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烈日炎炎、夏樹蒼翠,大山裡的樹木花草紛紛舒展開來。走進三更羅鎮加潤村委會,一派山青水秀、惠風和暢的景象:平坦寬闊的硬化路、乾淨整潔的鄉村小道、孝道廣場幾棵枝繁葉茂猶如華蓋的樹下,幾名古稀老人正乘涼閒聊......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村裡這些變化,都是源於黨的好政策、精準扶貧,不僅讓我們村容村貌發生了改變,更讓我們村許多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都改變了!”三更羅鎮加潤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歐哲忠說。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三更羅鎮加潤村委會是我市"十三五"脫貧攻堅整村推進村,全村371戶,1462人,2017年貧困戶109戶,430人,貧困發生率為29.4%。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變化悄然而至,2016年7月,海南省軍區和市武裝部被確認為加潤村委會的幫扶責任單位。在此之後,省軍區副政委鄭少波少將,市人武部部長何大為、政委周健多次到三更羅鎮加潤村委會調研指導產業扶貧工作,發現村子無規劃、發展慢,群眾對種養方面缺少技術知識,群眾普遍對脫貧致富信心不足,缺少內生動力。於是,給村民提供技術支持,發展產業提高村集體經濟,提升村民的脫貧信心及內生動力放在了對口幫扶工作的重要位置。

瞭解了“病因”,就可以著手對症下藥,以前加潤村委會的許多貧困戶們都會散養一些豬、羊以及檳榔、橡膠等作物,但因種養知識匱乏,往往存活率很低,為此,省軍區及市武裝部決定出資,成立一個養羊合作社,將貧困戶們由原先的散養變為集中種養,同時派遣個別貧困戶代表去學習養羊技術。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在省軍區和市武裝部的扶持建設下,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個以“合作社+貧困戶+村集體+政府”四位一體為發展模式的潤民種養合作社就成立了,該合作社共投入140萬元(其中省軍區投入90萬元,市武裝投入50萬元),羊舍總面積700平方米,可存欄量500只。2017年已給加潤村委會所有貧困戶每戶發放400元的利潤分紅,共發放109戶4.36萬元。

28歲的陳昇祥是合作社成立之初被派遣去北大軍田養羊合作社學習養羊技術的貧困戶之一,早年因自生髮展動力不足,且缺乏種養經驗而致貧。2017年在潤民種養合作社成立後,陳昇祥被派去學習養羊技術,年輕力壯的他因學習努力,在學習中掌握養羊技術回來後被合作社以每月三千元聘請為技術人員,如今,陳昇祥每個月不僅能三千的工資到年底還有合作社的分紅,2017年底年收入遠遠超過貧困戶收入標準,實現“脫貧摘帽”。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除此之外,對有種養經驗的貧困戶,駐村幫扶幹部會在瞭解情況的基礎上詢問貧困戶的意見後給予貧困戶種苗與資金幫扶他們自主發展產業,同時,為拓寬貧困戶的就業渠道,省軍區和市武裝部還多次請專業技術人員在村裡開展水泥牆工、家電修理電器等技術培訓班,實施就業補貼政策,鼓勵貧困戶外出打工,引進口味王崗位就業機會等,對貧困戶們進行就業幫扶。

如今,鋪仔村的陳昇召拿著6000元的養殖資金養著政府發放的5個豬苗,住在自己一磚一瓦砌起來的八十多平方的新房子裡面,偶爾村裡有許多人建新房還會請他去幫忙。2017年底摘掉了“貧困高帽”的他目前正籌劃再種植一些檳榔,讓日子越過越好。2017年底,同樣摘掉“貧困戶”帽子的,還有該村其他103戶貧困戶,共417人。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扶貧先扶志,在大力挖掘產業,幫扶自主就業的基礎上,加潤村委會還將改變村容村貌、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豐富群眾的生活也成了幫扶的重點工作之一。2017年加潤村委會開始著手建設美麗鄉村,村裡實現了硬化路到戶,通上了路燈,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改變。加潤村委會的扶貧幹部們還充分利用扶貧夜校對貧困戶進行脫貧思想動員宣傳,又修建了文化戲臺和“孝道廣場”作為扶貧政策宣傳陣地與村民休閒娛樂場所,村幹部們在閒暇之餘組織村裡婦女開展廣場舞等娛樂活動來豐富群眾的生活。新的生活方式,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改變了過去村民的一些陋習,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這也讓許多貧困戶增大了對脫貧致富的信心。

三更羅鎮加潤村的脫貧路越走越寬敞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在省軍區、市武裝部領導與駐村幹部們的精準幫扶下,2017年底三更羅鎮加潤村委會己有103戶,417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23%。2018年全村共有貧困戶6戶,18人。今年,脫貧任務顯然少了很多,但是,如何讓貧困戶脫貧不返貧,成為每一個幫扶責任人和貧困戶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相信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進一步夯實,加潤村全部脫貧沒問題……。

攝影:吳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