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自強張六娃 奮力脫貧當標兵

走進張六娃的家,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牆上一副木質相框的“全家福”格外顯眼,上面寫著“勤勞人”三個大字。問起他吃飯沒有?他用不太清晰的語言笑著說:“羊奶泡饃”……

勤勞自強張六娃 奮力脫貧當標兵

張六娃是橋南鎮寺峪口村的低保貧困戶,53歲的他幾年前一直和母親生活,母親去世後,被納入貧困系統,由於貧窮和語言殘疾至今單身。雖歷經磨難,但百折不撓,自強不息,身殘志不殘,依靠自己辛勤的勞動,智慧的頭腦,不等,不靠,不要,在脫貧路上實現了“飛躍”,用行動詮釋著一步一個腳印的脫貧步伐,為寺峪口其他貧困戶及村民樹立了榜樣,為脫貧攻堅豎起來一面旗幟,2018年上半年,張六娃被村民評選為“身殘志堅 自強自立”的脫貧標兵,受到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表彰獎勵。

2015年張六娃家迎來了特殊的親人—省中小企業局幫扶包聯人馬曉波,根據當時的家庭現狀,為了幫其樹立生活信心,馬曉波將情況彙報給局領導,經過與村“兩委”幹部商量,給張六娃開出了“脫貧藥方”。六娃家就在清明山腳下,發展養羊有優勢,決定投資2000元給張六娃買4只奶山羊。羊一回來張六娃就像得到寶貝似的,每天起早貪黑精心飼養,勤快的他每天把羊圈打掃的乾乾淨淨,不管冬夏羊糞都是清掃後裝入專門的塑料桶。他自己設計了拴養器、擠奶架、方便一個人擠奶。羊吃什麼草、樹葉、藤蔓產奶量多,奶質量好,都是他自己總結和摸索的養羊經驗。張六娃不負眾望,羊養的是膘肥體壯,產仔率高,羊奶質量好。一年賣羊奶和羊仔收入5000多元,日子也越來越好!為了鼓勵張六娃長期搞養殖,包聯單位—省中小企業局每年補助2000元養羊資金。提起他的奶羊張六娃高興的轉身到裡屋拿出一沓買羊奶的收據,4月份813元、5月份907元、6月份936元,當問起他這是不是買羊奶的收入?張六娃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為鼓勵他依靠養殖脫貧致富,包聯幫扶單位下一步打算等條件再成熟些,再幫他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勤勞自強張六娃 奮力脫貧當標兵

張六娃雖沒有上過學卻心智聰穎,心靈手巧,積極上進,勤奮好學,村上組織的產業技術培訓、烹飪技能培訓、草編培訓他都是最前面的一位學生。仔細聽,認真記,第一個學會,總是獲得村民們“嘖嘖“稱讚”!大家豎起大拇指誇他真是能人!一次偶然機會,村上組織婦女學習草編,六娃自告奮勇加入婦女大軍,意想不到的是,去的一批人裡面就他一個人學會了,編得不但快還細緻美觀,受到培訓老師誇讚,直到現在他編的各類草編工藝品都是被草編合作社上門收購,每個月草編收益少則一百元,多則三百到五百元。

有了這還門手藝更是讓他信心百倍,放羊時總是不忘帶上一袋子包穀皮、麥稈,放羊草編兩不誤,羊吃飽了幾件工藝品也就成型了。2018年初,在幫扶人積極協調下,他當上了村裡保潔員,月工資500元,忙碌的生活和每月不錯的收益,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勤儉生富貴,懶惰出貧窮”,他用勤勞樸實的本質堅韌的推開了困難,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智慧的頭腦戰勝了貧窮,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堅定的脫貧意志,自強,自立,在脫貧路上奮力前行,不僅感動著我們,也影響著身邊的貧困戶奮發向上,給村裡做出了好榜樣。寺峪口村黨支部書記張雙牛如是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雖然張六娃還未脫貧,但我們相信,在黨的惠民利民政策的支持下,在包聯單位和幫扶幹部的鼎力幫助下,他的脫貧致富之路會更加平坦寬廣,我們更期望有熱心的“紅娘”能為他牽上姻緣的紅線,他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美滿幸福!(作者 楊玉婷)

勤勞自強張六娃 奮力脫貧當標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