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憑自己的能力在北京買一套房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只希望能夠在北京租一套房,每天下班後,都能遠離所有人和所有事,讓我安安靜靜地和自己相處。

在實現這個“夢想”之前,我忍受了一年的合租生活。

第一次合租是通過一個不知名的小中介。他們控制著學校附近的一大波房源,把房子從房東手上租下來之後,再加幾個隔斷,拆分租給不同的人。

我當時租的那個房間本來是個兩居室,被中介改成了五居室。沒有廚房,沒有客廳,從大門進去,只有窄窄的一條走廊,有時候彎腰穿鞋都有些侷促。

我租的是一個次臥,房租1200元/月,押一付一。整個房間只有一張床和衣櫃。我住進去之後又買了書桌和書架,還有電磁爐,以及鍋和一些碗筷。有時候心情好,就自己在小屋裡煮些菜吃,不過每次都弄得一屋子油煙,大冬天的也得開窗透氣。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我的房間還算好,有扇窗戶,可以看得到外面的風景。——雖然所謂的“風景”只是一些街邊的樹和正在施工的工地。那套房還有一間沒有窗的房間,我無法想象那個住戶每天下班回來面對四面牆是什麼感受。

洗手間就在我房間的旁邊,因為只有這一個洗手間,所以幾乎時時刻刻都有人在使用,並且承擔了半個廚房的功能。我們在裡面上廁所,洗澡,有時也用來洗菜切菜。

洗手間的門有點問題,不管你怎麼關門,在關上的那一刻它總會發出極其刺耳的“哐”的一聲。我在房間裡平均十分鐘聽到這樣一聲,有時半夜睡得正開心,也會被起夜上廁所的人吵醒。

我不認識周圍的住戶,或者說,也來不及認識。大家都來來去去的,我七月份住進去本來是最新的住戶,過了兩個月,發現之前比我先來的住戶都陸續搬走了,又不斷有新人住進來,我反倒成了最老的住戶。他們有的和我一樣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是一對情侶或夫妻,還有一個小姐姐和她奶奶一起住。我們在早上或者晚上匆匆相遇,打個招呼,或者來不及打招呼就過去了。

只有在他們走出廁所關門發出刺耳的那一聲我才真實地感受到他們的存在。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住了半年之後,有一天中介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我欠了2000塊的房租。我很驚訝,我的房租不是1200嗎?中介說,他們現在改了規定,租客如果到了日子不交房租,他們不會提醒,但每超過一天就多收100塊,我這個月的房租拖了一週,所以變成了2000塊。

我當時氣得差點把手機摔了,還有這種操作?這個新的規定根本沒有人通知我就直接來罰款?

跟中介大吵一架,然後被扣了1200的押金,我決定搬走。

這次找房,我有兩個教訓,第一,不要找中介,尤其是這種小中介;第二,如果要合租,最好和認識的人合租,發生什麼事好歹有個照應。

我找到兩個大學同學,找她們倒不是因為平時關係有多好,而是正好那個時候,我們三個,一個和中介吵架即將流落街頭,一個剛剛失業,一個考研失敗要準備開始找工作。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不通過中介想找到滿意的房子很難。大多數房源都掌握在大大小小的中介手裡,剩下的房源質量參差不齊。

我們在網上看到一個房主直租的房源很心動,是一個三居室,看起來寬敞又幹淨。到了現場去看才發現,整個房子又小又黑,還有很多不明爬蟲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而房東,是一個攝影師,拍出來的圖自然好看得不得了。

就這樣利用下班和週末的時間,拖拖拉拉找了半個月,三個人都非常疲憊。最後勉強定了一個有隔斷的兩居室,我們抽籤決定房間的分配,最後我抽到了主臥,1500元/月,另外兩個女生分別住次臥和客廳的隔斷。

我以為和自己認識的人住會好很多,但沒有想到麻煩也接踵而來。

我很重視個人空間,下了班之後就鑽進自己的房間,不希望被人打擾。但另外兩位覺得,既然大家決定住在一起,就經常一起活動,所以常常來敲我的門找我玩,我覺得自己的私人空間收到了侵犯,很惱怒,而她們感到很莫名其妙。

我們的作息也不那麼相同,我習慣了早睡早起,而她們到了晚上一兩點還在看視頻或者大聲地聊天,我晚上休息不好,白天脾氣更差了。

對衛生的要求也不一樣,我覺得一週至少打掃一次衛生,而她們覺得無所謂,每次輪到她們打掃,總是拖了又拖。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這樣過了半年,我們再也忍受不了彼此,和房東解了約,各自搬出去住了。

這一次,我心想,我一定要一個人住。那段時間,我在手機上下載了各種各樣租房的軟件,在各大論壇找有房東直租的開間或一居室。

我的預算是3000元/月,五環內,交通方便。本來以為幾乎沒什麼可能實現,但最後發現北京的二環內就有一波房源——衚衕。

衚衕原本是老北京人住的地方,現有的衚衕都位於二環內,但原本的北京人基本已經搬到了其它地方,現在住在裡面的除了一些“失落的”北京人,就是外來打工者。

住在衚衕裡,聽起來很浪漫,但是生活並不便利。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因為下水道系統的原因,衚衕裡的大多數房間都沒有廁所,只能去附近的公共廁所方便;個別有廁所的也經常堵塞。衚衕沒有統一供暖,用的是電暖器,電暖氣不僅費電,到了冬天還總壞,經常要挨凍。

另外,衚衕都是平房,為了保護隱私,窗戶都被貼了起來,想要看看外面的風景,必須打開窗,但也基本只能看到來來往往的鄰居,他們有時還會探著腦袋看向你的房間。

儘管有種種不便利,但我還是簽下了一間位於西二環附近的衚衕,是一個有20多平的開間,有一個小小的廚房,還有淋浴。客廳兼臥室擺了一張雙人床,一個大衣櫃,一個書桌,一臺電視,一個小茶几,還有一臺冰箱。

在我之前,是一家三口住在這個空間裡。我搬進去之後,還可以看得到他們留下的種種痕跡,比如在牆上留下的孩子身高刻痕,冰箱上的卡通畫等等。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這些痕跡很溫馨,但我不想讓它們打擾我的生活。我24歲了,終於可以擁有獨居的空間,我迫不及待地要在裡面加上我的印記。我把過往住客的痕跡一點點擦去,然後買了一個雙人座小沙發,一臺落地燈,以及一個書架,把那個20多平的小房間一點點打造成我喜歡的樣子。我在牆上掛起自己喜歡的畫,把我的兩大箱書一點點擺放到書架上,然後把傢俱重新挪了位置。

一個人住,實在是太幸福了。

每天下班,我想到可以回到一個無人打擾、只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就覺得幸福。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我每天下班都恨不得能早一點回到自己的小窩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看一部電影,給自己做飯,或者大聲唱歌,在鏡子面前跳奇怪的舞;夏天的時候,洗完澡可以不穿衣服直接從浴室鑽出來,不用有絲毫顧忌。

週末和朋友聚餐回來,有時候會下點下雨,我一路沿著悠長的衚衕走回家,心理覺得寧靜極了。

回到家關掉大燈,把我的落地燈打開,然後從書架上拿一本書,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讀書,那是我最感到安慰的時刻,那是我在北京的精神角落,我的靈魂安放處。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有的人說,一個人住久了會變得孤僻。對我來說完全不是這樣,相反,一個人住讓我和世界更緊密地連在一起。和別人合租的時候,我總是時刻害怕被打擾,心裡築了一道牆把別人推到牆外,只為了用這種方式保持一種類似“獨處”的狀態。

但自從獨居之後,我擁有很多很多真實的獨處時間,我用這些時間陪伴自己,做深刻的反思,或者僅僅是休息和發呆。我從獨處中汲取的養分,足以支撐我打開心扉去接納這個世界。我不再害怕自己的私人空間會被入侵,我對這個世界的善意也開始慢慢釋放。

以前看書看到有個故事的主人公說,他覺得所有關係的人都應該分開住。我深以為然。

獨居,是我目前找到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最好方式。

與別人合租一年後,我終於過上了獨居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