018年我國生豬市場供應充足,豬價低位徘徊,減少豬肉進口,國內市場的豬肉供應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對於推動我國低迷豬價市場行情的逐步恢復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而對美國來講,據報道,美國每年的對外豬肉出口量約200多萬噸,最近幾年,中美豬肉貿易在2億美元至4.5億美元之間,失去了中國買家後,將會對美國豬肉產業造成巨大沖擊。美國肉類出口協會(USMEF)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an Halstrom表示:中國是美國豬肉、特別是豬下水的重要出口市場,2017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309,284噸的豬肉和豬下水,價值6.631億美元,從出口量和出口價值來看,中國分別是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的國際市場。僅從豬下水來看,在出口量(181351公噸)和出口價值(4.252億美元)方面,中國都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市場。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豬肉、大豆和玉米竟成了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