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同期縮減30%,山東熔塊企業遭遇大洗牌!

近期,國內瓷磚銷售低迷,不少陶企產銷率下滑,庫存高企,部分企業選擇減產或停產應對。隨著瓷磚產能的進一步縮減,陶企對原材料的採購量也隨之降低。

產量同期縮減30%,山東熔塊企業遭遇大洗牌!

▲山東某陶瓷企業庫存的熔塊。

產量縮減,熔塊市場分化

據瞭解,6月初受上合峰會影響,濰坊地區的40多臺熔化爐全部停產,鄒平地區的30餘臺熔化爐全部停產。此外,山東省其他地區的熔化爐也有部分已經停產。

“這麼多臺熔化爐停產之後,熔塊產量自然降低。但由於臨沂及淄博部分陶企減產,山東地區的熔塊供應並不緊張。去年1-4月份,山東地區有120多臺熔化爐在產,今年卻只有90餘隻熔化爐在產。”淄博星火制釉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棧君說道。事實上,對於陶企而言,3月份一般是銷售小暖春,5月份是傳統旺季,而今年“旺季不旺,淡季更淡”,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陶企對熔塊的需求。

在秦棧君看來,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不少熔塊廠家產量大約縮減20-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今年陶企開工晚,另一方面是因為近期不少陶企瓷磚減產而導致對熔塊的需求降低。

產量同期縮減30%,山東熔塊企業遭遇大洗牌!

▲遼寧地區新建熔塊廠。

除此之外,當地熔塊企業轉移外地建設新爐,也是導致山東地區熔塊銷量下滑的另一重要原因。今年5月份,東北地區有5臺熔化爐建成投產,江西地區有約5臺熔化爐建成投產,安徽地區有8-10臺熔化爐建成投產。另外,河南、山西、廣西、雲南等地也大約新建了近10臺熔化爐。因此,熔塊區域銷售越來越明顯,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

運輸成本增加,壓力突顯

秦棧君介紹,近兩年,隨著北方經銷商及貼牌商向南轉移,從熔塊銷售市場來看,熔塊在南方的銷售形勢要好於北方地區,尤其是廣西、雲南等地。除此之外,近期鐵路上調運費之後,亦增加了山東地區的熔塊運輸成本。

據瞭解,2015年以前,山東地區的熔塊廠家集中,依託地緣優勢,物流運輸便利。此外,原來熔化爐以焦化煤氣為燃料,熔化成本低,同時具有燃料成本優勢。而且,對釉用生產原料而言,原來所有生產物料從外地運到山東,運輸成本也是最低的。

事實上,不唯山東,其他地區的熔塊運輸成本也在增加。如熔塊從江西地區運往雲南,運費每噸上漲了100元。秦棧君認為,雖然山東熔塊出廠價有優勢,但物流運輸優勢就不及當地廠家。

產量同期縮減30%,山東熔塊企業遭遇大洗牌!

▲2017年被關停的山東熔塊廠。

低價競爭,形勢逼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熔塊用礦物原材料價格一直上漲,但熔塊價格並未上漲,不僅如此,不少同行還在不斷進行低價競爭。

在秦棧君看來,如今,熔塊廠家生意大不如前,甚至一年不如一年。“拼價格”並不是好事情,最終結果是導致產品品質下降。

據瞭解,現在不少熔塊廠家均處於觀望狀態。“留守山東的廠家不好受,外地新建的廠家也不好受。是去是留,同樣是一種艱難的選擇。”

轉移到外地的熔塊廠家不會輕易回來,山東地區的熔塊廠家也走不出去。現在,外地生產廠家的優勢在逐步突顯。熔化爐稍微集中一點的地方,包括物流、原材料採購等一些配套產業要完善多了。儘管如此,制釉行業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小規模企業的發展會越來越難,大規模企業壓力也越來越大。雖然轉移外地分流一塊,但管理成本及生產成本都將增加。無論企業規模大小,未來壓力都挺大,需要市場一段時間的消化。”秦棧君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