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落地兩月有餘 下半年銀行理財如何挑選

“資管新規”落地兩月有餘,投資理財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

銀行理財,下半年如何挑選

4月27日,央行等四部門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至今,已兩月有餘。受此影響,投資理財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其中,銀行理財最大的變化是保本產品和6個月內短期理財明顯減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產品井噴式爆發。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出臺之時,保本理財的發行比例在32%至33%之間,而目前保本理財的發行比例在25%至27%之間,半年多的時間下降了6到7個百分點。

當前,股市、債市、匯市、基金、黃金等持續震盪,銀行理財是不少市民首選的投資渠道。而在“資管新規”等政策影響下,下半年,銀行理財如何挑選更穩妥?

追求穩健:可買保本理財、結構性存款

“保本理財和6個月以內理財的發行比例會進一步壓縮,能買到的這兩類產品越來越少,未來理財產品將以非保本和中長期為主。”華夏銀行長沙分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顏凱表示。

如果市民追求本金安全,可選擇購買大額存單、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目前,省內的建行、招行、中信、光大、興業、華夏、恆豐等銀行均推了此類產品,是銀行理財市場的主力。

融360數據顯示,最近一週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存在收益上限和下限,但很多銀行在明面上只披露收益上限,讓投資者以為能100%達到,實際上結構性存款與結構性理財一樣,預期最高收益率是不一定能達到的。

追求收益:可買開放式淨值型理財

“資管新規”發佈之後,另一變化是各大銀行加大了淨值型理財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推出一批符合新規要求的產品。

比如,光大銀行推出首款“陽光金日添利1號”固定收益類開放式淨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範圍為境內市場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興業銀行推出“天天萬利寶穩利1號(12M)”,每日開放申購,客戶持有的理財產品將在一個投資週期(12個月)結束後自動全額贖回,遇節假日順延至下一工作日。

平安銀行推出的“平安財富-180天成長(淨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每180個自然日為一個投資子週期,即該筆認/申購的投資到期日為T+180日,起購金額為5萬元。

理財產品收益以淨值的形式公佈,更為準確、真實、及時地反應資產的價值。

淨值型產品的初始淨值設為1,當投資組合有盈利或虧損的時候,產品淨值就會發生變動,類似於基金的標價方式。比如:產品的資產價值盈利20%,淨值為1.2;虧損10%,淨值為0.9。

市場在售的很多淨值型理財都是開放式的,收益較高,可以有條件實時贖回,比如工作日時段可以贖回,資金能實時到賬或是當天到賬,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淨值型理財都不保本,但並沒有投資者想象中那樣高風險。它也劃分風險等級,以2級和3級為主,2級理財產品風險偏低,3級屬於中等風險,但實際上虧損的可能性很低。

追求流動性:可買銀行現金管理產品

自7月1日開始,在《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下,貨幣基金T+0單日取現“1萬元封頂”。作為應對策略,銀行紛紛推出類似的現金管理產品,以補位貨幣基金。

興業銀行推出了新一代現金管理工具“添利一號”產品,該產品當天起息、工作日贖回無限額規定。中信銀行則推出了“天天煲”產品,是一款支持7×24小時實時贖回功能的理財,能彌補該行此前頗受歡迎的“薪金煲”部分功能。

據瞭解,上述產品,主要投資於低風險現金類、固定收益類以及資質優良的債券類等基礎金融資產,例如國債、大額可轉讓存單、現金等。

這類產品不承諾保本,但風險低,贖回便捷,且收益可觀。比如“週週盈”最近一期(6月27日至7月3日)年化收益率達到5.58%。

對於追求流動性的投資者來說,不妨考慮這類產品。“贖回一般能即時到賬,沒額度限制,非常方便。若當日贖回限額1萬,萬一有急事,就比較麻煩。”長沙一位買過現金管理產品的投資者坦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