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全職媽媽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我們總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對全職媽媽而言,更是如此。洗衣做飯照顧丈夫孩子和公婆,每天從早晨6點忙碌上晚上23點,一週7天,全年無休。

過去說結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遇到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了,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但如今隨著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獨立的財務狀況是獨立人格的基礎。

亦舒在《喜寶》中寫到:“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還好這樣的情況正一點點遠離我們的生活。

小麗高中畢業後,經過一番審慎的思考,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她喜歡孩子,幫姐姐帶孩子的同時,也幫別人帶,並以此謀生。幾年後,小麗遇到了丈夫小杰,很快的,兩人有愛情的結晶。但當時小杰只是一個窮學生,而小麗也是一窮二白。小麗懷第一個寶寶時,丈夫小杰正在法學院讀書。她獨自忍受了前5個月的妊娠反應,在家為了生計擔憂。

而如今小麗“搖身一變”成為Money Saving Mom .com的創始人,暢銷書作家,知名博主,每月讀者超過2百萬人,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小麗是如何蛻變轉型的呢?

在《會賺錢的媽媽》中,她給出了答案。《會賺錢的媽媽》是一本創業指南,一本經驗分享,更是一本教我們如何賺錢的書。閱讀時,會覺得是在與作者克里斯特爾.潘恩以及其他草根創業女性坐在一起聊天,聽她們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循循善誘,無私的提供自己的經驗供讀者學習實踐。

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小麗就是本書的作者克里斯特爾.潘恩。

全職媽媽的困惑之一在於視野,安心待在舒適區固然舒服,但也危機四伏,機遇永遠藏在舒適區之外。

踏出舒適區,從明確什麼是財務自由開始。

全職媽媽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01、財務自由是什麼不是什麼?

這幾年財務自由成為流行詞彙,大街小巷各行各業,人們都在談論著想要實現財務自由,給自己立下一個又一個flag,到頭來只是不斷的更換flag。

在這個定義中有兩個關鍵點:被動收入和滿足日常開銷。

這兩詞都是變量,人的日常開銷是隨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的。當月薪5K時,花4K買一個包是奢侈品。但當月薪5W時,花4K買個包則成為必需品。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一直難以實現財務自由,收入的增速難以跟上消費的增速。

網友戲言如今女性財務自由分為以下階段:奶茶自由、櫻桃自由、酒店自由、買包自由和買房自由。

雖是戲言,但也可以從中窺得,我們眼中衡量財務自由的維度之一,是錢。

克里斯特爾.潘恩從願景出發,給出了更全面更高階的財務自由定義。

財務自由不是:

自由擁有超強能力和令人驚歎的組織能力的女強人才能取得的大成就

快速致富

每天工作十六小時,燃盡生命

建立大事業或賺取更多錢

利用比人讓自己成功

為了一個想法或一項新事業犧牲與所愛之人相處的時間

有錢是為了更多的錢

財務自由不是終日為了錢而辛苦奔波,忽略了對家人的陪伴。財務自由不是犧牲健康,用時間換取金錢。在《會賺錢的媽媽》中,克里斯特爾給了她眼中的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

做出的選擇既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也符合長遠目標

有大格局和創新思維

利用技巧和天賦

承擔可控的風險,嘗試新事物

把知識和可用的資源變成創收的點子

能夠慷慨解囊

用時間和才能祝福別人,影響別人

在這個定義下,全職媽媽們可以與家人一起制定目標,利用業餘時間開創自己的事業。事實上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克里斯特爾正是這麼做的。

全職媽媽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02、如何開啟自己的事業?

創業這件事兒說難很難說簡單很簡單。簡單是因為,只要明確了具體方面和內容接下來只要在實踐中調整和完善就好。難是因為,這個方向如何確定。

上週末我參加了一個創業者座談會,其中一個人大女博士說了她的創業構想。她想在家鄉做一個小書吧,書吧中放每年新出版的優秀書籍以及經典書籍。書籍供讀者免費閱讀,店裡靠賣咖啡和甜品維持。

當問及,她家鄉人民的消費習慣與消費能力時,女博士解釋到,十八線小縣城,哪裡有什麼消費能力,大家追求的不過是溫飽而已,咖啡、甜品屬於生活中的奢侈品,一年到頭難得嘗試一次。

聽到這裡會上的人都笑了,女博士的構想與其說是創業,不如說是慈善更貼切。

克里斯特爾.潘恩說成功的商業構想需要同時滿足這三個特徵的:

有穩定的收入(也許要費一些時間才能達到,但這是長期目標!)

讓人滿足而不是疲憊不堪

讓人揚長避短

也就是說,所有不以盈利為目標的創業是在耍流氓。

創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只有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維持項目的運轉,滿足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所需,才有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

那麼該如何去選擇既適合自己又賺錢的事業呢?

克里斯特爾.潘恩說:找到技能、激情、知識、天賦四者的交匯處。

全職媽媽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這其中技能是指只要下功夫學習、努力練習就能學會的東西。天賦是指天生就擅長的東西,如果在這方面投入時間和精力,很可能會取得驚人的成就。激情與知識往往相互融合,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什麼感興趣有激情就會願意主動學習那方面的東西。

當然找到這個交集並不容易,克里斯特爾就經過無數次嘗試。有一次她發現自己擅長做婚紗定製,在做完所有構想後,她投入2000美元鉅款,辦執照沒電腦間店鋪,忙的不亦樂乎。但結果有點差強人意,用了差不多6個月的時間,她得到了6筆訂單。不幸的是這6個顧客,對她的服務也不是很滿意,克里斯特爾說整個服務過程,更像是一場災難,為此她不得不關門大吉。

如果一次失敗還不足以說明創業的艱難,那麼我們再說一次。克里斯特爾熱衷創業,她分析發現,自己擅長寫作也熱愛寫作,於是辦起了寫作培訓班。結果依然慘淡,努力了幾個月後她得到了僅有的4個學員。

在不斷的創業、失敗與試錯中,她發現,一個成功的商業構想,一定是自己擅長且消費者有需求的。通過總結,她歸納了

創業五問

1、我是不是讀這個構想非常有激情,願意為此付出行動,看它如何實現?

2、誰是潛在的客戶?

3、我能負擔得起創業成本嗎?

4、我做了足夠的調查嗎?

5、我是否願意失敗?

這五個問題是對上面交匯點的檢驗,創業艱難,當遇到困難時,如果沒有強大的信念和願景做為支撐,很容易放棄。這五個問題恰好是一個向內思考,與潛意識溝通的方式,在決定之前聽聽心的聲音。

全職媽媽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03、開始行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克里斯特爾說行動固然重要,但正確的方向更重要,開始行動前有必要再確定一下方向。

在錯誤的方向上努力的越久,離目標越遠。

這裡有三個方法可以幫助驗證我們的方案是不是可行。

1、制定目標要慢一點

用一句話或者30秒,說清楚創業的願景。如果沒有辦法說清楚到底想做什麼,就無法做出清晰的行動計劃和具體的執行戰略。

在寫這本書之初,克里斯特爾就曾經花了大量的時間與團隊成員討論,確定這是本關於什麼的書。最終她們決定,寫一本關於,鼓勵女性用具有很強實踐性的方法增加收入、擴大影響,並在此過程中保持樂趣的書。

2、行動要快一點

想清楚主要目標就可以馬上投入到創業工作中了。騰訊在創業之初就有一個原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市場瞬息萬變,當明確了要做什麼產品時,切記追求完美。先做出一個小樣投入市場,在市場的檢驗與反饋中不斷升級完善。

幾乎APP Store中的所有APP都會不定期推出新版本,修復上一代的bug。

3、做好最壞的打算

經過了前面的準備,人往往會豪情萬丈,然後自滿自負最容易出錯。創業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創業之初就要問自己:

如果創業失敗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我能夠承受這個結果嗎?

生而為人,我們不僅為了自己,還有家人。創業界有句是:十創九敗,所以最好最壞的打算很重要。當然這本《會賺錢的媽媽》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分享她們失敗的經歷,她們踩過的那些坑,讓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當然,賺錢並不是只有創業一條路。在《會賺錢的媽媽》中克里斯特爾還分享大量可以賺錢的副業,讓媽媽們可以邊帶娃邊賺錢,家庭收入兩不誤。

在拿到這本書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本書只適合全職媽媽們讀嗎?現在我找到了答案。這是本提供通過真實商業案例,提供使用賺錢技巧的書籍。它可以幫我們開拓思路,跳出舒適區,確立目標找到方法,避免盲從,克服恐懼,實現財務自由。雖然取名《會賺錢的媽媽》確是本適合所有人閱讀的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