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羊街涼粉堪稱地方一絕。涼粉千百年來只用豌豆粉做,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蕎涼粉、豆涼粉、米涼粉等等一說。叫法也只叫涼粉,沒有什麼豌豆粉、稀豆粉、黃涼粉、黑涼粉、綠涼粉等等莫衷一是的稱呼,像極了羊街人的耿直、誠實,只認一個理兒。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湯池老醬是地方特色性很強的產品,是其他地方難以複製的美食調味品。在湯池已有三百多年的製作歷史,享譽四海、質量出眾。除了傳統工藝外,還在於水質優良、地理環境及自然條件優越等,使之成為雲南少有的名優土特產品。湯池老醬的品質得益於湯池的自然環境和特殊的水質資源及少有的氣候條件。湯池年平均氣溫16度,是人類生活的最佳氣溫。高原明珠陽宗海適時調節著炎熱的夏天,讓夏無酷暑。而溫泉則調節著寒冷的冬天,讓冬無寒氣。這樣的自然條件利長萬物,利養萬物、利造萬物、利存萬物.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昆明太和豆豉是雲南省著名的傳統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相傳太和豆豉原產在江西省太和鎮,清康熙年間傳入四川,後從四川傳入昆明。長期以來,昆明製作豆豉的師傅,根據本地的原料和人們的口味,對原配方和工藝不斷進行改進,使之逐漸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奶油回餅是雲南的傳統產品之一,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做法是將段質面婁用鮮酵母發好後,把白糖粉、奶粉、奶油、泡打粉、花椒等合入面中拌勻,再擀成片,用橢圓形沖模壓成型後烘焙而成。奶油回餅含葡萄糖、麥芽糖、澱粉、蛋白質等成分,營養豐富,易於消化。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凡是來雲南的遊客,都不會忘記品嚐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雞湯一碗,每碗不少於600克。二是切成片類的食品,其中包括生的薄肉片、腰片、雞片、魚片各一盤,加上處理過的豆腐皮、韭菜、綠豆芽、豌豆尖、香菜和蔥各一盤。三是米線。除了最為著名的過橋米線,米線還有很多種吃法,有機會的話,不妨都嘗一嘗。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可以說端仕小鍋是昆明城最好吃的小鍋滷餌絲。關於這家店還有一個小故事:民國期間,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開辦永順園,以小鍋氽肉米線、氽肉餌絲著名。一天,因翟師傅勞累過度,氽肉餌絲下鍋後,他跑到外面抽水煙筒,回到廚房氽肉餌絲裡的湯全乾了。恰逢顧客催得急,翟師傅只得忙下滷水和紅油,翻顛幾下後端上桌,顧客一吃,大為稱絕,問這是什麼餌絲,翟師傅急中生智答“滷餌絲”,後成為昆明著名小吃。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豆麵湯圓是雲南最傳統的湯圓做法,在不少糖水鋪或是小吃店你都能找到它的蹤影,老昆明說到它時更有無數和它相關的美味描述。其實好吃的豆麵湯圓,做起來並不難,把煮好的湯圓放到裝有豆麵的盆裡輕輕搖晃,湯圓就裹滿了香香的豆麵,最後再澆進一些紅糖汁,讓包了豆麵的湯圓不那麼幹,更讓湯圓皮有了豐富的味道。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調糕藕粉也是雲南味一絕。做法是將剛蒸好的香甜米糕加入藕粉之中,再澆上一勺紅糖汁,吃的時候要把三樣精彩的美食伴在一起,這也是“調糕藕粉”名字的由來。吃進嘴裡,滑糯的藕粉包裹著鬆軟的米糕,混著紅糖特有的焦香醇甜,味道很是豐富。在昆明幾乎所有的小吃店都可以吃到調糕藕粉,彷彿城市的獨特印記,也成為離鄉的雲南人心中魂牽夢縈的家鄉氣息,旅遊者嚴重樸實的雲南味道。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玫瑰米涼蝦.米涼蝦是雲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用溼紗布將乳扇蓋好使之回軟後,剪成寬3毫米的條。鍋上火燒熱,移到小火上,注入冷花生油下乳扇條迅速翻動,使之受熱均勻,炸泡成蛋黃色,撈出放入木框模內。將白糖、蜂蜜、始糖、豬油、水上鍋,上火。到能拉出絲時起鍋倒入炸好的乳扇條中,撤上芝麻,充分拌勻成型(大塊狀)出模,用刀切成寬4釐米、長5釐米的長方塊,待冷卻後裝盤。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燒雞樅.雞樅又名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是雲南的著名特產,因肥碩壯實、質細絲白、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相媲美,故名雞樅。它含有鈣、鎂、鐵、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雞樅中的氨基酸含量多達16種,含磷量高是雞樅的一大特點。人體需要補充磷時,可常吃雞樅。燒雞樅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味道鮮、甜、嫩、香,簡直可以和雞肉相媲美,還能養胃、提神。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東川的麵條是雲南最好的,絲好,久煮不爛,又香又滑。東川麵條之所以味道很好,是因為這裡的水質、土壤和陽光都很特別。最值得推薦的是滷麵,汁香,佐料多,面軟,吃到嘴裡,那才叫享受。因為麵條出名,東川已建起幾個規模很大的麵條廠,麵條已經作為饋贈親友的上佳禮品。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回餅是昆明特有的名點。它細白如雪,鬆軟爽口,清香鹹甜,老幼皆宜。雲南回餅不僅風味殊異,而且來由也有奇特。50多年前,"合香樓"糕點鋪的一位硯師傅把麵糰搓好後,發現忘了加雞蛋,這時麵糰已酸,繼續發酵,面要變質,不發酵又做不成麵包。正在發難之時,一位名叫李清祥的師傅說:"加些小蘇打做成烤餅吧"!於是他們就把麵糰擀成一釐米厚的面片,切成二釐米見方的小塊,為了和其他糕點有所區別,又在生胚中心加了一個紅花,上爐烘烤。萬沒想到,出爐一看,色如白雪,形如玉塊中間一點紅,好似雪裡紅梅分外妖嬈,試嘗之後,清香爽口,鬆軟味美,分外好吃。師傅們都很高興。一位師傅說:"這餅是發麵返回來做成的,就叫回餅吧!"回餅送到店內,由於新奇而味好,很快被顧客搶購一空。後來,他們在配料中加上適量的椒油、精鹽等。味道更佳,成為"合香樓"獨家經營的名牌產品。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昆明鮮花餅是季節性較強的名特點心,其中尤以桂美軒糕點廠生產的玫瑰鮮花餅最為著名。昆明桂美軒糕點廠製作鮮花餅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工藝十分考究。採摘含苞欲放或剛剛開放的玫瑰鮮花篩選後去掉花托,分開花瓣,加工處理為糕點的餡心;然後包上酥皮成型,烘烤冷卻後即為成品。鮮花餅製作過程要求迅速,必須在一天之內完成,並及時將產品上市出售,以充分顯示玫瑰鮮花餅的幽香和鮮美。鮮花餅白嫩潔淨,香甜酥軟,花瓣可辨,香氣宜人。最大的特點就在一個"鮮"字。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腿月餅是獨具風味的雲南名點,亦稱滇式月餅,它與蘇式月餅、廣式月餅相比各有千秋。雲腿月餅是用雲南特產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豬油、白糖等為餡心,用昆明呈貢的紫麥麵粉為皮料烘烤而成。其表面呈金黃色或棕紅色,外有一層硬殼,油潤豔麗,千層酥皮裹著餡心。這種月餅既有香味撲鼻的火腿,又有甜中帶鹹的誘人蜜汁,入口舒適,食而不膩。因而,它是中秋佳節家人團聚的必備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臭豆腐是雲南民間頗為盛行的一種名特豆製品,以昆明市呈貢縣所產品質最佳,且歷史悠久。呈貢臭豆腐相傳始於清康熙年間,最早是由該縣七步場村的王忠發明的。康熙帝品嚐後,對其美味甚是讚賞,列為"御膳坊"小菜之一,並賜名為"青方臭豆腐"。呈貢臭豆腐以優質黃豆為原料。製作工藝較為複雜,黃豆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道工序。呈貢臭豆腐質地軟滑,散發異香。先人讚譽雲:"味之有餘美,玉食勿與傳"。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古醫書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昆明風味糕點,系選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採用傳統“兩面火”烘烤工藝精心配置而成。每盒裝八件,有八個品種、八種口味,故稱“滇八件”。有硬殼火腿餅、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雞棕酥、火腿大頭菜酥。風味獨特,包裝精美,為饋贈佳品。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人不僅會欣賞。這些美麗的鮮花,還會把它們加工成食品,其中用玫瑰花,製作的玫瑰糖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佳品。玫瑰糖的製作是以玫瑰花為主要原料,把新鮮的玫瑰花瓣洗淨晾乾水氣後裝入罐中,然後在罐中放入搗碎後的紅糖塊,並注入清酒。注入的清酒以淹沒玫瑰花瓣為宜,然後封存貯藏在陰涼的地方,歷時半年方能食用。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在享用冰涼的木瓜水和火涼蝦(米豆腐)時總會加入一點玫瑰糖調味,不但冰涼滋潤還有玫瑰的清香。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斑銅是我國獨有的金屬工藝品 ,至今上有近200年曆史。斑銅工藝製作複雜而嚴格,採用高品位的銅基合金原料,經過鑄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複雜的後工藝處理製作和成它“妙在有斑,貴在渾厚”,褐紅色的表面呈現出離奇閃爍,硯麗斑駁,變化微妙的斑花而獨樹一幟,堪稱金屬工藝之冠。斑銅製品分為“生斑”和“熟斑”兩種。生斑:即採取天然銅礦石加工而成,斑礦罕得,原料不易,產品甚少,被稱之為稀世珍品。熟斑:通過獨特的冶煉熔鑄加工而成,工藝雖複雜,但不愁原料,產品較為豐富。雲南斑銅工藝品在造型上不僅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特色,還吸取了雲南青銅和中原青銅文化的藝術營養,並結合現代雕塑手法和先進工藝,在充分顯示斑花特點的前提下輔以簡潔洗煉的裝飾圖案,使其達到藝術的完美和統一。目前已形包括人物、動物、花卉、瓶罐、爐尊、壁飾、器皿等六大類的斑銅系列產品。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路南乳餅是雲南昆明彝族的傳統食品。其中以路南彝族自治縣的乳餅最為正宗。乳餅長約25~30釐米,寬10~12釐米,呈斜長扇形,兩扇疊套在一起,稱為“一對”。相傳彝族牧人長期趕著羊群到水草豐盛的地方去放牧,由於遠離村鎮,每天都要把吃不完的雪白羊奶倒掉。一位年輕聰明的牧人,眼看瓊漿玉液般的羊奶傾倒於地,心中十分惋惜,後來,他從鄰居製作豆腐中得到啟示,經過反覆實踐,創制出用酸漿點羊奶製作乳餅。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黃燜雞是雲南昆明的特色菜。採用山區土雞,選用優質花椒、草果、大蒜、幹辣椒、生薑等十幾種配料,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烹飪技術相結合而獨創的地方風味特色食品。其色鮮味佳,香氣撲鼻,油而不膩,味道獨特。黃燜雞是一道很有特色的菜,尤其是用三黃雞製作的黃燜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味道鮮美,是一道不可錯過的美食。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米酒是雲南昆明的特產。選用雲南優質粳米、糯米,配以一定比例,經發酵釀造,壓榨過濾,澄清盛裝於鮮竹筒中。隨著存放時間延長,酒色增濃,固形物增多,酒度回降,溶量漸減,但不影響飲用。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涼拌米線是雲南昆明的地道美食。其配料有爆香花生末,炒過的芝麻粒,燙熟的韭菜、木耳和豆芽菜,新鮮青筍切絲,切塊土雞;作料有甜醬油、鹹醬油、蒜水、麻油、芝麻醬、花生油、酸醋、薑汁,辣椒油等,和當天生產的米線拌在一起,新鮮又美味。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火腿豆燜飯是雲南昆明的名特風味小吃。它的製作有很多講究。首先在選料上,要用西雙版納的糯米、瑞麗的遮放大米、宣威縣的老火腿、宜良的鮮嫩豌豆、磨黑縣的精鹽、日本的味素和用雞、鴨、豬肉熬製的上湯;其次在製作中要將鮮嫩豌豆去殼,剝皮洗淨,熟火腿去皮切成黃豆大的小丁,糯米、大米淘洗乾淨浸泡2小時後煮熟。鐵鍋加豬油,上火燒至七八成熟,倒入蠶豆末、火腿丁炒香,加食鹽、味精、上湯,倒入米飯,均勻地覆蓋在蠶豆末上,用小火將湯汁燜幹,然後在鍋內顛炒,將米飯、蠶豆末拌合均勻即可上桌。這道燜飯富於營養,讓人百食不厭,因而作為一種佳味美餚長久地保存下來,深受昆明人喜愛並揚名省內外。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太師餅,是雲南昆明風味小吃名點之一,配以一杯熱茶食用,大有太師風度。太師餅皮酥,味香,鹹甜皆備,而為文人會友的必置佳品。京式糕點中有一種太師餅,據老糕點師傅說,這種餅是商朝紂王的太師聞仲發明的。武王伐紂,紂王派太師聞仲率兵抵禦,聞仲製作了一種甜味糕餅,作為行軍乾糧。後來這種餅傳到民間,就被叫做太師餅。聞仲也因此被糕點業供奉為祖師。北京解放前,各行各業都有一位祖師,像神佛一樣受到本行業的供奉與尊敬,如中藥行業供奉孫思邈,稱為藥王;建築行業供奉魯班;屠宰行業供奉樊噲等等。當然,聞仲製作太師餅只是傳說而已,無可稽考。不過太師餅卻一直為人喜愛,京式糕點八大件中就有太師餅。其餡有棗泥、豆沙或白糖等等。現在有的糕點店把太師餅寫成太史餅,“太史”當為“太師”之誤。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都督燒麥是昆明的名特色小吃。宜良燒賣,何以冠以都督二字?說來有一段趣聞。相傳,清宣統年間,宜良城有一祝氏映興園,專賣煮品,燒賣,滷菜,尤以燒賣馳名。由於食客甚多,食者限購3個。一日,雲南督軍唐繼堯親臨此店慕名吃燒賣,亦只賣給三個個,唐再要,祝氏道:“即使駕到也只賣三個。”後來祝氏得知唐便是真都督。此事後被傳為佳話。“都督燒賣”由此得名。祝氏燒賣的確是燒賣中的“都督”,加鹽又不成,蘸醋又不酸,肉多又不膩,餡心又飽含汁,妙就妙在此。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四喜湯圓是昆明的名特色小吃,糯黏可口,餡不雷同。原料:糯米粉,粳米粉,赤豆,芝麻,綿自糖,桂花,豬肉茸,冬筍丁,豬板油丁,熟豬油,松子仁,瓜子仁,芝麻油,鹽,味精。製法:豬板油丁拌上糖、松子仁、瓜子仁。將糖、桂花、芝麻拌勻。鮮肉茸中加鹽、冬筍丁、味精拌勻。赤豆煮熟,擦成細沙,拌入糖、熟豬油。糯米粉、粳米粉加沸水揉成米粉團,揉勻、搓條、摘劑,分別包入豆沙餡、芝麻餡、豬板油丁餡、肉餡,成四喜圓子,下鍋煮熟,裝碗。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十八怪之一,是用牛奶或者羊奶先做成紙一樣的薄片,當有人來買的時候,先在奶片上塗抹上一層玫瑰花漿,然後在小火爐上烘烤,邊烤邊用一根小棍兒捲起來,有點像作棉花糖。 烤乳扇吃到嘴裡有股淡淡的酸味,有點像奶酪的味道。那經過火烤而散發出的奶製品特有的濃郁的乳香,是所有喜歡奶製品的人都無法拒絕的。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中國咖啡種植集中在雲南省和海南省,雲南產量較大,近年年產2.6萬噸左右,佔全國產量的90%。雲南咖啡據說是七八十年前由法國人傳過來的。主產品種是阿拉比卡Arabica,即所謂的小粒種咖啡,國內俗稱雲南小粒咖啡。雲南優質的地理氣候條件為咖啡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種植區以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州。雲南自然條件與哥倫比亞十分相似,即低緯度、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出產的小粒咖啡經杯品質量分析,屬醇香型,其質量口感類似於哥倫比亞咖啡。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鮮花餅是一款以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以“花味、雲南味”為特色的雲南經典點心代表。鮮花餅在雲南當地烘焙品牌大都均有銷售,其中以嘉華餅屋最富盛名。每年4月,等待鮮花餅的上市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共同期待,排著長隊等待購買新鮮上市的鮮花餅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景象。據史料記載,鮮花餅早在300多年的清代由一位制餅師傅創造,由於鮮花餅具有花香沁心、甜而不膩、養顏美容的特點,而廣為流傳,從西南的昆明到北方的天津均有所見。晚清時的《燕京歲時錄》記載:“四月以玫瑰花為之者,謂之玫瑰餅。以藤蘿花為之者,謂之藤蘿餅。皆應時之食物也。”食用玫瑰花的花期有限,而這種餅只用食用玫瑰花的花瓣,這也是鮮花餅頗顯珍貴的一個原因。隨著鮮花餅名聲的日益昇華,經朝內1的進貢,使之一躍成為宮廷御點,並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並獲得其欽點:“以後祭神點心用玫瑰花餅不必再奏請即可。”食材—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在回族獨具特色的麵點食品中,炸油香被看做是真主賜予給穆斯林的聖潔、佳美的食品,只有在紅白喜事或逢年過節時才能炸制油香,相互贈送,以示祝福和紀念。雖然油香炸制起來十分簡單,只需把發酵好的麵粉做成圓餅、下鍋用油炸熟即成。但炸制之前需洗手、焚香,以示態度虔誠。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春捲是一個比較普及的大眾小吃。全國各地皆有不同的春捲製作方法和口味特點。雲南春捲是雲南人民在長期的飲食實踐中,總結和創新出來的一個品種,有別於我國其它地區的春捲口味,突出了雲南地方特色。雲南春捲的餡料調製精細,選料講究而刀蠛細膩,統一要切成如末大小的丁。皮坯攤制要薄,炸好後要酥、香、脆,色澤要求金黃均勻。口感外脆內嫩,微有滷汁,鹹甜適中,鮮香可口。雲南壽卷配科多,要用甜醬油調味,特別要加香椿和韭菜以顯示春臨大地,百物復甦,春意盎然。成品色澤金黃,整齊美觀,外酥內軟,鹹中回甜,餡鮮味美,蘸吃醋汁,醒腦開胃。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白藥是雲南省出產的傳統中成藥。由於它對於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火去腫,排膿驅毒,具有良好療效,因此成為主治各種跌打損傷、紅腫瘡毒、婦科血癥、咽喉腫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藥品,從二十世紀初行銷於世以來,蜚聲中外,歷久不衰,被譽為傷科聖藥。近年來研究發現,雲南白藥還具有抗癌、抑制腫瘤的作用。是由雲南民間醫生曲煥章吸取民間傳統配方,經過多年鑽研和實踐而首創配製的,最初取名為“百寶丹”,後稱雲南白藥。目前,雲南白藥有傳統瓶裝和膠囊劑白藥兩種。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斑銅工藝品.雲南傳統工藝品。全國僅有昆明市斑銅廠生產。註冊商標"孔雀"牌。採用高品位的銅基合金原料,經過鑄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複雜的後工藝處理製作而成。以其渾厚、典雅、古樸造型,褐紅色表面呈現離奇閃爍、瑰麗斑駁的藝術效果,為中高檔陳設觀賞工藝美術佳品。1978年,銅牛虎在全國工藝術美術展覽中被評為國家級珍品。1978年,銅牛虎在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中被評為國家級珍品。1983年,斑銅工藝品獲輕工業部百花獎。1990年永寧麒麟獲90年中國旅遊購物節金獎。1995年,產量為6888件,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法國、泰國、緬甸、日本等國和香港地區。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豆燜飯,是雲民間傳統時鮮風味飯品。每年春夏兩季,各家各戶都要吃上幾次豆燜飯。屆時,農家摘取碧綠欲滴的蠶豆與臘肉炒制後,再與大米合烹成飯。因它製作簡便,有飯有菜,既葷又素,故被廚師加以改進,進入市場乃至上了筵席。席點豆燜飯,選用有名的宣威火腿,配上碧綠的菜豌豆米。成品色澤紅、綠、白相映,滋味香、鹹、甜、糯並存。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豌豆粉是雲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製品。是用幹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後凝回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薑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後烹調可熱吃或涼吃。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中益氣,解毒利用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暢,下腹脹滿,消渴,婦人乳閉等症。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鹽餅子是昆明地區的大眾小吃。分甜、鹹兩種,以鹹味的居多。用小麥麵粉加酵母和水調和成麵糰使其發酵,加入小蘇打中和酸味。用熟豬油、花椒油、食鹽、炒熟的麵粉拌成椒鹽麵糰。將酵麵糰摘成小劑,每個小劑中間包上五分這一椒鹽麵糰,用擀麵杖經過反覆疊、壓擀,呈斧頭形,用平底鍋上火,鍋底布少量植物油,下入生坯用小火烙至兩面金黃。由於鹽餅子用的是發酵麵糰,成品形膨鬆柔軟,外皮香酥焦脆,有不太明顯的酥層,內部軟和化膩,口味酥香微麻。如是甜餡,則是內部包上由白糖、炒香的芝麻、陳皮和糖板油切成的小丁拌合的餡,香甜可口。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破酥包子是滇味麵點中的傳統小吃。皮坯使用的是低筋精白麵粉,經充分發酵、兌鹼,再用上等潔白的熟豬油與麵糰共製成酥層。餡心分甜、鹹兩種,甜餡是用熟雲腿加白糖、蜂肉丁(精多肥少)、冬菇末、蔥、薑末,用調料甜醬油、味精、胡椒粉調好味,放入鍋中炒香、勾芡、晾晾即可。包子造型比較簡單,造型過於繁雜會影響皮坯酥層的形成。蒸制時用旺火一氣呵成。包子出籠後飽滿潔白,收口處微開,隱約可見內部餡心。每個包子都墊有一張潔淨白紙,以避免粘籠,撕去白紙,趁熱臨口,皮坯酥軟醇香,入口有化溶之感。若是甜餡,雲腿鮮鹹,白糖及蜂蜜甜而不膩,甜不壓鹹,先甜後鹹,相得益彰。糖腿餡心是滇味糕點及小吃中的創舉,有甜有鹹,有葷有素,在我國諸地方小吃品種中堪稱一絕。 破酥包子原是昆明的地方小吃,現已引進各大賓館飯店,在諸多的高檔筵席、宴會、自助餐、風味餐中皆可見到破酥包子。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烤煙,又稱雲煙或雲葉。以其品質優良,菸葉油潤豐滿,組織細膩,顏色金黃,光澤好,彈性強,菸鹼含量適中,含糖量高,燃燒性好,清香撲鼻,煙味醇和著稱。95年全國烤煙質量評比,雲煙名列第一,自此馳譽中外。雲南生產的烤煙,除保證省內捲菸生產和外貿出口外,還供應全國22個省、市、區的84個捲菸廠,作為生產甲級捲菸的配料。如上海出產的“中華牌”高級香菸,配用雲煙三分之一左右。雲南捲菸優質名牌產品有16個牌號,21個規格,其中以雲煙、紅塔山、阿詩瑪、石林、恭賀新、紅山茶、紅梅、大重九、紅河等,最受消費者喜愛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菠蘿飯.菠蘿不象芒果,末成熟的菠蘿我們堅決不敢吃,因其麻、澀,難以入口,嘴饞的我們總是耐心等它變成金黃色。菠蘿的吃法就多了。可以把皮剝了,直接吃;也可以蘸鹽和辣椒吃,又甜又鹹又辣,味道怪怪的。不想把菠蘿當水果吃也行,那就當菜吃吧。將菠蘿去皮,切成薄片,倒進油鍋裡炒肉絲,起鍋時灑上蕪荽、蔥葉,美其名曰“菠蘿炒肉”。肉絲只能用豬肉,否則會破壞這道菜甜而鮮的味道。菠蘿還可以當飯吃。把帶皮的菠蘿中間挖空了,放入紫米和水,蒸熟了就是甜又香的菠蘿飯了。菠蘿飯取了八寶飯的甜味,卻沒有油膩味,吃起來非常爽口。外地人最喜吃這種獨具特色的飯了。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昆明酸醃菜,雲南人最愛”,這是廣為流行的雲南民諺之一。 昆明酸醃菜是老百姓的家常醃菜,製法簡單易行。每年冬春季節,家家將俗稱“苦菜”的青菜洗淨,掛起晾乾。待青菜變蔫後,切段,撒上粗鹽,拌以辣椒、花椒、生薑、八角、小茴香和些許料酒--這些作料,既可抑菌、防腐,又增添了各種香味。然後,裝入陶罐,封嚴,醃製一個月後便可食用了。 酸醃菜,或青碧,或土黃,味酸適口,開胃佐飯,既是平日一道菜餚,又是常用的當家調味佳品,不論是涼拌、爆炒,還是熱煮、煨燒、蒸制,皆別有風味。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雲南牛乾巴:始於元代。上等牛乾巴,肉厚、膘壯、色深,外幹而內柔軟,鹹度適中,可保存二三年。按肌肉部位,以飯盒(即股四頭股)、裡襠(即股薄肌)、彎刀(即股二頭肌)、碓嘴(即半腱肌)所制乾巴質量最佳。其食用方法甚多,可煎、炸、蒸、炒均可,以切成薄片,經油炸脆,掛糖醋汁,淋花椒油而成的風乾牛肉,色澤紅亮,肉質酥脆,五味俱全,香氣醇濃,為雲南風味佳餚。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米線是雲南的特色小吃,小鍋米線呢則是昆明人最喜歡的米線烹飪方法,主要特點是,米線都是在炭火上用小鍋煮沸,裡面加入的都是鮮肉,這樣就給米線鮮和香的特點,當昆明人吃得滿身大汗的時候就是最舒服的時候。 在雲南省,米線是風靡全省,深受各族人民喜愛的風味小吃,且吃法多樣,涼熱皆宜。米線是經過用大米發酵,磨漿,澄濾,蒸粉,壓制,漂洗等工序製作而成的。雲南的小鍋米線和過橋米線最具地方特色。

雲南省昆明市42種特產與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