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中原文明從黃河流域發展起來之後一直以其獨特的文化特質影響著整個東亞的文明進程,但在早期的漢文化剛剛起步之時,中華大地上遠不止中原文化一枝獨秀,而是呈現出各種土著文明爭奇鬥豔的盛景。

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在漢族人口聚居的核心區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炎黃文明,往南是苗蠻文明,向東有東夷文明,向北則是與中原對抗千年的遊牧文明,那麼向西呢?越過甘肅陝西一帶的西戎,再往西走就是土生土長的西域三十六國文化了。

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蠻荒時期的地理隔絕會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民族,而民族間的碰撞和交流又不可避免地淘汰和消亡很多族群,樓蘭就是地處西域而又突然消失的一箇中華文明支流。想象一下,男人留著大鬍子,頭裹長巾,女人身著長裙,能歌善舞,他們操持著與我們完全不同的語言,使用著與我們風格迥異的器物,這樣一幅景象是如何從中華大地上消失的呢?

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二十世紀後半葉,中國和日本的聯合考古隊在新疆羅布泊發現一具女性乾屍。經鑑定這具女屍被掩埋地下足有數千年的時間,而彼時彼刻正是樓蘭古國如日中天之時,從此樓蘭之謎便拷問著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

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被髮掘的女屍具備典型的白種人特徵,高鼻樑、深眼窩、尖下巴,甚至放在今天就是整容行業的標準。那麼這群白種人就是古樓蘭國的主人嗎?他們又是如何消失的呢?讓我們把視角拉回到司馬遷記載的樓蘭時代,那個時候漢匈之間的矛盾和交鋒已經處於白熱化階段,而處於夾縫中的樓蘭常常在兩大強鄰之間搖擺不定。為了兩不得罪,樓蘭同時向漢朝和匈奴各派出一個王子作為人質。等到老國王病逝的時候,樓蘭想到接回身在長安的王子回國繼承王位,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相比匈奴,樓蘭對漢朝的重視更勝一籌。

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然而此時的王子卻因為觸犯漢朝的律法而被大漢處以宮刑,匈奴趁機搶先一步把王子送回樓蘭繼承大統,但也由此引發了漢朝、匈奴、樓蘭之間連綿不絕的戰火和交鋒。以當年那個文明水平,戰爭中的勝利者對戰敗一方進行種族屠殺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樓蘭只是一隅小國,國力和人口都不足以跟漢朝和匈奴對抗。

漢朝西域樓蘭的白種人,去哪兒了?

如果是戰爭的原因,導致哪一方外來軍隊對樓蘭進行屠城,這個西域小國從此從地球上消失也並非不可能。樓蘭的富庶和繁華在司馬遷的筆下引無數人羨慕,到了東晉高僧法顯西去求經再經過此地時已是千里無人,一片殘垣,唯有地上不知腐爛了多少年的白骨在訴說著樓蘭昔日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